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06 09:55:47|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6大交通方式搭捷運暴露PM2.5最高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許多人都認為騎乘機車時,最容易遭受空汙荼毒,接觸的PM2.5濃度最高,但環保署最新研究推翻了這個論點,捷運竟然位居六大交通方式PM2.5濃度暴露之首。

 

捷運族自保最好戴口罩

不過,站在整體空氣品質考量,專家仍建議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減少空汙、預防傳染疾病,捷運族最好戴上口罩

 

據環保署與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執行「懸浮微粒特徵對民眾健康影響之研究」,106年度針對捷運、公車、汽車、機車、步行、腳踏車六大交通方式,以環保署測站濃度為基準,審視哪種交通方式PM2.5濃度暴露量最高。

 

結果跌破眾人眼鏡,PM2.5濃度暴露冠軍竟是捷運,研究發現,夏季捷運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68倍,高於機車的1.4倍、腳踏車1.37倍、步行1.36倍、公車1.02倍,汽車暴露量最低,僅為大氣環境的0.29倍。

 

冬天的排序也大同小異,捷運PM2.5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的1.4倍,其次為機車1.18倍、步行1.06倍、腳踏車0.88倍、公車0.8倍、汽車0.16倍。


若只分析通勤觀測,在通勤微環境中,捷運暴露量最高,汽車通勤模式則最低。

 

進站煞車產生懸浮微粒

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莊校奇指出:過去英國與香港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錢建文也表示:過去針對北京地鐵進行的研究也顯示,北京地鐵PM 2.5數值相當高,主要是地鐵站地下化,空氣擴散不易

 

莊校奇分析:位於室內的捷運站或地鐵站空氣品質不佳,主要是公共場所換氣率較低,而捷運車輛進站煞車時,產生許多懸浮微粒,這些都造成捷運站空氣品質不佳。


錢建文則:PM 2.5等懸浮微粒來源並非只有廢氣,火車、捷運行駛時,軌道與輪胎間磨損,以及到站煞車或關門開車時,皆可能噴出碎屑與大小微粒。

 

車廂內空品比捷運站好

但莊校奇請捷運族別緊張,一般來說,捷運車廂內的空氣品質比捷運站要來得好,大家等車時在捷運站短暫停留,不需因此擔心吸入過多汙染物。


錢建文則建議:政府或捷運局可考慮改善或加強捷運車廂空調過濾系統,民眾搭捷運時仍應戴口罩。

 

但研究也建議:儘管捷運有較高的PM 2.5濃度暴露,但評估通勤時的整體暴露量,仍須考量當天與時間點的背景空氣品質、通行空間、使用時間與距離等,計算實際呼吸累積暴露劑量,這部分有待後續持續研究。




 

台長: 昕哥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