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漂博弈移工,百萬年薪背後的血淚代價
小花(化名)無奈地說道:雖然表訂工作時間是1天10小時,但我平均會做到12小時以上。
她是一家中型博弈網站的中高階主管,知道記者來馬尼拉採訪,託我們帶上幾盒安眠藥,說自己需要好好睡上一覺。
即將滿30歲的小花,從台灣私校畢業後,待過服務業、科技公司,但待遇一般。2018年看到網路上的博弈業徵才資訊,決心為了百萬年薪南漂菲律賓。
她說:公司福利很好,1天供應5餐的食堂和免費交通車接送,在這裡工作,幾乎花不到自己半毛錢。
像小花一樣,競相投入菲律賓線上博弈產業的台灣年輕人,多半是受到以下的徵才條件吸引:
運營主管:月薪10萬至15萬元,5年以上經歷,大學。
人事行政副總監:薪資面議,經歷不拘,大學。
市場總監、產品經理:月薪9萬至12萬元,專科。
除了主管職,在各種人力銀行網站上,還有更多基層人力需求,包括文字客服人員、行政人員及PHP工程師。
根據菲律賓移民局數據顯示:2018年,就有超過20萬名中國人申請工作簽證,當中90%為網絡賭場相關工作。
南漂的台灣人也不在少數,2016年台灣駐菲律賓代表處所發布的訊息就指出:近來國人前往菲國博弈產業工作情形日益增加,但網路博彩公司良莠不齊,時有護照遭扣留的情形發生。
樣貌:團體行動的「菠菜」人生
線上博弈業雖在菲律賓合法經營,但究竟有多少公司拿到合法牌照,數字並不透明。
今年3月負責菲律賓博彩業監管的機構PAGCOR主席多明戈就指出:光是近幾年他們掃蕩的非法營運博弈網站,就高達30000家。
來到這裡的中國人和台灣人,把「博彩」稱作「菠菜」,他們稱自己是「吃菠菜的人」。
數以萬計「吃菠菜」的人,也在當地形成獨特的生存文化與生活地景。
和外派菲律賓白領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不太相同,這些「吃菠菜」的人極少單獨行動,工作與生活總是「團進團出」。
在公司安排下,多半集體住在酒店式公寓,上下班搭冷氣巴士往返,工作一結束,就馬上被送回住處休息。
不少受訪的主管告訴我們,馬尼拉治安不佳,要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在馬尼拉工作的小花,也從不搭乘吉普尼(當地上班族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即使距離住處僅5分鐘路程,她依舊習慣預約私人車輛。
因為受訪前幾周,她的同事才在大街上被持刀搶包,肚子硬生生被劃了一刀,報警後也破不了案;嚴重的貧富差距和敗壞的治安,讓不少博弈從業者心生恐懼。
限縮的生活圈、引人注目的大筆金錢交易、有時還得冒著替違法公司工作的風險,種種疑慮都加深了遠渡重洋的博弈移工的「封閉性」。
為了解決這股龐大壓力,有人選擇在短時間累積財富,有人縱情聲色,甚至「靠賭紓壓」,小花就是這樣的例子。
手氣好的時候,能贏個幾萬元,輸的時候,就沒那麼開心,想想反正是消磨時間,這些錢注定是要輸的。
過去2個月內,她到實體賭場6回,已輸掉10多萬披索(約新台幣6萬元)。
對於自己賣命賺來的錢輕易散去,她不在意,因為她心裡還有別的投資打算—「買房」,這幾乎是每位南漂的博弈移工會想嘗試的生財之道。
40至50平方米(約15坪)大小的套房,通常是這些博弈移工們的首選。
處境:老華僑稱他們「蝗蟲過境」
2017年,小花的同業在馬尼拉灣區的帕賽市相中一處套房,要價300萬披索(約新台幣180萬元)後因頻繁出差,錯失出手機會;短短1年後,該處售價翻了1倍,來到600萬披索(約新台幣360萬元)。
我們實際走了一遭,在當地開發商SM集團的展售中心,房產銷售業務鎖定的全是華人面孔,他們端出一戶戶位於馬卡蒂市中心、26平方米(約7坪大小)的全新套房,開價600萬披索,強調景氣火熱,半年內價格就會飆高40%。
對於「菠菜業」所產生的巨變,在菲律賓生活了60年的老華僑王為仁形容:「那就是蝗蟲過境。」
雖然博弈業帶動明顯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但經濟成果卻沒有回饋到一般民眾身上,反而集中在少數中國業主身上。
不僅如此,產業內大量中國族群也未準備融入當地,而是維持一貫作風,容易與當地人形成衝突;一旦中國與菲律賓聯手嚴打非法業者,首當其衝的,絕對是過度仰賴博弈產業的菲國經濟。
前景:轉業不易,難以賦歸之路?
