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6-21 09:28:34| 人氣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在投資?還是投機? 大同這一課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投資學第一課就是「投資一定要有回報」。

在財報不佳、爭議不斷的情況下,還進場買進股票的投資人,若非志在經營權,恐怕是錯把投機當投資。

 

大同的經營權之爭,日復一日,年年上演,今年也不例外。雖然是例行的股東大會,沒有董監改選議程,但是公司派及市場派仍在獨董議題交鋒。


市場派要求分三案解任吳啟銘、劉宗德、蘇鵬飛三席獨立董事,但最後表決的結果是48.5%贊成,23.7%反對,27.6%棄權。

 

大同林家堅壁清野 投資人蒙受損失

這項罷免獨董案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討論

一是發動罷免獨董48.5%,是堅定的市場派,而反對的23.7%是公司派,剩下的是游離派,如果從這個投票結果來看,公司派持股只有23.7%,市場派48.5%已相當接近50%的門檻,如果公司派不加碼股權明年被翻盤機率可能會大增。

 


這次市場派爭議在於擁有3.9萬張的日本外資,最後被認定可投票張數只有7000多張;3.2萬張不見了,這成了爭議的焦點,也是大同股東會在短短1小時內3度爆發衝突的主因,而且大同股東大會從早上94分一直開到下午114分,歹戲拖棚,年年上演



二是《公司法》修正增訂的第一七三之一條規定,繼續三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份之股東,得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這一條法案也被稱為「大同條款」,這也是市場派窺伺大同龐大資產的最大憑藉,將來任何一家上市櫃公司如果大股東持股不足,隨時可能面臨喪失經營權的危機。



從這次投票結果來看,大同林家最核心的持股僅23.7%,稍不小心就會丟掉經營權,這也是過去1年來,大同林家為捍衛經營權,不斷採取堅壁清野政策,一面賣掉大同寶貴的資產,一面任憑旗下華映、綠能、尚志相繼下市,這個有如放火燒城池的作風,讓投資人蒙受損失,也讓大同家族蒙羞,這次股東會很可能是市場派測試公司派底牌的前哨。

 

三是想要爭取經營權的市場派頻頻對媒體放話,揚言一定要拿下經營權,但以王光祥為首的市場派,屢次被查獲股東中摻雜中資,讓市場派的正當性打了折扣。


股東大會不比拳頭,比股權!最後攤牌出來的選票能不能穩定過半數,才是能否拿下經營權的關鍵。


王光祥是三圓建設大家長,必須嚴格審視結盟的市場派是否同心協力?不可違反法律規範摻雜中資,也不要引媒體介入,正正當當拿下經營權,才是王道。

 

真的想投資  要學會看懂三本帳

不過,今年大同股東大會現場,特別受到矚目的是有一群股東穿著綠背心進場,背後寫著兩行大字:「悲情股東賽寶釧,苦等股利18」,正面寫著「全面改選」、「改革大同」,這當然是市場派人士的傑作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大同18年沒有分派股息的究竟。

還有一個投資學上很重要的課題,投資一定要有回報,這個回報就是股息配發


如果公司穩定派發股息,投資人能每年領取逾5的回報,這會是很好的投資標的,從公司有沒有股息可以分配,就可分辨出:你是在投資一家公司?還是純投機?

 

王光祥率大軍壓境大同,身為房地產業者,他看中的是大同號稱逾千億元的龐大土地,但小股東買大同股票不是要經營權,只是希望投資有回報

 

大同18年沒配發股息,如果你還大力投入,那就只能怪自己錯把投機當投資。


所以,如果把大同當成一堂課,投資人至少要看看三本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一家公司要有股息可分配,帳上必須有淨現金流入。大同去年「來自營業活動的淨現金流入」是負142.55億元,加上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也都是淨流出,大同當然無息可配。

 

二是損益表上,小股東要特別留意營業利益。一般投資人只看最後的淨利,或是EPS,其實本業獲利才重要。

大同去年的營業利益是負154.83億元,本業不賺錢,當然也無息可配。

 

再看資產負債表,大同今年第一季的銀行長期借款是304.95億元,流動負債643.33億元,總負債是1065.53億元,這個超大負債金額正好蓋過市場派號稱的千億資產,在這種極差的財報下,若還願意買進大同股票,如果不是像王光祥志在經營權,一般小股東只能怪自己把投資當投機。

 

因為,如果你是基於領股息而買入一檔股票而長期投資,這與買股票只為賺差價的思惟完全不一樣,這是投資學的第一課—必須釐清你的投資目的是什麼?


上周參加小學同學會,一位同學特別請教我,他滿手生技股,而且都買在高價,例如手上有300多元的基亞、400多元的浩鼎、300多元的中裕,還有接近200元的藥華藥,他問我怎麼辦?

