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麻豆區曾文溪畔這幾天傳雜草火警,昨(8)日下午溪畔又發生大火,火煙大到差點燒上麻善大橋,濃煙也使行車視線不佳,麻豆消防分隊和麻豆警分局趕緊管制南下一個車道交通,避免危及行經的人車。
消防局第二大隊長丁春能說明,麻豆消防分隊統計4月15日至5月8日期間,分隊為了麻豆曾文溪畔野火出勤10次,曾文溪更下游的西港段溪畔,同樣最近也是雜草火警頻傳。
丁春能坦言,這類的救災是浪費消防救災資源。
丁春能呼籲,民眾不要在曾文溪畔或其他地方隨意燃燒雜草或廢棄物,這行為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可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他強調,這樣不僅影響空氣品質,也會妨礙麻善大橋的行車安全,千萬不要害人害己。
緬懷「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遇難78周年
日代表感念台灣人情深義重
如果曾文溪的溪水慢慢地還是在流,你們的英靈永遠和烏山頭水庫,照映了我們整個嘉南平原。
八田與一,「嘉南大圳之父」,一個台灣人耳熟能詳,且姓名列入台灣歷史教材的日本人,也是許多台灣人紀念的一位優秀水利工程師。
就在78年前(1942年)的今天,5月8日,因為「大洋丸」船難結束了他56歲的一生。
由於對亡夫的思念,也不願意因日本戰敗而離開臺灣,八田的妻子外代樹也在三年後,來到八田與一投注一生心血的烏山頭水庫,跳入放水口自殺,結束了45歲的生命,留下遺書「愛慕夫君,我願追隨去」。
這是一對來自日本的夫妻,把生命化為流水,灌溉在台灣土地上的動人故事。「吃人一口,報人一斗」,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今天前往台南烏山頭水庫祭拜日本技師八田與一,他深受感動地說,台灣對八田與一的緬懷,讓他充滿感恩。
擘劃水利工程足跡 北至滿州 南到台灣
確實,從24歲以帝國技術官僚身分進入台灣總督府工務課擔任技手開始,八田與一的足跡不僅踏遍這島嶼的許多地方,甚至也曾以他水利工程專業的身分,至「滿州國」、日佔時期的海南島等地實地勘察,更曾應主政福建的陳儀之邀任「總顧問」,前往中國福建考察並提出建議。
長途旅程對這位意志堅定的工程師而言,似乎並不是什麼難事。
當時已是總督府勅任技師八田與一是年三月,被軍方派往菲律賓從事有關棉作灌溉施設等事。
未料,這次搭乘的大洋丸卻在旅程中遭美軍格倫迪亞號潛艦發射魚雷擊中並爆炸起火,在8點40分沉沒;八田與一逃生不及罹難。
六月10日,在一個月後,日本山口縣萩市的漁船「第二睦丸」(安藤晃)在海上尋獲八田遺體;
六月21日將火化後的骨灰護送回台灣。
七月16日在總督府為其舉辦追悼禮(府祭)七月下旬葬於烏山頭水庫旁,嘉南大圳組合在其銅像前舉辦追思會。
大洋丸船難紀實 也是八田生命最後一段遭遇
將近40年後,曾是八田下屬的宮地末彥,回憶了這場奪走800多條人命的東海船難片段。而他所描述的,這也可能是八田此生生命最後時刻共同遭遇的光景,宮地說:
五月8日的黃昏,護航的軍艦開始折回
6時30分為慶祝日軍攻陷菲律賓的科里幾多要塞,慶祝的餐飲附上紅豆飯和清酒一壺,用餐之後換上輕便服時,突然感覺船尾激起近距離像落雷的巨響和猛烈的震動,我們三人緊急返回船艙,手拿救生衣,在慌忙之際,第二枚魚雷已命中船尾,而一團火球正在燃燒著」。
由於魚雷的爆炸而引起火災,有的船客認為遭遇艦砲射擊而潛入船艙,有的逃上甲板上搶搭救生艇。驚覺一看,在我身後的兩位同伴已經不知去向了。
…雖然落日之後周圍已經呈現黑暗,但是船燈顯示大洋號還半斜浮在海面。
一直等待,緊抓著救生艇,可是誰也沒有把我打撈上來,只能靠著自己力量想要從船的兩側爬上去,但是兩手緊握船繩卻爬不上來,接著想要兩腳用力跨過船邊,也使不上力。
大浪來襲的時候,想身體會浮上來,故等待大浪再次來襲,靠著大浪的推力,渾身使勁地想要跳上救生艇,卻還是掛在船的側邊。之後,像夢中一樣,潛入救生艇的底部。而在那時發現大洋號的船首也垂直的往海底下沉消失。
「9日上午10時左右,已回航的護航艦隊,也緊急折回來擔任護航,而將附有繩梯的救生艇一一卸下,爭先接下梯子,飛踏上去,而踏上艦艇時,船上的士兵遞上一杯威士忌酒,是我終生難以忘懷感激的味道。
隔天 10 日在長崎登陸之後聽聞被救起的人員大約 300 名,而八田先生、湯本先生、市川君已經不能再相會了」。
每逢八田忌日 烏山頭水庫放水紀念 年年不輟
紀念八田的儀式在他過世後年年不輟,縱使在國民黨的兩蔣治下,也沒有對此嚴禁或暴力阻擋。
《愛台灣的日本人》作者古川勝三在1983年寫道:…日本人離去後,日本人的銅像或墓陸續被破壞中,嘉南的人們卻購買花崗石,在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建造日本式的墓石,置於八田技師的銅像後方。
自此,每逢八田與一的忌日,嘉南的人們便從烏山頭水庫一齊放水,並每年為這位一直愛嘉南的大地與農民的年輕技師舉行追悼會,以懷念其功績」。
被歌頌「土改」的老蔣總統蔣介石,鮮少留下他在南部接觸農民的紀錄;對照於老蔣,蔣經國至少在行政院長任內曾巡視烏山頭水庫,甚至還在此地有行館。他不可能沒聽過八田與一,否則也不會建議與肯定當地發展觀光。
紀念八田的事,在蔣經國的任內,嘉南農田水利會於1981年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塚前新設臺座,置放八田銅像。
每年5月8日八田的忌日,水利會都會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塚前舉行追思會,而在日本的「八田之友會」也都會組團前來烏山頭水庫參加追思會,追悼八田。
而到了李登輝總統任內,當地人追思八田感情的自然流露,不太需要再顧忌什麼,不僅是台日友好,也早已視他為「台灣人」、「本地人」一分子,相信他與投水的妻子外代樹,會繼續守護著他們的家園。
1999年台南官田的慈聖宮感念八田與先民攜手打拼建設水庫與水路,更在寺廟內設置八田與一紀念室,並請國家薪傳獎大師施至輝雕刻木雕像紀念八田與一。
不分黨派 歷任總統都頌揚八田對台貢獻
到了阿扁執政時期,八田與一的故事因為《台灣論》等書出版,以及教材的普及,更加地廣為人知。
2007年7月12日,陳水扁總統頒贈對八田與一的褒揚令,表彰他對台灣農業的貢獻,由駐日代表許世楷代表陳總統頒贈,八田與一的兒媳八田綾子與孫子八田陽一代理接受;一紙褒揚令讓紀念八田與一達到前所未有「官史」高度,也彰顯八田對台灣的貢獻已成「台灣共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