菲律賓社會對立的矛頭,皆指向博弈產業,身在其中的台灣博弈移工,處境也同樣矛盾。
小花的同事,一位25歲的青年阿緯(化名)決定給自己3年時間成為主管,他相信帶著這份經歷回台灣求職,是好的墊腳石。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這份博弈業的履歷,在人力資源業者眼中,很可能是項扣分。
對此,一○四人力銀行獵才顧問蔡存菁解釋:博弈業在轉換上不見得吃香,同行之間還有可能,但如果要去一般企業,薪水那關就卡住了。
我自己的建議是:年輕人去闖個一、兩年OK,但如果36歲以上有家庭,轉換工作會比較困難,路可能斷掉,所以履歷表的漂亮度還是要顧一下。
除了轉業困難,當地還有過長工時、危險治安等不利因素圍繞著他們。
去年菲律賓勞工部、司法部共同成立工作小組,清查並掃蕩在菲國賭場及博弈產業工作的外國人,其中包含許多台灣人和中國人。
今年2月,在當局的掃蕩下在馬卡蒂市逮捕276名非法打工的外籍員工,其中58名是台灣人,他們和同時被捕的中國人被暫時留置在菲律賓的移民局總部。
小花說:我知道,在菲律賓賺錢,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裡不只錢不值錢,命也不太值錢,很多人拚了命渡海到這裡工作,卻也死在這裡。但賭博不會消失,在那之前,做一天算一天吧。
一位幫忙處理金流的台幹告白:
回台灣後,才驚覺自己收不了手…39歲的台灣人踏入線上博弈產業已滿6年,在菲律賓做過文字客服、行銷拉客;得到信任後,甚至開始幫中國老闆們換錢,進入最核心的處理金流業務。
他不准英文名曝光,也不准拍照,擔心一旦被辨識出,牽涉利益太大,有可能被丟入太平洋。
以下是他自述如何幫老闆處理「錢」的問題:
巨額賭金是「最敏感的金流」,對其他禁賭的國家來說,它們統稱這筆錢叫「犯罪所得」。
賭金擺在大量人頭帳戶裡,在中國嚴格的外匯管制下,該怎麼讓這些錢流到境外,就是我的工作。
這些錢會不斷從中國轉進到香港或海外,再轉進到菲律賓,經過地下錢莊或地下匯兌「洗」過的鈔票,直到成為難以追查的錢,才是老闆眼裡真正的利潤。
我經手的這些錢,會拿來包養小明星、買珠寶名牌、支付菲律賓當地官員勒索,或是拿來支應海外公司的薪資和開銷。
像不少博弈網站的客服中心和資訊中心都設在台灣,為了支付薪水,我就會和幾個台灣的地下錢莊合作,只要他們準備好人頭帳戶,我從菲律賓把款項打過去,在台灣要多少現金都沒問題。
為了把錢拿給老闆們在台灣開設的博弈公司,我最常利用五星級飯店為據點。
我和地下錢莊電話相約,雙方憑著百元鈔票編號做認證,我再請車手至特定飯店房間內確認、取款。
靠著這些手法,我每個月都會經手500萬至1000萬人民幣的「小額操作」。
台灣發達的地下匯兌,讓資金流動極其方便;破裂的兩岸關係,也恰好成為我們這種人的壁壘,讓金流追查更困難。我們更擅長把金錢投入「奢侈品交易」和「炒房」,讓錢流得更安全順暢。
像買房這方面,我是手到擒來,老闆總是稱我眼光獨到。幾千萬現金在手,我成了代替他們出手的投資客。我幫忙看房、殺價,成交都在我一念之間。
買來的菲律賓房產,有的等到價高後出售,有的出租給其他公司使用,也有些作為博弈公司的員工宿舍。
在博弈產業的世界裡,因為手握金流,我能呼風喚雨;但我不是笨蛋,我終究只是一顆棋子,還是風險最高的那一顆。
幾年前,我不顧中國老闆的挽留,回到台灣。
我感覺在菲律賓和中國,人命都不值錢。只是回到台灣後,發現沒辦法金盆洗手,畢竟過去幾年的人脈和經驗都和博弈有關。
所以,又回來了。現在我有2支手機,分裝3張sim卡,能接中國電話、快速輸入簡體中文
目前我打算成立自己的公司,用外包形式繼續替中國老闆處理麻煩的金流,同時兼作投資。
因為在經手金流的過程中,我發覺能賺錢的路子多得不得了,替中國人辦理移民是條路、代替投資房地產也是條路;一旦路打通了,源源不絕的財源就在我眼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