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5-07 10:41:16|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連年拿下F-35戰機、衛星、導彈訂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CCL(銅箔基板)廠都在大搶消費性電子商機的時刻,有一家後進業者,選擇走不一樣的路,默默耕耘利基型市場,且連年拿下F-35戰機、衛星、導彈訂單,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都憑著自身技術拿下呼吸器大廠訂單,這家企業就是騰輝電子。

 

騰輝利基型市場走得鏗鏘有聲,不僅打入國防高端市場,還是亞洲唯一拿到AS 9100航空品質系統認證的CCL供應商,更打入特斯拉、保時捷、勞斯萊斯等頂級車廠的汽車供應鏈。攻下利基型市場江山的背後,意味著突破CCL的紅海競爭,提升獲利。而拉開眾競爭者,走出新路的關鍵人物,就是董事長勞開陸。


殺價搶市卻摔跤 轉攻「利基型」市場

坐在新北市新店辦公室受訪,勞開陸不時提到騰輝的產量、營收規模皆比不上同業,「但我們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為了分散產品組合,淡出消費型市場、改走利基型市場的騰輝,去年約有2成5到3成營收來自軍工、航太、國防、醫療、電動車等利基型產品,成功拉高整體毛利至28%左右,領先台灣同業平均毛利達6個百分點,並擺脫紅海競爭


現在的騰輝已然轉型成功,但是,10年前的騰輝,飽嘗策略失誤之苦,曾出現連續3年累計虧損達一個股本的慘境。


當時,中國CCL業者正打算出手收購騰輝,勞開陸就是在這種風雨飄搖下回鍋,臨危受命接下董事長一職。


原來,2010年時,勞開陸擔任騰輝副董事長,因與當時執行長經營理念不一致而離開,他回憶2013年剛重返之際,大陸的生益科技已經跟我們在談併購,前執行長跟他們價錢都談好了。


回鍋之後的勞開陸,一口回絕了生益科技併購的提議。

他說,騰輝技術不是不好,只是在消費型市場迷失了方向,他向生益科技表示,我來,不是要投降的,我的任務是來救公司的。


他一邊拒絕了競爭對手的併購,一邊利用過去的人脈,陸續引入台達資本、群電及美國PCB(印刷電路板)設計公司PalPilot等新股東穩定軍心。


走馬上任的勞開陸,立刻訂出轉型策略,先鎖定特殊規格CCL、鋁基板產品應用,尋找海外市場。他也很清楚,公司需要在技術上擁有競爭力,對手一直在擴廠,如果不靠技術領先的話,又會變成Me too(跟對手拚價錢)。因此,著手全面向利基型CCL應用轉型。


不過,能夠成功卡位利基型市場,騰輝靠的是堅持與耐性。騰輝財務長杜喬葦坦言,「當時我們沒有條件能放棄,只能不斷開發,硬著頭皮做,做別人都做不到的東西。」


手握軍工、航太 關鍵在「含浸製程」

拿下F-35的訂單,技術是第一個關鍵。由於戰機等級的軍工用品使用年限長,對電子儀器精密安全度要求高,因此應用其上的CCL黏合片,在「含浸製程」必須確保產品沒有氣泡孔,否則萬一出現氣泡孔可能會影響信號傳遞,嚴重甚至會導致飛機失事、雷達反應速度不夠快等。


勞開陸說,要確保零氣泡孔,騰輝在產線設計上有自己的竅門,「就是含浸條件好,可以充分浸泡在纖維布裡面,減少氣泡的存在。」這也讓客戶來工廠探訪後,決定與騰輝攜手合作。


雖然說穿了江湖一點訣,但勞開陸不怕競爭對手抄襲,因為對手現在大量生產不會有這個問題,也不會去改(產線設計),他不會來追我,我也不會去跟他,因為這是我們關鍵的核心技術。


