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2-11 11:20:37| 人氣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食道癌奪命 台大權威提醒要注意這些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安迪、嚴凱泰遭食道癌奪命 

57歲藝人安迪才因食道癌過世,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也因食道癌而往生。


食道癌權威、台大醫院胸腔外科教授李章銘提醒,菸、酒、檳榔是主要的元凶醃漬物與過熱食物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在台灣,食道癌患者中有九成是男性,建議高危險族群50歲以後要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食道癌發現多為中晚期,九成是男性              

心狠手辣的食道癌成為近來討論的熱門話題,到底有多狠?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2015年初次診斷者有2587人,當年死因爲食道惡性腫瘤者有1807


食道癌2015年時是男性發生率第6位、死亡率第五位的癌症,使得台灣民眾對它並不陌生,相較於男性,在女性發生率為第25名、死亡率為第20名,明顯低於男性。

 

李章銘指出:台灣食道癌患者90%是男性,但進一步研究性別荷爾蒙與基因的影響,尚未發現有明顯關係,初步認為還是跟生活習慣有關。

 

女性不是完全都有免死金牌,也有女性病友,像他有個病人為餐廳的老闆娘

1週內250多歲壯年名人因食道癌過世,食道癌患者是否有增加的趨勢?


李章銘說:20年前平均每10萬人口中有67人,近年來增加到每10萬人口中有1415人,增加2多。

 

進一步分析患者年齡層會發現,大多為50歲以上者,以前很少看到年輕人,但近年340歲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大概佔門診患者230%

 

菸、酒、檳榔、醃漬物、過熱食物要遠離

食道癌80%是因為環境因素,5大危險因子,分別為抽菸、喝酒、嚼檳榔、醃漬食物和過熱食物,不過食道癌的形成是長時間刺激對細胞的傷害而產生增生癌化現象,並非如同腹瀉,早上吃壞東西,下午就會快速反應一般,因此劑量越多、時間越長,影響就越大

 

李章銘進一步解釋:年紀越大暴露也越多,一般50歲多開始發病。

以酒精為例,酒精濃度越高,影響也越大,因此最傷的要屬高粱酒、威士忌,不過酒也並非就是毒蛇猛獸,研究已經證實,少著紅酒對心血管有幫助;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基因不一樣,我們並不知道各自的底線在哪裡,不能無止盡的狂飲,酒量一定要控制。


有些病友不菸、不酒、不吃檳榔,但當中有些人喜歡吃豆腐乳、泡菜等醃漬食物,這些食物含有亞硝酸,會刺激食道黏膜;有些則是喜歡吃熱的東西,過熱的東西也是很傷食道。


此外,若年輕時食道遭強酸強鹼灼傷,也是高危險群。

 

另外20%則是所謂的遺傳、體質影響,每個人對上述危險因子的耐受度不同,有人吃一輩子檳榔也不會得到食道癌,但有人吃個幾年就得到食道癌,站在醫師立場,民眾還是不要把自己的健康當作賭注比較好;也有病友沒抽煙、喝酒、嚼檳榔等嗜好,也不愛吃漬物和熱食,但是因為有特殊遺傳體質而罹病。

 

另外,頭頸癌患者中有兩到三成會得到食道癌,像這類高風險族群也要小心。

 

治療效果大躍進;高危險族群做胃鏡拼早知

比較慶幸的是,食道癌的治療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治療效果已經大躍進,以台大醫院團隊治療經驗來看,整體長期存活率在5年可接近50,這與從前的結果比較有明顯的差異。

 

食道癌治療第一期沒有侵犯到黏膜層,算是運氣很好的病友,用內視鏡處置,將黏膜切除或是光動力治療,有很高治癒的機會;


第二期的疾病狀態,治療以手術為主;

 

第三期則是有局部腫瘤侵犯或淋巴腺的轉移,這些中晚期病友不見得就悲觀,世界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雜誌也證實,中晚期患者使用多重治療,包括放射、化療加上手術,有一半以上可以從第3期減少到第2期、第1期甚至第O期,再配合手術,就有長期存活機會。

 

李章銘也說:食道微創手術發展迅速,以往食道癌要開的大刀,現在可以用微創手術來開,傷口很小,第二天就可以恢復平常的活動,三、五天後可以進食,一週即可出院,治療沒像以前那麼可怕,呼籲病友不要灰心,要有耐心,不要輕易放棄。

 

不過,由於食道癌早期大多無感,只能靠內視鏡檢查出來,民眾常做的胃鏡檢查,其實正確名稱叫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包括食道、十二指腸與胃鏡檢查,建議長期暴露在菸、酒、檳榔、醃漬物、過熱食物者,與頭頸癌、有家族史者,在50歲以上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俗稱胃鏡)來及早發現。

台長: 昕哥
人氣(49)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