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08 09:46:58| 人氣3,5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施比受更為有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裡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

 

沒有經歷過陣痛的煎熬,就無法體會生產之甘苦,相同地,沒有經歷過蒙恩的旅程,就無法產生回饋之心路。我很幸運地,藉著曾經駐足在生命中的這一段過程,讓我學習到『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功課,亦使我有機會分享給每一位懂得其中樂趣的有心人,期盼能為國家、社會更蒙福而同心祈禱,使其建立真正安和樂利的家園。

      回憶民國七十七年冬天,帶著當時七歲的兒子由日本返國,正式結束了八年間飄流異域的遊牧式生活,以單親家庭的新型態回到台灣,預備重新開始我的另一個人生旅程。我是一個經歷過生命洗禮的基督徒,滄海桑田的歷煉,使我更知道如何倚靠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上帝。當時有兩個工作機會面臨抉擇,一個是在法國餐廳演奏豎琴音樂(下午茶時間,待遇很高);另一個是旅行社國外部的領隊(在日本曾經營過旅行社)。這兩樣工作都是我的專長及興趣,非常難以取捨,碰巧我的兒子(小海)正值學齡進入小學,有很多生活上與工作上需要調適及兼顧的問題無法突破。於是我選擇了禱告,將難題交託給上帝。在等候尋求的那段日子,我每天禱告、讀聖經,很有信心一定會有答案的,心裡卻一直只在這兩個工作之間打轉。不久,教會帶領我們參觀陽明山中山樓,同行的花園新城創辦人修澤蘭夫婦,因為對我不熟識,所以和我攀談了許久,在言談中得知我的景況和情形,關切之心油然而生。突然要我放棄那兩項工作機會,欲安插我在他們的公司任職,當我告知自己對建築營造業沒有經驗時,二位老人家頻頻告訴我,他們有一流的專家會教導我,甚至還要配一間宿舍讓我獨立,而且安排我的兒子在公司附近的小學讀書,以便就近照顧,免得影響孩子的教育。突如其來的轉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卻被掩飾不住的喜樂超越了,比我所企盼的還要周到完美。正應驗聖經上記著說:『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我接受了這份意料之外的工作,在營造公司的財務部任職。五線譜的豆芽菜難不倒我,而面對著一串串的數字遊戲卻讓我頭大非常。幸好,兩位老人家對我耐性有加,吩咐主管逐步地訓練我,還支付一份菲薄的待遇給我,養家育兒足足有餘。至於小孩,更是要我每天親自送他上學再去公司,遲到無所謂:也要我去接孩子放學再回到公司繼續上班,任由小海在辦公桌寫功課,還不斷地交待我多關照這個沒有父親在身旁的兒子。記得有一回,小海放學後在公司寫完功課,肚子餓了,我就拿零錢讓他買麵包充飢,正巧在門口撞見董事長,她得知此事之後,對我大發雷霆,罵我太大意,不會照顧孩子,應該要陪他去買。當我告以工作忙時,居然要我無論如何再忙也要以孩子的事為重。天哪!我何德何能?他們卻比我更懂得去愛護我的兒子。

      滿懷著感激之情向二位老人家道謝照顧之恩時,他們謙讓地要我將榮耀頌讚歸給掌管萬事萬物的上帝,並且告訴我,在上帝的國度裡,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徒然的,若不是教會舉行郊遊的那一天碰到我,並且聊了那麼多,激起他們的感動關懷我們母子,也沒有這個機會為主服事人。於是滿溢的喜樂又再次地臨到我們家,不再有悲哀,不再有孤單,因為上帝的愛住進了我們的心中,也滋潤了我們的生命,好似枯骨的復甦。上帝說:『我必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我必給你們加上筋,使你們長肉,又將皮遮蔽你們,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你們便知道我是耶和華。』

      在母兼父職的單親家庭中,我的角色是多重的。有時候很難扮演得恰當,以致常落入尷尬不安的場面。有很多次不能滿足小海想買玩具的慾望時,他總會埋怨說,是我害他沒有爸爸的,或者說要離開媽媽回去日本跟爸爸住等等。兒子刺人的話語我能與他計較嗎?只得眼淚往肚裡流,把苦惱放在心裡向上帝傾訴。有時候因為太忙碌,以致無法照應小海的需求時,他就認為媽媽不再愛他,而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甚至無理取鬧纏著我,使我又生氣又憐愛,動彈不得。要如何調整母子家庭和諧的生活步調,是我在當時最渴望得到的答案。結果又是一次出乎意料之外的回應,拜訪二位老人家所經管的育幼院時,讓我們母子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彼此相愛」。猶記得那飄雨的夜晚與院童們揮別,和小海愉快地相擁著踏上回程的公車,我突然有感而發地告訴他,世界上有三種小孩,一種是和父母同住的,一種是只和父或母同住的(就像小海一樣的單親兒童),另一種則是無法和父母同住的(像育幼院的孩子們)小海聽了之後,不知是覺悟或者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總之,感動得緊緊抱著我說:「媽媽,我好幸福哦!」母子連心,盡在不言中,誰能知道這句話的背後,又是付出了多少禱告及流淚的代價得來的呢?『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

      於是,我也對第三種小孩(育幼院的院童們)燃起了憐愛之心,腦海裡思想著他們需要的關懷是什麼?我能為他們作什麼?經過一番思路整理之後,極有感動將我在日本研習的豎琴彈奏技巧教導他們,使院童們能開啟另一項學習空間。我便開始在教會分享這個負擔,招聚有心的弟兄姐妹募集款項,買了一部豎琴送給育幼院。如願以償地,帶著小海利用工作之餘在育幼院教導有興趣學習的院童,小海也趁此機會和院童們玩得不亦樂乎。『施比受更為有福!』就在當時,才完全體會出其中的奧秘。因為我們母子是在那段過程裡,化解了過去家庭破碎時彼此因受傷害而留下的虧欠與隔閡,我們更加地能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出我們生存的定位。民國八十年十月廿四日中國福音廣播協會曾經訪問我們母子的見證對中國大陸廣播,問及小海一個平常我不敢去觸摸的問題,主持人問:「有沒有小朋友會笑你沒有爸爸?」他回答說:「有!」,頓時我的眼眶淚水滿盈,心疼小海未曾對我論及此事而獨自承擔苦楚;孰知,他郤接著回答說,向主耶穌禱告之後,心裡就不難過了,並且求主耶穌幫助那些笑他的人腦筋清醒一點。至此,我終於破涕為笑,握著小海的手說:「你很健康,媽媽以你為榮!」。人生在世,不只是為了吃、喝、玩、樂,應該還有另一層次的追逐目標,金錢與名利也無法填滿的又是什麼呢?這真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

      『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功課中,我學到了一個寶貴的教訓---重拾起初的愛心。「愛心」是我們人類不知何時起失落了的,所以我們的國家、社會也生病了,變得失去秩序,雜亂無章;這都歸於我們已經忘記如何去愛人,以致於大家都不可愛了。要如何重拾我們起初的愛心呢?「愛」是一股無限的力量,能夠化解一切的難事,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祈願我們都能手攜手,成為那個有心人,共同來付出「愛」的代價,防禦那感染我們的病毒。『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寫於主後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卅一日    刊於六堆風雲第32



花園新城創辦人修澤蘭女士2010年7月6日拍攝於中國家裡客廳(邱麗珠攝影)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Rosa Chiu
人氣(3,5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情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
此分類上一篇: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