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24 10:30:47|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香港緊張情勢升高,臺灣切勿見獵心喜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香港「反送中」抗爭行動,外界關注的問題是,中共會不會採取武力鎮壓


選擇什麼時機、用什麼方式出手?

判斷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此刻也為這些棘手問題頭痛不已。

 

香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日前表示:部分示威者的行為接近「顛覆」層次,但尚未達到推翻特別行政區或北京中央政府的地步,應屬社會治安多於國家安全的問題。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共擔心事件的發展,可能會超出梁愛詩的預估。從北京的角度看,修訂《逃犯條例》可避免讓香港成為經濟犯罪的庇護所,港府也樂得丟出這個燙手山芋。

 

但香港民眾覺得:他們的言論和行動自由,將因此受到緊縮,抗爭群眾的訴求,就不再止於社會治安,而是直接挑戰中共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

 

中共原本支持任由港府處理危機,但特首林鄭月娥誤判形勢,導致抗爭行動步步升高。


北京當局逐漸失去耐心,涉港機構甚至以「恐怖主義」一詞形容抗爭行動。

 

香港《明報》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的話說:在北戴河會議上,大陸高層曾討論香港局勢並達成共識,定性這是一次由多國和地區情報機構主導的「顏色革命」,是針對大陸而來。

 

與會人士研判:這場「顏色革命」有可能擴大至金融、貿易或國家安全等領域,認為港府的能力或許難以應對,故需國家力量支持。


僅管如此,大陸高層仍希望港府能夠憑藉自身能力,在有限時間、法律框架下平息內亂。


消息人士說:如果港府力有未逮,北京中央可以在法律框架之下提供一切「援助」。事實顯示:中共目前已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根據報導:深圳至少有1萬名武裝警察部隊處於戒備狀態,隨時可赴香港處理示威暴力活動。

 

外媒也於815日拍到大量軍車及人員在深圳體育館集結操練。

 

818日的「反送中」集會遊行登場前夕,香港中聯辦官媒《文匯網》,發布了深圳公安武警聯合大練兵的影片,內容集中在大批鎮暴警察武力制服示威群眾,針對性十足

 

中共對香港的武嚇顯然收到效果《環球時報》指出:抗議行動已出現暴力退潮,但香港的極端反對派並未收手。


如果出現暴力退潮,我想民眾對香港前途的憂慮應是主因。


中共也順水推舟,警告持續抗爭對香港經濟造成的影響。

 

818日集會前夕《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等外部挑戰,香港社會同心協力,北京鼎力支持,局勢再難以化險為夷;但在這場持續2個月的騷亂中,部份不明真相的香港人,被激進暴力分子挾持,被內外反華勢力煽惑,自亂陣腳、自毀長城、自殘自傷。


評論反問:這樣的「自殺式襲擊」,香港經濟怎能挺得住。


中共提出上述警告,是因反送中抗爭已造成香港社會的嚴重失序,股市連日下跌,成為亞洲的「黑天鵝」。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香港情勢持續惡化,已威脅到香港在國際事務中長期享有的特殊地位。


美國曾於1992年通過立法,在貿易及經濟方面,賦於香港優於中國大陸的特殊待遇,且香港民眾在簽證及投資方面均享有優惠待遇。

 

由於國際因素的介入,中共不可能讓香港問題久拖不久。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於814日發布聲明表示:法國與其他夥伴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都非常關注香港的緊張情勢。

 

德國總理梅克爾亦在柏林強調:《基本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和法治,在香港具有悠久傳統,認為港府和抗議群眾應在法律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日本外務省則對有意赴港者,發出要充分注意之「層級1」危險訊號,這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日本首度對港發出警訊。


當然,美國的態度最具關鍵意義。


川普對支持反送中抗爭的立場曖昧,引發來自國內外的批評。

 

瑞士《新蘇黎世報》認為:這是因為川普重視經濟政策超過香港民主運動。


雖然川普於「推特」上推文建議習近平與香港示威者會面,但《新蘇黎世報》認為:此建議與現實脫節,反而凸顯川普所處的困境。


川普不希望因香港局勢進一步惡化,影響到外弛內張的中美關係,並為中美的貿易協議談判增加困擾。

 

中共視香港問題為內政事務,不可能在外人面前示弱。

例如:中共拒絕美國海軍兩棲船塢登陸艦「綠灣號」和巡洋艦「伊利湖」號,提出的訪港申請。


這並非中方首次拒絕美艦來港。201810月,當美中貿易衝突及俄中武器交易引發美中雙方摩擦時,北京也曾拒絕美軍兩棲攻擊艦「黃蜂」號訪問香港。


臺灣關切港人自由民主的需求,但不能基於選票的考量,利用香港情勢激發臺灣內部的反中情緒。


如果兩岸緊張關係升高,明日臺灣確有可能變成今日香港;但明日香港卻無可能變成今日臺灣,除非港人迫使中共放棄,或中共自願放棄,在香港行之多年的一國兩制。

 

針對中共國臺辦所做「民進黨及政府黑手伸向香港」的指控,蔡英文總統814日表示:香港人民追求自由民主,政府支持但不會介入。蔡英文強調:不要把情勢惡化的責任,推卸給不存在的外力介入。

 

香港問題非常敏感,政府理應審慎應對;但卻有媒體邀名嘴以「仇共」言論紓發其「恨中」情懷,製造兩岸民眾對立的政治效應。


對於抱持這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個人深覺不以為然。


臺灣和香港的地位不同,臺灣有人因一己之私,硬把全民推向今天港人同樣的命運,那是極不道德的作法。

 


作者 趙春山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

 





台長: 昕哥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