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10 09:16:20|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貿易戰台商如何解?轉攻陸內需、遷東南亞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貿易戰衝突持續,大陸台商該如何就地因應?大陸全國台企聯會長、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表示:許多台商因應中美貿易問題,早就在做調整,包括轉做大陸內銷市場;部分台商將生產線後段轉移到東南亞。

 

上海市台協副會長、美聲服飾輔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李崇章表示:衣服是民生必需品,美國成衣不可能自立於國際供應鏈之外,貿易戰不是將成衣的產能從大陸遷移到東南亞這麼簡單,而是在此變局下,如何做到產地互補、截長補短。

 

李崇章指出:往東南亞走,得面臨大手筆建廠、設備增購投資,而且即使到東南亞,製造商還得面對東南亞廠人才、技術、製造流程等問題,無法馬上順利承接大陸的產能。

 

關廠、資遣員工成本太高了

李崇章表示:如果看到提高關稅,就要搬廠,找其他地方生產,那會更慘,因為成本更高,企業只能正面思考,想辦去活下去,例如透過製程改善,才是對的思維。

 

吳文智經營好孕道台式精品月子餐,面對這次變局,他立即擴增產品範圍,拉大市場級距,大陸講下沉市場,我直接研究怎麼把消費者從媽媽延伸到寶寶

 

吳文智以前賣月子餐定價在人民幣7,800,900元間,現在開發食材包,攻人民幣6,000元以下的市場,擴大覆蓋範圍,把坐月子期的需求延伸到寶寶輔食食材跟兒童營養領域,現在大陸這邊一直提減稅政策,希望幫助各行業,也希望能刺激消費者,勇敢消費。

 

南京台協會長、銀杏湖農業觀光休閒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銘田表示:台商應該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是轉業重新開始。


他認為:沒有所謂的逃亡潮,那是產業的自然汰換,大陸要升級,就有企業要汰換。

 

打造非紅供應鏈:比起回流台灣 到東南亞的台商可能更多

美中貿易衝突,以中國為製造基地的生產鏈面臨崩解,出現台商「回流」投資潮,大陸台商也開始打造沒有含「中」成分的「非紅供應鏈」。

 

經濟部統計:截至7月底,已有98家台商回台投資,金額約新台幣4,976億元,預估可創造逾4萬個就業機會。

 

這只是前菜,大餐才要上桌,蔡英文總統大手一揮,將台商回台投資目標由2,500億調高至5,000億元,而經濟部長沈榮津宣稱,金額可達6,000億元。

 

搭建台商回流橋梁的「投資台灣事務所」,成了關鍵角色。

經濟部投資處長、投審會執秘張銘斌變身CEO,他受訪時說:外商投資台灣其實是投資台灣經營全世界的架構,不只是為了在台灣市場做什麼;台商回台,政府也會協助他們把高附加價值的部分留在台灣,其他部分去越南、泰國、印度等國。

 

鼓勵台商回流,看起來數字漂亮,含金量有多少?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點出箇中關鍵,商會回流主要是因為貿易戰,品牌端不要中國製造的,所以比起回流台灣,到東南亞的台商可能更多。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指出:台灣迎來台商回流投資潮,甚至助長東南亞地區形成「非紅供應鏈」。


他強調:台灣與台商將在「非紅供應鏈」扮演非常關鍵性的角色。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研究:非紅供應鏈的行業移轉,以資訊與通信科技(ICT)業為首,其次為傳產業如鞋子、成衣。


王健全表示:因大陸被美國列為資安管控對象,像ICT有資安疑慮的為首要轉移產業,可利用海外基地生產;第二可能是傳產,鞋子、塑化成衣等,將會移轉至東南亞。

 

短鏈部分:選擇接近歐洲、美國或一些原物料市場,如美國塑化、石化廠就選在比較接近市場的地方。


他認為:非紅供應鏈將落腳在東南亞,涵蓋泰國、菲律賓等,這些國家的台資早期也有投資ICT、電子產業。

 

部分東南亞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成為良好基地;而傳統產業如鞋子塑化成衣,在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也有供應鏈成形;泰國、馬來西亞則屬電子業聚集地,印尼本身還有石油、石化等資源,也是塑化石化的據點。

 

就歐美地區來看,成本考量首選以墨西哥為主,接著是東歐、中歐國家,匈牙利、保加利亞。


王健全分析:目前台商群聚在東南亞比較多,特別是在泰國、印尼、越南布局較深。

 

這些國家有三大優勢: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消除關稅、貿易配額等障礙;同時避開美國對大陸產品課徵關稅;以及早期台資在東南亞群聚效應,未來發展機會相對較大。

 

劉孟俊說:台灣最大的挑戰關鍵,是如何處理技術靠美國,生產基地靠中國。大陸台商尤其備感壓力,選擇留在大陸內需市場,就要融入紅色供應鏈、和加速融入一帶一路產業鏈。

 

劉孟俊指出:從這一波台資大舉回流,可以看出台灣其實錢很多,但有資金卻不會善用。


新加坡政府投資控股的淡馬錫用錢賺錢,川普從來沒有鎖定新加坡。


他認為:這也告訴台灣,除了供應鏈,還可以發展資金鏈。靠製造業供應鏈賺錢,台商躲不開競爭對手的貿易報復,如轉型以股權控股的資金鏈模式,與製造供應鏈配套分散風險,進行全球布局,或許可以為台灣製造業找到另一個春天。

 

30年前台商「西進」帶動中國經濟快速崛起,政府也期待台商這股「回流」與對外投資潮,成為引領台灣經濟破蛹而出的契機。




台長: 昕哥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