事實上,光是自行研發用在F-35戰機上的PI基板(聚醯亞胺基板),騰輝為取得認證便耗時長達九年;勞開陸觀察到,這幾年PCB、CCL產業重心逐漸外移往亞洲,但是科技產品創新依然從歐美發跡,歐美PCB廠也仍掌握高階訂單市場。


為了抓住高階利基型市場,勞開陸在美國、德國等地成立分公司,聘請當地有經驗、卻不願意外派到亞洲的業內人士,協助開拓當地客戶,甚至以員工入股綁住人才,來凝聚向心力。


透過這些海外員工的經驗與人脈,騰輝得以與歐美小型PCB廠合作認證,「當終端認證下來後,他們(PCB廠)就有優先取得訂單的機會。」


而PCB廠拿到訂單後,便會將CCL訂單直接交由騰輝生產,這正是騰輝打入歐美封閉軍工、車用供應鏈的關鍵。



從財報來看,利基型策略確實奏效,騰輝高毛利材料營收占比,已從2015年的10%,成長到去年第3季的25.6%。


經過3年轉骨後,騰輝不但在2016年正式轉虧為盈,也站穩利基型市場腳跟。騰輝今年第1季因車用頭燈的散熱材料、CCL材料出貨狀況佳,帶動3月營收來到4.9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接下來,面對疫情變數,勞開陸預估,疫情影響會在第2季顯現。


他認為,「公司營運目前雖有感受到壓力,但是應該短時間內就會過去。」而且,拜疫情之賜,騰輝還拿下歐洲客戶的呼吸器材料訂單,勞開陸解釋,騰輝本來就是歐洲公司的合格供應商,因此客戶生產呼吸器自然會找騰輝。

受惠中國去美化 布局汽車、5G應用

除了意外降臨的訂單,勞開陸也看好今年汽車、5G領域產品線的高成長性。


5G基建題材熱,不少CCL公司紛紛大舉擴廠迎接商機,騰輝也準備好要在幾項5G材料上,與歐美高頻材料商羅傑斯直球對決。


過去松下及羅傑斯分別在高速、高頻材料中屬於領頭羊等級,台廠較是追隨在後。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林一星說,但高速、高頻材料現階段供不應求。


一位產業分析師指出,過去台灣CCL廠大部分是從高速材料開始研發,逐漸跨到高頻材料。不過,分析師認為,除了驗證、量產兩個考驗外,終端客戶(例如華為、易利信)使用的意願有多高,才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對此,勞開陸表示,公司積極布局5G基地台天線及車用雷達等高速、高頻應用,受惠中國去美化政策,已陸續通過中興通訊基地台天線、聯想5G NB的驗證,預估今年5G產品營收占比,將來到5至10%。


未來是否能成功在5G領域奇襲成功,勞開陸可是很有自信。他喊話說,「我們可以做到人造衛星、飛機等,而5G技術門檻相對較低。」


中國5G布建,並沒有因為疫情出現延後的跡象,也是騰輝積極瞄準的市場,究竟騰輝能否搶下羅傑斯口中的肥肉,順利打進5G供應鏈中,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台CCL族群無畏疫情  Q1營運攀高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今年的5G大勢似乎也戛然而止,市場原先憂心今年上半年電子產業營運陷入低迷;不過,新冠肺炎帶動居家辦公、遠距教學需求上升,伺服器、NB相關業者因此受惠,CCL族群訂單意外續強。


台灣CCL廠三月營收都繳出不錯成績,台燿3月營收17.58億元,受惠於5G基地台訂單,單月成長35.1%;台光電3月營收21.6億元,月成長22.1%,主要來自手持式訂單需求轉強;聯茂3月營收24.17億元,單月成長51.8%,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網通伺服器與顯卡訂單需求大增。其中,台燿、台光電第一季營收均創歷史新高。


由於電子材料高階化趨勢推動CCL廠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已然是長期趨勢,加上中國布建5G腳步不停歇,法人持續看旺CCL產業。


台長: 昕哥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