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02 11:18:54|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殺殭屍 砍股民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市櫃公司股價低該不該被下市?如果公司營運正常,但股票乏人問津、成交量低,股價低於10元,是否該有機制讓他退場?在國外有股價低於多少錢就下市的機制,台灣是否也需要?


立委余宛如曾表示:台股老化問題嚴重,有300家企業成交量不到10張,股價不到10元,多是小型科技股和傳產,拉低大盤也變成有心人借殼炒作的標的,這些水餃股在國外會下市退場,台灣卻沒有類似機制。


現在金管會推出新的政策,對於殭屍股,將開始有機制可以處理。強制下市機制將在202041日正式上路,根據統計,上市櫃公司中,目前共有24家符合退場機制,但條件不是只看股價,而是要連續十二季財報達到淨值低於3,且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有疑慮的建議書,才會下市櫃。

 

此舉最重要目的也是希望提升上市櫃公司品質,避免投資人踩到「地雷股」,立意可謂良善。

 

只是有些股票儘管進出少、交易量不足,但每年有固定股息、股利,投資人長期持有,只要公司獲利表現穩定,基本面不錯,要強迫股東交易或做其他處置,也不見得合理。


需要下市的,就金管會端出的辦法看來,是指經營出現問題的公司。經營出問題,股民受傷,這樣的例子在股市並不少見。

遠見雜誌早在2009年做過一個專題,檢視從1982年到2009259家下市櫃公司,共有152家是因為財務危機、經營不善而下市


這些公司下市前一年總資產為1.43兆台幣,資本額近5000億台幣,牽連的投資人數規模龐大

對投資人來說,擔心的是,已下市的股票還有用嗎?當然,只要買的股票與公司仍在,股票雖無法在集中市場公開買賣,投資人之間還是可以互相買賣。公司有獲利,還是可以分得股利、股息。


既然下市,為何還要持有股票?因為還是有下市後經過重整,又意氣風發上市的例子。


我個人認為最精彩的就是東隆五金,從負債88億後重整再到上櫃,2010年以每股41.05元賣給美國史丹利百得公司,估計獲利3300萬元,每股貢獻約0.06元。

「殭屍股」想要鹹魚翻生,著實不容易,投資人若是秉持投資而非投機的態度買賣股票,就能減少傷害。





台長: 昕哥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