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2 10:00:50| 人氣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預言下一個崩盤的是ETF!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次貸危機大膽押注暴賺7.5億美元

這幾年投入ETF和指數型基金的投資者,愈來愈多,當市場恐慌時,會導致ETF投資人大量贖回,卻沒有人願意承接,是否會因此引發ETF崩盤?他又回來了,這一次他說下一個要崩的就是ETF

 

Michael Burry管理的Scion基金於2000年成立,其中最被人稱頌的是在哀鴻遍野的次貸危機前,他堅持以自己的判斷行事,押注次級房貸違約,以6億美金的規模在2007年的房地產泡沫中為投資者賺了7.5億美金2008年他永久關閉了這檔基金。

 

這位曾經準確預測了美國房地產市場衰退的前對沖基金經理,這一次發現了又一個即將引發崩盤的金融產品,那就是ETF


他認為被動投資代表的指數基金和ETF將會導致的市場崩盤,因為他認為大量資金流入指數基金的情況正如同2008年危機前的CDO擔保債務憑證)。

 

擔心當市場發生恐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接盤ETF,大家競相贖回 ETF導致不斷自動賣出一籃子股票

 

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

首先,我先說明ETF 買賣有兩種方式


一種在場內直接買賣ETF份額,A投資者想賣出ETF時,B投資者接盤,兩者直接交割ETF份額,整個ETF的規模不受影響。

 

另一種是贖回ETF份額,即ETF自動在市場上賣出相應指數的一籃子股票,返還給投資者現金。


第一種對整體規模資金影響不大,主要大家擔心的是第二種贖回 ETF 的情況。

 

在市場正常情況下,ETF會降低指數波動率,但市場發生恐慌時,也可能加大波動率。

 

但股市還是反應基本面情況,在基本面沒有大幅惡化下,流動性問題只會造成短期波動,不影響長期趨勢。

 

為何我不太認同Michael Burry這個觀點呢?

一是當時金融危機的CDO底層資產是有問題的,為何說是次貸危機,就是因為底層資產有愈來愈多根本還不起貸款的人取得貸款,這類資產本身就已經是會出現不良貸款,即使用再多的金融工具包裝,這類資產還是有問題。

 

但反觀目前S&P500的公司,很多公司的現金流相當好,而且還低利率融資借錢回購股票或做併購,這些公司的資產質量還很健康。

 

二是,目前ETF的資產規模占全球股市市值7.5%,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2008年美國股市的總市值約11萬億美元,現在美股總市值飆升到40萬億美元,而ETF資產規模到2018年為5.59億美元,占美股市值近14%。

 

但美國的ETF不是只投資美國市場,也包括全球各大指數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 (WFE)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底全球股市市值達到74.31萬億美元,所以5.59億美元的ETF資產只占全球股市市值的7.5

 

為何要計算ETF在全市場市值占比呢?因為ETF的流動性主要來自整體市場,而不是ETF本身的規模或交易量,除非ETF占整體市場的比例過高,造成整體市場都無法支付其流動性,才會出現流動性危機。

 

另外,ETF有做市商(一種經紀自營商,持有一定數量的某些證券,同時提供買方與賣方報價,以促進這些證券的交易)及對沖基金在做套利,如果ETF有大量資金賣出造成ETF折價(即ETF價格低於市場合理價格)就會產生套利機會,對沖基金或做市商就會大量買入ETF來做套利,同時也提供了市場流動性。

 

因此,如果沒有基本面出現問題,只是因為流動性,只會帶來短期的波動,但不至於形成崩盤局面。

 

被動投資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投資是否過於擁擠時,當幾類主流指數的ETF過於擁擠時,當基本面預期出現變化時,難免會反過來影響到指數,可能會加大指數的波動率。




台長: 昕哥
人氣(31)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