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再回到這個界面
在佈滿灰塵的台面上,乾咳一聲
希望我可以,大聲說話
今天早上充當快遞員到美好的中央大學
中途進了中大的圖書館,喜氣洋洋地滿是春聯香
看了王德威編著的新書:《台灣:從文學看歷史》
跳跳跳的看著 作家筆下台灣的歷史 選者的再次解讀
好悶喔 我心中不停冒出來 不是的 不是的 應該是那樣那樣
但 我又能作怎樣的翻案文章呢
政治與文學交集出一群有志之士 能言善道
千帆過盡 還不是個悶聲不響的屁
到底有誰聽聞到真正的奧義呢
政治神話 群媒亂舞的 我們為什麼要就此選邊
中產階級社會 有多少人真正在乎正義
尤其是公理、正義、台灣 等符號 早已透支消耗
多像廣場上的國旗、綠旗 在激情散去後的任人踐踏
毫不可惜
今天再看朱天心 〈新黨十九日〉
我才能夠明白 小說家的諷世寓言 警世明言般的微言大義
過往我們多注意到朱天心對當時政治社會的諷刺、性別意識的關注
但是,後見之明地 就今日政治現實的峰迴路轉來看
朱天心有意無意地早已預見政治發展的走向
並拆解了民主神話,讓公理正義的發言權 重回其姐妹、兄弟手中
(我以為,就當時的文本來說,是這樣子的。不過,放在今日反扁媒體的邏輯而言,也沒有太大的落差。但是,我不是說今天的朱天心必然報持與過去同樣的想法。這還需更多的論述與證明)
我們的中產階級仍有「公理、正義」,但那有層層但書
況且鈔票等於選票 有了鈔票社會才有公理可言
小說中並且暗示:
國民黨終究會被李登輝搞垮 所以精神分裂的國民黨才有那麼一段腹背受敵的過去
民進黨顯然曾在其中蒙受李登輝之利 坐收游離選民之利
(阿扁的老番癲說不還讓人記憶猶新)
直到今天,一九八八年寫就的小說,仍有可看性與詮釋空間
你看藍綠對壘 甚至今天泛藍聲勢看漲 阿扁慘綠
不都是在這種鈔票至上的思考中 人們反覆論述的邏輯:
民主不是一黨專有 所謂社會正義 也不能讓你獨自享有
讓你死 我好活
所以 我們也會再次地再次地
因公理與正義的柴薪 而讓重新粉刷過的政黨重新燃燒
於是 一時激情的我 終將如新黨十九日中的那位婦人 在家中大小面前痛哭失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