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10 10:03:56|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直擊!快樂能源國丹麥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風起了,幸福就來了!丹麥藉由風力發電,解除碳排放的黑色封印,創造了新能源的微笑開口⋯⋯

 

也許⋯⋯丹麥這個幸福國度裡,能與自行車同為人民驕傲的,應該就是風能了。有風機之父美稱的斯蒂達爾如是說。

 

盛夏午後,攝式30度的熱浪侵襲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躲在墨鏡後面的雙眼,只能瞇成一條線,著名地標小美人魚銅像旁不肯散去的觀光客,只穿得住背心及短褲。無風的午後,遠方的風力發電機,幾乎懶得轉動。

 

全球風能,從這裡吹起

再次踏上這塊全球最快樂的北國領地,不是為了樂高,也不是追逐童話,而是一張圖,一張國家能源發展的理想圖。

 

是不斷上升的經濟成長GDP(國內生產毛額),圖的下方,則是一直往下探底的碳排放量。碳排放一直被視為經濟成長的必要之惡,但在過去20年間,丹麥打破這個魔咒,從20002018年,丹麥經濟成長113,二氧化碳排放反向減低了近40,是世界上少數讓經濟成長與碳排放「幸福脫鉤」的國家,畫出了一個漂亮的微笑開口。

 

怎麼辦到的?

風呀!你知道嗎,世界的風能,都是從這個國家開始的!哥本哈根的印度裔計程車司機Max,給了第一個答案。

 

沒錯,在丹麥這張能源理想圖中,風力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41年前,丹麥啟動第一個商用風力發電機,今天,風力發電已經可以負擔丹麥近50%電力供應

 

2050年,丹麥更計畫完全使用再生能源,屆時風力發電,勢必提升到全國發電量的80%以上。


風能,已經和童話、樂高、自行車一樣,逐漸成為這個維京王國的代名詞。丹麥的人均風力發電世界第一;全球第一個離岸風場,丹麥人蓋的。

 

參與台灣風力發電開發的公司: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及三菱重工維特斯,都系出丹麥


丹麥市值第二大的企業,是專門開發風電的沃旭;丹麥風電總裝置量雖只排名全球第14名,但幾乎所有的風機商,都得在丹麥插旗,設立研發中心;英國、美國、德國、荷蘭,要到海上建風力發電基地時,也得向丹麥取經。

 

更難得的是,丹麥目前陸上的風電成本,已經比任何一種發電型式都低。「丹麥模式」成為全球新能源的典範。如果矽谷是資訊產業的搖籃,丹麥就是全球風電的中樞。

 

計程車運將:公司陸續換電動車啦

我現在開的賓士,雖然是柴油車,不過公司已經買了60特斯拉,準備陸續換成電動車!

 

5年前,才攜家帶眷,從加拿大多倫多舉家遷到哥本哈根,Max對丹麥的能源現況讚譽有加,如果一切依丹麥政府計畫,11年後,汽油車將停止販售,未來,養活Max一家大小的動力,將全部由風能推動。

 

這段自己創造的恩典背後,卻有一段艱辛的歷程

當時,所有人都說不可能!現任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董事長的艾卓儒說。


過去70年,他一直參與政府能源決策,曾經擔任丹麥財政部長的他,回想1970年中期,因中東戰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全面暫停出口原油直擊!


對當時百分之百依賴中東原油的丹麥來說,衝擊極大,我永遠記得那些日子,有一年冬天非常冷,我們家第一次沒辦法開暖氣,私家汽車全面禁駛,只能在周日開。

 

大家開始思考其他的能源。日照不足,太陽能很難有規模;丹麥平地多,像一塊大鬆餅,很難發展水力,我們有的,只剩風!

 

但這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周邊歐洲國家多數傾向選擇成熟的發電方式,就在外面呀,哥本哈根10公里以外的瑞典,選擇發展核能,德國後來也跟進。

 

核能實力不弱,當年民意選擇風電

其實,當時丹麥的核能實力並不弱,第一個建立氫原子模型的物理學家波耳,是丹麥人,因此丹麥一直有個國家級的核能研究所,然而大多數民眾卻不贊成,在80年代初期發起大規模的反核運動,現在著名的反核微笑標誌,就是源於丹麥。


1985年,丹麥政府正式決定放棄核能。核電不通,丹麥開始走一條沒人走的路:風電。


丹麥1980年代發起反核運動,著名的反核微笑標誌,就是源於丹麥。如今,風能已足以支撐該國近50%的電力需求,成為全球最快樂國家重要的幸福來源。 

 

首創電力收購制度,吸引廠商投入

第一個成功的策略是引進電力收購制度!西門子風電事業前技術長斯蒂達爾表示:發展新能源有兩個最重大的變數:風險、價格


丹麥首創的電力收購制度,很聰明地將風險、價格這兩個變數控制在最小範圍,由政府出面,在一定時間內,定價、定量向風電開發商收購風電,讓先期投資者確定投入的研發技術及資金有回收的可能,才能吸引他們放心地投入風電。

 

斯蒂達爾回憶:80年代,丹麥與美國加州幾乎同時開始全力發展風電,加州政府曾用「租稅補貼」方式激勵廠商投入,在80年代前期造成風電投資的熱潮,一度全球85%的風力發電,由加州產生。

 

然而,1986年開始,加州政府停止補貼政策,風機廠商幾乎全垮!當時斯蒂達爾在加州打拚,他說:原本的熱潮轉為冷淡。


反觀丹麥的風電廠商,因為有收購制度的保障,穩步發展,一步一步追上原本領先的美國。

 

艾卓儒也認為:政治環境本來就是風電發展的風險之一,丹麥的收購制度,是政府與民間的契約關係,就算政府改朝換代,公部門也必須遵守合約,避免類似加州因政府結構改變,一切補貼歸零的情況,在丹麥的國會中,可是有12個不同政黨,有了收購制度,不管哪個黨成為多數,都必須遵守合約!

