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5-07 13:33:25| 人氣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鎮社頭如何在疫情中躍上國際?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全球都在搶!襪子故鄉改做「口罩套」

 

這是織襪機或稱為圓編機,平常織絲襪、塑身內衣,現在程式重新設定、按鍵一按,一體成型的口罩套、布口罩就自動織出來了,謹鳴工業經理林宏瑋示範社頭熱門商品口罩套、布口罩的生產方法。

 

 

現在,從彰化縣社頭鄉到周遭的田中、永靖鄉織襪廠,泛稱社頭襪子聚落都在生產口罩套,還曾上演早上生產,下午就被搶光的戲碼。光是謹鳴過去一個月就生產了100萬個口罩套內銷台灣,並且內銷轉外銷,手上海外訂單也至少有100萬個。

 

在社頭走一遭,家家戶戶是供不應求、訂單太多了而笑得合不攏嘴,「我們是挑肥揀瘦,單價高、付款紀錄好的客人才優先接單,」勝鴻工業經理蕭德勝說,上門訂單有100萬個,只接其中的20萬個。

 

顛覆生產方式,產能是人工的10倍

口罩套是無中生有的新商品,本來是裁布、再用縫紉機縫出來的,到了社頭被改變了。

 

林宏瑋是社頭最早生產口罩套的織襪業者之一,「2月的時候,客人上門拿樣品詢問,可以縫這樣的口罩套嗎?我想這不需要人工縫啊,只要用織襪機就能一體成型了,重點保護醫療口罩的設計、其次是防疫需求愈快愈好,自動化生產更能滿足需求,」林宏瑋說服客戶嘗試他的方法。

 

當天馬上試產,客戶眼睛一亮,馬上開出能生產多少就買多少的需求,才交了一箱馬上又訂了兩箱。

 

接著突然之間,全台灣各地客人上門買口罩套,至少來了100多通的電話,從大賣場、街邊五金行都來買口罩套,林宏瑋只接20組客戶,產能滿載、24小時不停工。

 

這是一場生產速度與人力成本之爭,供應上游原料的聚隆纖維副總經理賴明毅說,「一般成衣廠做口罩套,布料來了要裁切、要人工縫,一天能生產3、4000個就算了不起了;但社頭從纖維直接變口罩套,全流程自動化,省去織布、裁布、車縫的工序,產能是人工的10倍、甚至更高。」

 

引領口罩套潮流,創新膠原蛋白、銀離子成分

接著內銷轉外銷,社頭人腦筋動得快,防疫超前部署,口罩套也能超前,本來是照客戶樣式代工,轉變成了社頭引領潮流,口罩套愈來愈多樣。

 

勝鴻工業經理蕭德勝剛完成了含膠原蛋白纖維的口罩套試產,讓口罩套更透氣、舒適、柔軟、戴久了不會長痘痘,」他驕傲展式

 

除了膠原蛋白,社頭還用抗菌的銀離子、防撥水、除臭竹炭等各種機能纖維生產口罩套。台灣織襪公會理事長魏平儀說,社頭人強項就是彈性與開發能力,能從防疫的各種情境、需求中開發出新產品,他也從做絲襪變成生產一些口罩套出口歐美。

 

長耳朵的口罩,一天就開發出來

放眼世界,台灣能做的不止於此,社頭人還開發出新產品:一體成型的布口罩。

 

疫情在全球蔓延,沒有醫療口罩的國家怎麼對抗疫情,台灣能幫世界做點什麼,林宏瑋蹲在機器前面跟工程師討論,能不能讓口罩套長出兩個耳朵變成口罩,讓缺醫療口罩的國家,至少能有口罩戴。

 

長耳朵的口罩套用了一整夜就開發出來了,還加了抗菌銀離子、防撥水機能,產品開發出來,有來自比利時的台灣人,因為當地缺醫療口罩,下單買布口罩;還有來自僑委會的訂單,繡上Taiwan送給海外國人僑胞。

 

但台灣本地的內銷市場卻開始出現問題,口罩套出現了出現透氣、舒適度不足的產品,讓很多消費者覺得戴久喘不過氣來。

 

