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20 10:44:54| 人氣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剛經》十大威力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最勝威力:

最上第一稀有之法,所在之處皆應敬故,如彼金剛勝諸寶物,故《涅槃經》雲:如諸寶中金剛最勝,隨彼寶膜,成彼寶故。

 


2難見威力:

經義果報,皆不思議,樂小法者,不能受故,如彼金剛非餘能見,故《正理經》:帝釋頂寶,名曰金剛,非於能見,光赫奪故。

 


3除災威力:

下品持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尚消滅故,如彼金剛能消災毒,如《真諦記》云:有六種寶,皆名金剛,青碧二色,除災毒故。

 


4稱求威力:

有目能見,普利眾生,能嚴淨土,得菩提故,如彼金剛滿人所願,如六寶中其餘四色,黃赤白空,隨須遊空,出水火故。

 


5堅實威力:

能摧我人眾生壽者,法非法相非彼破故,如彼金剛非彼物所壞,故《涅槃經》:金剛擬處,物無不破,而是金剛無折損故。

 


6利用威力:

通達無我,得成於忍,以佛眼等,悉知見故,如彼金剛,穿通諸物,故《梁攝論》:譬如金剛其體鋒利,悉能穿割一切物故。

 


7無間威力:

不住行施,生無住心,相即非相,無所得故,如彼金剛非物不雜,故《對法論》:譬如金剛體無間隙,非沙石等所相雜故。

 


8一味威力:

皆以無為而有差別,諸法如義,皆佛法故,如彼金剛其體純一,故《對法論》:譬如金剛其體一類,純一無雜,不變異故。

 


9能引威力:

諸佛及法,從此出生,成不思議無邊福故,如彼金剛能引諸寶,故《梁攝論》:金剛能招一切寶物,有金剛處寶自集故。

 


10遍滿威力:

福廣如空,利益一切,離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剛遍滿一切,故《對法論》:譬如金剛遍一切處,金剛輪等,遍世界故。

 


由此觀之,只要受持讀誦此經,不但可以開慧(明心見性),而且又可以積福(積功累德)。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以《金剛經》傳之于六祖慧能大師,並加以發揚光大,因之而明心見性之禪師倍增,其來有自。


如果我們要明心見性,又要積功累德,福慧雙修,早日圓滿,非受持讀誦此經並為人演說,自利利他不可。

 

正視困境的存在,不逃避不畏懼,對自己產生信心,對未來懷抱希望,對過去坦然面對

 

聖嚴法師曾說:儘管身處危險之中,只要心能夠安定,就可以轉危為安。譬如有一個公共場所發生火災,因為那是一個密閉空間,所以很難逃出來。


有一個人眼見沒有逃生希望,所以就開始念觀音菩薩。可是在念觀音菩薩的時候,忽然看到旁邊有一張椅子,於是他就拿起那張椅子朝玻璃窗的角落用力打下去,結果玻璃打破了,而他也逃出來了。

 

這聽起來好像是因為他念觀音菩薩的關係,其實不一定,這是由於他的心念觀音菩薩而安定的緣故。

 

因此你念觀音菩薩也好,或是禱告耶穌也可以。不管念什麼,只要心裡有一個信仰的對象可以寄託,心就容易安定。

佛陀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被射了一枝箭,最重要的應該是趕快療傷,而不是放任傷口不管,一直去研究這枝箭的材質、是誰射的等問題,更不該愚蠢到拿第二枝箭,再射自己一次;而懊惱、後悔等負面的情緒,就如同第二枝箭。

 

因此受到任何委屈,我們不需要怨恨別人,也不需要期待別人的慰問;別人沒有慰問我們,我們可以去慰問別人。當我們慰問別人的時候,自己得到的安慰往往是最多的。

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事,我們如果把彼此都當成菩薩來看,我們的心在面對各種混亂狀況時,就能比較平靜些。

 

用佛法的智慧來修行,把佛法跟自己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才真的是對自己有用,對眾生有用。

 






台長: 昕哥
人氣(40)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