 

我先問他;為什麼會買這些股票?我這位同學在夜市擺攤,他把手上的一些現金拿來買股票,沒時間做功課,純粹看電視投顧老師報明牌,他只知道生技股很有潛力,就跳下去了。

 

這四檔個股有幾個共同的特色

第一,要不是沒有營業額,要不然就是營業額很少,像浩鼎去年營業額只有1300萬元,中裕算比較好,有2.41億元,藥華藥只有2600萬元;基亞有4.07億元。

 

第二,這四家公司都虧損巨大,基亞去年虧損4.43億元,EPS是負3.19元;浩鼎虧損12.22億元,EPS是負7.06元;中裕虧損3.22億元,EPS是負1.28;藥華藥虧損10.4億元,EPS4.76元。

 

生技股投資,是專家對決的場域

這四家都算是明星級生技公司,當然生技公司虧損不見得全是壞事,也可能是新藥研發進入最後階段,可能距離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藥證不遠,但是一般投資人不一定有財力一直與大股東比耐力,像藥華藥過去6年虧損逾50億元,浩鼎也虧了50億元以上,基亞虧損超過30億元。生技業是用錢堆起來的,因此,虧損不一定就代表沒有價值。

 

國際上,生技股通常都是法人在投資,是創投專家經過專業研究,努力篩選出來的標的。

 

這些創投法人機構擁有堅強團隊,知道新藥開發的價值,但台灣的生技大門大開,對一般投資菜籃族開放,我這位在夜市擺攤的同學滿手生技股,可以想見台灣有很多不理解生技產業的菜籃族,為了追逐差價,現在滿手生技股的套牢慘況。

 

對於我的小學同學的問題,我只能回說要有耐心與公司共存亡,要不然只有認賠出場


同學套在浩鼎與基亞最慘重,那是前一波生技股大炒作套牢到現在,基亞在2014年六月最高炒到486元,那時台灣投資人如癡如醉,有人預測基亞股價會上千,甚至是上萬元,那時基亞的PI-88是市場焦點,今天看起來是南柯一夢;次年大漲的是浩鼎,股價最高炒到755元,當時浩鼎市值已跑到千億元以上。

 

生技業籌資愈來愈困難,最大原因是揠苗助長式的股價炒作。當時我頻頻示警,生技業大老非常不諒解,但我最基本的想法是:假如浩鼎藥證通過、順利在市場上市,而且得到市場熱烈回響,那麼以浩鼎炒到755元的股價,反映的20倍本益比,至少要創造逾30元的EPS

 

也就是說:浩鼎每年淨利必須超過50億元以上。這是2015年底我曾經說過的話,但過去3年,浩鼎每年虧損都超過10億元,也就是浩鼎的抗癌新藥也許威力很大,但迄今沒有看到明朗的曙光,股價炒得太高,除了小股民受害,也讓國寶級生技專家翁啟惠聲望毀於一旦,更嚴重的是,投資人一失足,3年怕草繩,很多人從此對生技股敬謝不敏,也讓產業發展元氣大傷。

 

很多生技業老闆都在怪政府對生技股監管過嚴,但其實這是資訊完全不對稱的專業投資領域。


一般產業,投資人可以看得懂產業報告,了解趨勢變化,但生技產業學問很深,一般投資人如果沒有醫學背景,實在搞不清楚生技產業窮盡一生研發的那顆藥到底會不會奏效?投資人不明就裡進場買股票勝率很小。假如你不是生技專家,不一定要買進生技股,因為這是專家對決的場域。


那麼投資人該怎麼選股?像大同這種18年沒有股息可配的公司,要列入拒絕往來戶。


很多人說大同擁有龐大資產,但資產若未有效開發,或是公司治理太差,投資人永遠難分到一杯羹,實在不適合與公司長相左右,大同投資人有如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正是最好寫照。

 

小股東該如何自保?

其實最簡單的一招就是重視股息殖利率。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股東會旺季,投資人可以篩選出幾家股息股利配發優渥的公司,然後主動參與股東大會。


我常說投資股票第一課就是認識經營者,一般投資人平常不可能見到公司董事長,股東會正是親睹董事長廬山真面目的最佳機會,投資人可以透過股東大會,了解公司未來發展的策略。

 

像是612日的台泥股東大會,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宣布打造花蓮和平礦區成為生態園區,他透過投影片告訴股東,水泥窯是協同廢棄物處理的最好方法。為了發展和平礦區,他還與花蓮礦區的居民親自溝通,展現了領導台泥的高度。

 


股價穩健、股利墊高,是最好投資

台泥與大同都是資產雄厚的老牌企業,但經營者想法不同,造就了企業不同的命運,這當中股利的配發非常重要。


大同18年不配股息,而台泥年年都配發股息,例如2015年配現金1.33元,2016年配現金1.45元,2017年配1.5元現金、1元股票,2018年配3.3元現金、0.7元股票。

 


台泥過去純配現金,張安平上任以後,連續2年配股,公司的發展力道也增強,除了發展礦區,也發展電力,並且私有化台泥國際,讓1100多億元的獲利挹注到母公司,並跨足土耳其,進軍歐洲的水泥產業

 

台泥單是今年現金加股票的配息就4,對照43元左右的股價,殖利率超過9%,如果投資人信賴張安平的經營能力,此時正是長期投資台泥的好機會。


一直以來,我常常說的精誠年年配息5碩天、上海商銀、好樂迪、錢櫃股息只進不退,股利逐年水漲船高,股價穩健發展,讓投資人安心長期投資。

 

其實在美中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環境下,這是最好的投資策略。以大同為借鏡,尋找認真經營的企業老闆,鎖定股息優厚成長的企業,這是眼前最適當的投資策略。

 

 

 

台長: 昕哥
人氣(5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