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5-03 10:27:37|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普悠瑪翻車釀18死,歷時6個月調查肇事真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普悠瑪號前年在蘇澳新馬站月台前彎道翻覆,載運370人的8節車廂全出軌,造成18人死亡、17人重傷、274人輕傷,當年11月,行政院公布調查結果,認定列車當時141公里高速;即便事故列車行進中,主風泵異常,發生列車動力時有時無、停留軔機間歇作動的異常狀況。

 

但司機員尤振仲把ATP系統隔離,且列車ATP遠端監視功能未連線,致相關防護措施均未被執行而導致翻車。


負責刑事調查的宜蘭地檢署也以相同結論,認定空壓機強制停止不是肇事原因,起訴尤振仲等3人。

 

然而,外界對於普悠瑪號的肇事原因、系統性問題,仍有諸多疑慮,因此2019年8月成立的運安會,費時6個月重新補強調查,並邀集鐵道局、台鐵局、日商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納博特斯克科技等8個團隊、40人進行參與式調查,要釐清真相。

 

運安會今天依照資料公布「事故事實資料報告」。


運安會鐵道專業小組召集委員李綱說,補強調查包含解讀各項紀錄器;補強車輛維修、軌道、信號調查,並補強人員訪談調查。

 

運安會更進行7大測試,包含科學驗證人員疲勞指數、主風泵性能衰減原因、傾覆速度及傾覆點推估、傾覆行為模擬、主風缸壓力與列車性能檢驗、車速比對驗證及人機介面研究。



資料顯示,由於列車上4個主風泵,已有2個主風泵故障,造成壓力不足,造成司機很忙碌,不斷嘗試找出原因。


根據SOP,司機員要降集電弓,應該把鑰匙轉到OFF,且抽出鑰匙,但司機員降集電弓後未拔鑰匙,並隔離(關閉)ATP後繼續運行,甚至30分鐘後才通報機車調度員ATP關閉。

 


運安會發現,當時車內的人機介面顯示「ATP故障」與「車間通訊異常」這兩個異常顯示,間接造成司機混亂,讓外界以為ATP故障是故障因素。


李綱表示,人機介面是東芝電子零組件公司製造,但無論是「故障」或司機員主動「隔離」,即便代碼不同,中文都會顯示「ATP故障」是否誤導司機員判斷,也是分析重點。

 


另外,數據資料也顯示,列車在事故點車速高達時速140公里,遠超過彎道規定時速65公里,但司機意識到狀況時,即便要關閉電門把手、降速已來不及;且運安會透過「SIMPACK動力學模擬軟體」分析,普悠瑪出軌與翻覆幾乎同時發生。

 


普悠瑪事故,不僅造成社會動盪,案件也在宜蘭地院審理中,監察院通過彈劾台鐵局前局長鹿潔身、機務處前副處長柳燦煌、綜合調度所所長吳榮欽等3名官員,移送公懲會審理,對於事實結果,民眾都在等待。


但李綱強調,今天只是提供事實資料報告,後續分析、調查與改善建議,最快今年8月的最終調查報告會呈現。





台長: 昕哥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