惡性競爭,「成也社頭,敗也社頭」

原因在惡性競爭,舉例來說,賣床單會標明是幾針的布料,口罩套好壞也是如此,針數指的是織物經緯密度,指的是一平方英吋縱向經紗數與橫向緯紗數的總和,數量愈高,纖維就是愈細;觸感愈柔細、使用起來就愈舒服,還有機能性,透氣、撥水等功能成本較高。

 

社頭人有唯利是圖

當各地商人蜂擁到社頭買口罩套的時候,惡性競爭出現 ,不斷搶單殺價,一個50、30、10元都有,用料與品質就不停往下降,內銷價格直直落,消費者因此買到質口罩套。

 

蕭德勝說,這是社頭的宿命,我們幾年前接到迪士尼的訂單,一打12雙襪子出貨價168元,一個月出貨6個貨櫃,本來是一門好生意,但才才短短兩年卻被殺到了一打97元。

 

重點是回歸本業,魏平儀說,口罩套是一種過渡型商品,等到新冠肺炎疫情過了,口罩套恐怕沒有人要了,回到製襪本業才是根本。最大希望是中美貿易戰轉單。

 

站在新式的義大利機器前,林宏瑋說,社頭從上游的原料到織襪廠組布口罩社頭隊,正在接100萬個布口罩的外銷訂單,目的是練習一起接單、一起讓社頭的高單價產品衝到國際,要賺的不是3億雙中美貿易戰的廉價轉單,而是中高單價的產品,未來會愈來愈多的新機器、年輕人進來,MIT的襪子不會沒落。

 3億雙襪子訂單,找上人口只有4萬的彰化小鎮

5月14日,美國宣布將對中國剩餘3000億美元商品從10%關稅加徵到25%,這張清單從農畜產品、衣物、家居商品、手機到筆記型電腦無所不包,造成全球供應鏈一陣兵荒馬亂。

雖然這次關稅清單還要一個月才會底定,但檯面上品牌商個個反應激烈。像是耐吉、愛迪達等美國上百家鞋業品牌,就發出致美國總統川普公開信,指出高關稅將會轉嫁給消費者,造成美國民生消費成本過高。因為美國進口的鞋,就有七成來自中國。

不過檯面下,轉單的動作已經悄然發生。

清單一公布僅僅一個星期,就有一筆3億雙襪子的訂單,默默找上人口只有4萬人的彰化小鎮——社頭。

彰化鄉里有一句名言:「社頭有三多,芭樂多、襪子多、董事長多。」

一台台織襪機造就了不少社頭董事長,產值全盛時期曾經達上百億台幣。

美中貿易戰開打,社頭織襪聚落出現轉機

但近年因為美韓FTA,加上中國業者的成本競爭,社頭的織襪聚落產值掉到僅剩1/3,迫切尋找轉型方向。美中貿易戰,很可能就是其中的契機。

織襪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平儀上週輾轉接到貿易商洽詢,對方手上有一筆美國市場3億雙的運動襪訂單,原本下單給中國,現在急著要全部轉移到其他生產地,台灣就是其中之一。客戶已經給他型錄,就等著打樣估價。

過去能有亮眼外銷成績,也正是因為當地特殊的生態系。大廠如魏平儀經營的琨蒂絲會發包給其他小型衛星工廠,這些工廠規模小到可能僅有一、兩台織襪機,老闆就是員工。

「我們在中國沒有任何的投資,」魏平儀說,「(貿易戰)最後來講,對台灣是正面影響。」

轉單紅利能否持久?仍有待觀察

不過,美中貿易戰若稍歇,台灣還有機會拿到轉單嗎?也是社頭襪界的煒展國際負責人宋韋逸觀察,關鍵在於,中國不只有代工製造的成本優勢。

「大陸在過去20年在原物料開發進步非常快、種類非常齊全,台灣這方面可能短期還跟不上。」

他指出,中國內銷、外銷需求龐大,養成了完整的製襪產業鏈,「比如說光一個棉紗,我的等級不管要往上或往下,他們種類就比台灣多。」

此外,襪子製程仍須人工製造,「定型及考克的工每年都在減少。」宋韋逸觀察,人工斷層也使得社頭襪界必須往高價品開發,調整產品結構。

台灣製襪小鎮可能在這次貿易戰拿到轉單紅利,但長期以來要和中國比拚,還有一段漫長的轉型之路要走。

台長: 昕哥
人氣(32)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