 

其次,是健全的風電發展生態系1980年丹麥發展風電時,沒錢、沒人、沒技術,風電不僅風險高,價格又貴,必須仰賴政府與民間合作;因為政府保證收購風電,有責任確認業者的品質,很早就引進了標準及品管機制,把關的都是研發人員,讓丹麥風機製造商有機會與研發人員直接接觸,如此不只對企業,一些地方型的風電合作社也能受益。


對丹麥來說,離岸風力發電不僅是能源政策,更是帶動新興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企業結盟,掌握國際標準話語權

10年的累積,目前丹麥的再生能源實驗室,已經變成國際旗艦型的研究機構,及至發展離岸風電時,幾家丹麥公司,合組了LORC,成為離岸風電標準制定者。

 

最重要的是,丹麥的教育體系,培養了一群致力於『解決問題的人才』在學校就被要求要有批判精神,不怕提出問題,不怕挑戰管理階層。


雖然丹麥發展風電看來理所當然,但因為當時國際上並沒有可以參考的對象,起步的前10年,成果並不顯著,在1990年之前,風電在丹麥全國總發電量的占比一直是個位數,比較顯著的貢獻,是在90年代後期,離岸風電大軍開始逐漸投入電網之後。

 

會從陸地風電轉為離岸,主要是因為風機愈做愈大,所需要的土地面積也愈來愈廣闊,以農業為主的丹麥,可裝置風機的土地本來就不多,在風電對農業的干擾愈趨明顯的狀況下,從陸地移向海上,變成必走的一條路。

 

此外,研究顯示:海上風大,風場環境本來就較陸地佳,風機體積也較不受限制,整體而言,發電效率會比陸地風電強,丹麥又領先全球走上了離岸風電這條路。

 

然而,要把400公噸的風機搬到海面上,又要在海上站立25年以上,從水下基礎建設、機座、風機材料、運補、風場設計、變電站設計等,都必須從頭練兵。


雖然早在1991年,丹麥就建立第一個海上風場,但頭10年進展有限,一直到2002年當時全球最大的離岸風場Horns Rev 1開始運轉之後,發展才開始加快。

 

其實,以離岸風電實際發電量來看,丹麥與歐洲國家比起來並不顯眼,維京王國卓越之處,在於將離岸風電整體戰力,包括風機風場規畫港口設計人才等,從哥本哈根輸出到全世界。

 

不論是英國、荷蘭、德國甚至台灣,在發展離岸風電時,都看得到丹麥團隊的身影。

 

維京風電征服世界,政府配備金融後勤

為了讓維京大軍能順利以風電征服世界,丹麥政府還特別「配備」金融後勤部隊。丹麥國家出口信貸銀行EKF)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EKF離岸風電發展事業部主管克瑞夫指出:離岸風電投資大、回收期長、專業深,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對此相對陌生,由EKF出面向各國銀行提供擔保,金融機構風險降低,就更願意提供他國合作夥伴必要的融資服務,一般可承擔25%至50%的優先債。

 

2006年以來,全世界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超過14GWEKF就提供了近5GW的專案融資與信貸保證,換句話說,全球1/3的離岸風電,EKF在其中都有角色。

 

發展到現在,風電在丹麥不再只提供能源,更擔任產業火車頭的角色,創造就業機會及出口競爭力,丹麥約有300萬就業人口,風電就至少提供了3萬就業機會,成為主導丹麥未來的1%關鍵產業!

 

借鏡丹麥,台灣經濟部長沈榮津也一再強調:風力發電之於台灣,不是單純能源政策,也是重要產業政策,台灣是亞洲第一棒,希望未來在國際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經濟部預期,至2025年,台灣風電產業可創造1兆元的投資、1.2兆元產值,目標成為亞洲地區的丹麥,將風電整體戰力輸出至其他亞洲國家。


電力單位:KW=瓩;MW=千瓩;GW=百萬瓩

 

風電與生態權衡,海豚回來了

當然,在丹麥風電發展過程中,不是沒有碰到逆風或抗議,環保就一直是挑戰之一,這時,與社會大眾保持良好溝通,就非常重要!


特別是身為漁業大國的丹麥,發展離岸風電是否影響生態或漁獲,是重要議題。


為此,丹麥政府在19992006年,進行了長達8年的生態研究,發現在建海上風機基座的兩年間,經過風場區域的海豚,確實有減少現象,但在風機開始運轉之後,牠們又逐漸回到原有的航道。

 

Horns Rev風場為例,71%至86%的各式鳥類會轉向,避免進入風機陣列中,在Nysted風場的狀況也是如此。


絨鴨更提前在1015公里前就改變航道。雖然風機難免對生態產生衝擊,不過,在權衡輕重之後,丹麥還是擁抱了風電。

 

風起了,幸福也來了!40年、600萬人,丹麥達成了當初沒有人認為可能達成的夢想。


藉由風力發電,解除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黑色封印,讓兩者脫鉤,創造可貴的微笑開口。


2030年起,這群北國子民將全面禁止銷售柴油和汽油車,更立志2050年成為地球上第一個完全不使用化石燃料能源的國家,讓黑煙,從這個國家完全消失。童話王國裡的快樂顏色,一定是綠的!







台長: 昕哥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