前幾日與媽媽去吃公司的尾牙,
選定中山北路上某一家知名大飯店的西餐用餐。
與會的有公司的同仁與股東。
餐後酒足飯飽之餘,就開始閒聊了。
席間某位股東也有帶著初上國中的兒子前往。
媽媽也就跟對方聊聊兒女的教育經。
這位先生一開口就是兒子從小學習英文,
而且還強調小孩是學習正統的英國的英文,
而不是美式英文。
然後接著又說台灣學英文的環境還是不夠好啊...
之前外派去上海工作時,小孩還特地送上海的某明星雙語學校就讀...
搞不懂台灣的學校,國文、歷史、地理、公民這些科目花這麼多節數上這些幹嘛?
出去又用不到!
我聽了只是微笑笑過...
話鋒一轉,轉去香港的教育環境去了(與會的另一位股東是香港人)
約莫過了10分鐘後,
我就說我來說個笑話聽聽吧~
剛剛下午我朋友才用MSN問我個問題,
問題爆笑到讓我傻眼,
我朋友竟然問我:中國大陸的首都在哪裡?
我回說:不是北京嘛?
我朋友:我一直以為是上海耶!
我:上海是經貿重鎮...不是首都啦!
席間笑聲即傳出。
我笑笑著補充說:唉優~上海實在太繁華了,怪不得我朋友會誤會~
童言無忌,
我不會下地獄!
學習應該是多元化的,
語言固然重要,它是我們與全球搭起橋樑的工具。
但是我想這並不代表就可以因此而不去學習其他的課目,或者是說不重要而隨便念念。
國文是精進你的文化涵養和用字遣詞,還有瞭解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個科目。
地理是開闊你對這個世界的眼界,還有更瞭解與我們一起生活的環境。
歷史是去看到以前的人生活各方面的紀錄,熟悉古老事物,你才能在裡面發現新的格局。
公民絕對更該去讀,現在是民主的群體社會,每一個人都是公民,
你更該瞭解與你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件事。
如果以上這些你都沒有去唸過,我想你再怎麼考第一名也沒有甚麼了不起。
數學、理化第一名,
會計算方法,有耐心反覆練習,
誰都可以是第一名!
但是國文的文學涵養是要靠時間去累積的,
沒有捷徑可以走,
就是要多看多翻去理解它。
而地理的世界觀你必須要五大洲一個個去瞭解,
包括它們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人文...
然後你才有可能融會貫通。
而只要知道當地的相對地理位置和地形,
你就可以推敲出當地的氣候...!
沒去過歐洲但是你清楚歐洲的種種,
等以後有機會可以前往時,唸過的東西就擺在你的眼前,
與你腦子裡的記憶連結時,你又會發現更多!
其他人去也許都只是在走馬看花,
但是你知道的更多時那個知識的寶藏就是你的,誰也帶不走!
接著,歷史如果可以去念世界歷史那是最棒的,
沒辦法的話就請你先看中國的,再看西方的,之後在一起對照!
中國文化有4000多年的文明,
這麼浩瀚的文明還是我們自己民族的,
不該去好好瞭解嘛?
歷史唸過一遍後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體認!
熟悉古人的事物,你才有可能開創新的格局出來!
最後,公民人人都該念,
應該瞭解自己再這個現代的民主群體生活社會,
身為國家公民該有的權利與義務。
(記得,沒有誰是社會邊緣人,而是你把你自己「社會邊緣化」了!)
最後橫批一句話: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
沒常識請多看書!
PS。內心所感:
台灣社會普遍還是有學科、學歷迷思,
有人說已經減少了,但是其實根本沒有!!
教改改的亂七八糟的情況下,家長們只會更會扒著舊制不放,
因為不確定的因素下,只好扒著絕對不會有問題的舊制不放!
(反正上高中就可以上大學!所以一定要去念高中!...等等)
我是學校的公差團隊,常常都要第一線去面對國三學測的學生們,
問他們想要念甚麼學校,常常聽到的回答都是:
我爸爸媽媽要我去念高中.
我想念甚麼甚麼....可是我爸爸媽媽不準我去念,說以後沒出路...
我不知道耶~先隨便考考看囉!
也許各位覺得這邊還只是15歲的小朋友,
還不要這麼早決定未來。
OK,但是現在連大學都要大一不分系只分學院招生,
這樣不誇張嘛?!
都已經18了,還無法決定自己該念甚麼!
而且大一你浪費了一年搞了不分系,學生的專業素養勢必又被受到衝擊!
我們的社會不是罵很久了「大學生專業能力素養不夠嘛?」
這樣的作法只會造成問題更嚴重!!
應該回頭去檢討高中階段的「生涯規劃輔導」課程,
是否落實不佳,造成學生選填志願時都無法有一個明確的性向規劃!
教育是國家的長久大計,不是執政者朝三暮四的隨心所欲的更改!
我們不需要講錯話還要硬掰的部長,
杜正勝,您還是盡早下台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