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09 11:38:33| 人氣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什麼新病毒總是來自於蝙蝠?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次武漢肺炎(正式學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中間宿主雖然沒確定,但是推測最終的儲存宿主是蝙蝠,跟2003年的SARS一樣,中間宿主已經確認是果子貍,但是儲存宿主是來自於菊頭蝠

 

其實蝙蝠的種類與族群數量非常龐大,翼手目(以手為翼,也就是我們通稱的蝙蝠)共有1100多種,佔所有哺乳動物的1/4,換句話說,每四種哺乳動物裡,就有一種是蝙蝠。

 

蝙蝠喜歡群聚,每一族群都有數十萬到數百萬隻擠在非常小的空間,病毒就很容易在族群裡傳播,同時牠們也有非常古老的血統,大約5000萬年前已經演化出跟現在相似的外型,所以大部分病毒已能跟牠們和平共處。

 

蝙蝠每晚可以為了覓食飛行數十公里遠,也有些以食蟲維生的蝙蝠會依昆蟲多寡,在夏天冬天不同季節移遷到不同地方,有時2個棲地相隔1000公里遠呢!

 

這些年因為自然棲地的消失,再加上氣候變化也愈來愈不穩定,牠們的食物來源愈來愈稀少,所以為了覓食離都市或人類活動的農牧場愈來愈近,牠們身上的病毒,透過蛇、或狸,或是其他種種生物,跨種跳躍到人類身上的機會也愈來愈多了。

 

像這種人畜可以共通的傳染病這些年增加很快,種類也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有篇研究報告檢視了1,407種已經確認的人類病原物種,結果發現,人畜共通的致病原佔了6成,而且近年新興的病原體中有近8成都是人畜共通型疾病,也就是說,這些病原體可以由動物傳染給人。

 

一般而言,病毒在儲存宿主中不會造成宿主太大的致病性,通常它們會穩定複製,卻不會大量繁殖,給宿主帶來太大麻煩,但是若溢出來,跨過物種,經常就會給新感染的物種帶來致命的威脅。

 

為什麼近年出現的新興疾病大多是來自於原本存在自然界的生物?

 

我想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使得原始而穩定的自然生態瓦解,不管是焚燒雨林改種棕櫚樹或大豆、伐木、鋪路、採礦、墾殖成牧場……等等,而許多民族或是在雨林工作的勞工也有獵食野生動物的習慣……這些行為都讓更多微生物有機會進入到人身上。


100多年前,若是某種新型傳染病進入人類社群,常會引起大規模的死亡,甚至死掉的人佔全人口的1/31/2都是常見的事,但是近代醫療科技的進步,及公共衛生的觀念及基礎設備完善,幾乎都能在爆發新的疫情之初,就阻斷病毒的傳播,所以不太可能有太大規模的人命損傷。

 

但是逸出的病毒被滅絕之後,還是隨時有機會再重返的。就像2003年的SARS全世界共有8096人受感染(引爆點的中國大陸有5000多個病例)其中774人死亡,最後一起病例是715日在台灣發現並且接受隔離治療,痊癒後8月宣布SARS絕跡

 

但是SARS病毒並沒有根絕,仍然存在最終儲存宿主或中間宿主體內。


果然200312月底,廣東又出現3SARS病例,其中一位是女服務生,接觸過果子狸,當病人確診後,廣東撲殺了所有養殖場裡的果子狸以遏止中間宿主。

 

為什麼人工飼養繁殖的果子狸會感染上病毒?

大家不要忘了剛剛提到的夜行百里的蝙蝠,只要有的與繁殖場或其他野生動物接觸,病毒就有可能跳到那個動物身上,若人再接觸到,也許就被感染了。

 

科學家認為:在受到干擾或支離破碎的生態系中,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很容易溢出,若是結構完整的生態系,溢出的機會就很少。

 

這些病毒在牠們的天然宿主體內,幾百萬年來共同演化,彼此已經可以很平衡穩定的相處,在一代又一代的族群中傳佈著,直到人類侵入了那個宿主族群,不管是獵捕牠們、吃掉牠們,或是把牠們趕出原本安穩生活的環境,這些病毒就有機會來到人類社會。因此,維護自然生態的完整,也是保護我們自身的生命。




作者簡介_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台長: 昕哥
人氣(3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