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14 09:34:27| 人氣5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擔心台灣防堵策略可能失效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6日,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人數逼近3萬人、台灣確診人數16例,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公共衛生準備暨應變前主任阿里.可汗接受越洋專訪時坦言:

我也會擔心台灣的狀況,兩岸間密切的人流往來,可能有些感染至今尚未被發現

 

CDC工作近25年,可汗從小兒科和內科住院醫師轉任「疾病偵探」後,歷經伊波拉病毒、SARSMERS等疫情。

 

他的工作,就是在疾病爆發時前往叢林、村莊或是醫院前線,抽絲剝繭、找到對抗疾病的關鍵。

 

可汗現任內布拉斯加大學公衛學院院長,在2016年出版《對決病毒最前線》,SARS期間負責流行病應變,曾定位出香港第一個「超級傳播者」,並協助新加坡找出抑制SARS在醫院快速擴散的解方。

 

17年後,眼看著武漢肺炎再度從中國向外蔓延,可汗分析,類似的疫情不斷發生,可能已經成為中國的「新常態」。

 


以下是《天下》專訪摘要:

問:香港大學的研究預測,武漢肺炎的確診人數可能在45月才達到高峰,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卻認為2月中旬之後疫情將退卻,你怎麼看?

 

答:未來2週,我們可以更確定疫情的走向。因為除了湖北,還有好幾個地方都確診接近上千例,以目前確診人數增加的速度,顯然還在成長期,要到成長停滯的高原期,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我認為,那些預測可能在45月達到高峰的人,就好像在預測股市45月的走向,或是買樂透一樣。

 

不確定因素很多,但接下來有幾個可能發展的情境:

 

第一個,武漢肺炎可能像SARS一樣,我們可以透過很好的公衛策略,把這個可怕的病毒送回大自然。

 

或者,我們的防堵策略也有可能失效,變異的病毒在世界各國持續肆虐。

 

第三,病毒隨著時間不斷變異,就此成為人類常見疾病。

 

麻疹或天花也是如此,起初都是從動物來的。

 

不同的情境都有可能,現在要推測未來還言之過早。

 

令人擔心的是,有些國家出現本地的人傳人案例,像是新加坡等,都有自己的問題要處理,可能花上好幾個月才能平息,所以現在很難預測接下來走向。

 

問:但目前的研究看來,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相對較低、傳染力強。這3種情境之中,是否最有可能變得更接近流感?


答:非常有可能。我們已經看到東南亞、美國、歐洲都有本地感染的案例,所以武漢肺炎現在已經是全球擴散。


我同意,目前看來武漢肺炎變得像流感一樣,確實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境。

 

除非未來幾天確診人數的走勢起了戲劇變化(減少否則我們就會看到病毒防堵策略失效,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

 

問: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防堵策略已經失效?


答:確實如此,像中國昨天(25日)一天就增加了超過3000個案例,許多國家也開始出現本地人傳人的案例,所以有些國家的防堵策略確實失效,有些感染的病人沒有被阻擋。

 

比方說:郵輪「鑽石公主號」上就有一位感染武漢肺炎的香港人,可能傳給了十多位其他病人。

 

台灣感染案例,可能更多

當時,他在香港就沒有被確診是武漢肺炎。


所以我擔心香港的確診案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新加坡、泰國也是。


我也會擔心台灣的狀況,因為12月中旬之後,還是有很多人往返中國和台灣之間,所以我會擔心可能有些感染的案例尚未被發現。

 

我想我們能做的是,除了聚焦在中國來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確保在檢驗自己國內身染重病的患者時,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可能的案例。

 

問:但現在台灣只有十餘例確診,也沒有社區群聚感染的現象,台灣的疫情是否相對安全?


答:但我們要記得,有6週的時間,人們不停地在兩岸間往返,香港也是,其中可能會有感染但沒被確診的人進到台灣。

 

我不想危言聳聽,但我不覺得任何一個國家應該只看確診人數十餘例,就感覺安全。

 

傳染病不斷,成為中國新常態

問:從SARS到現在,類似的傳染病似乎每隔幾年就會從中國向外擴散,這樣的傳染病流行模式,是否已經成為中國的新常態?


答:我知道中國的生鮮傳統市場文化正在改變,但我認為未來還是會有類似的溢出病例,是從生鮮市場或獵人而來,或是隨著愈來愈多人往郊區移居,他們就會和野生動物接觸,因此受到感染。

 

如果這樣的感染沒有一開始即發現,就會在醫院傳染其他人,或在全球擴散。


現在,中國人確實還是在生鮮市場買雞肉,或自家後院就有家禽。除非中國的文化改變,人和動物的互動方式有所不同,不然我們確實會看到這樣的疾病成為新常態。






台長: 昕哥
人氣(53)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悄悄話)
2020-02-14 09:47:3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