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充足的平日午后,巫明帆如往常般從容地來到幼稚園門口,接四歲的獨子放學,踩著快樂的步伐,與孩子在公園玩耍、享受悠閒的天倫時光。
這份輕鬆愜意,是他六年前剛入職場時難以想像的奢望。
因為忙碌的研究工作與志趣不符,讓巫明帆急欲追求財務自由,於是,巫明帆選擇符合個人投資性格的價值型投資,在悉心鑽研、累積實戰經驗後,才短短六年的時間,不但邁向八位數的身價,每年穩定領取4、50萬元的現金股息收入,平均每年還能創造20%的投報率。
35歲時,他成功變身專業投資人,當起了專職奶爸。
原來,家中小康的巫明帆,曾經當過3年的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博士後研究員。
他本來立志當個物理學家,希望能在學術的殿堂從事研究工作,即使初入職場時月薪才5萬多元也甘之如飴。
沒想到,投入職場後,才發現與原本實際上的志趣和期待落差甚大,卻意外開啟他價值型投資的學習之路,也成為日後提早財務自由的重要關鍵。
「人棄我取」報酬往往最甜
現在的巫明帆,每天都能從事有興趣的工作,平日做做投資研究,寫寫「燈火闌珊處-人棄我取的冷門股投資哲學」臉書專頁當投資筆記之餘,還能調配時間,撰寫即將在8月出版的《當物理博士遇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一書,記錄一路以來的投資心得。
他笑著說:比起財務自由,他更滿意的,其實是可以專注興趣的自主生活。
談起影響巫明帆最深的2本價值投資書籍,分別是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以及費雪的《非常潛力股》,這些都是形塑他的投資哲學的經典著作。
而歸納他價值型投資的選股心法,可以分為四大步驟。
堅持逢低買遭低估個股
首先,是挑選產業需求穩定,且具產業寡占地位或有特殊優勢的公司,也就是所謂的「護城河企業」;
其次是挑價值容易衡量、趨勢有成長性,股價淨值比低的公司;
第三是透過深入研究,提高對公司估值的準確性,建立長線持股的信心;
第四是持股重視安全邊際,強調只買價值被低估的標的,在看好理由消失時或發現更好投資標的時賣出。
巫明帆說:如果你對於自己的分析有信心,大可不必在意市場的看法,只要價格仍舊低於價值,持續抱牢就對了。自己最成功的投資經驗,往往是靠「人棄我取」的價值投資布局,也就是堅持逢低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他舉例,如果市場一致不看好某家公司,而你判斷這家公司其實沒有市場認為的那麼差而買進,那麼,只要公司出現「好一點」的表現,往往就能取得驚人的報酬,例如金洲與大洋-KY就是典型的例子。
巫明帆說:最早在2013年底投資漁網業的金洲時,市場認同度仍不高,雖然表面上,捕撈漁網的成長性不佳,但事實上,養殖箱網卻因海洋養殖趨勢形成而需求大幅成長,更重要的是,養殖箱網的毛利遠高於一般捕撈漁網,於是造就了金洲近幾年獲利大幅成長。
巫明帆清楚記得2015年5月中,金洲在第一季財報公布後,他再度於相對低檔加碼,又大賺倍數獲利的戰役。
原來,每年從5月初開始,巫明帆就密集留意公開資訊觀測站訊息,當他在2015年5月發現,持股頗多的金洲第一季毛利率竟然高達25.3%,EPS(每股稅後純益)跳升到1.23元時,就明顯地嗅出金洲價值被低估的投資機會。
巫明帆分析:根據過往紀錄,金洲第一季通常營收較低,毛利率也較低,因此他原先估計毛利率大約在16%至18%間,且EPS頂多0.5元,結果季報出來完全超乎預期。
再進一步查看投資報表,確認公司不是誤植數字或有特別的一次性業績來源,於是,隔天開始加碼掛單。
雖然消息一出:接連2天漲停都追不到,但最後終於在第3天以32元成功買進22張,加計先前20元以下的布局,共計近50張。
巫明帆笑著說:當時他原本看好金洲長線的投資價值,打算在股價低檔時,慢慢加碼布局,怎料在2015年5月中旬金洲財報公布之後,不但連3天漲停,平常單日了不起幾千張的量,在五月15日成交張數竟然超過1.3萬張,隨後股價一路飆漲,6月9日的盤中最高價達到59.2元,之後直到7月中,都還是維持在50元以上的價位。
趨勢看對
就能賺到大波段
他分析,以當時的資訊來預估,金洲全年每股獲利很可能超過四元,同時還保有成長性,因此以本益比15倍計算,未來股價似乎有機會上看60元。
意外的是,原本以為的穩健型價值股,瞬間變身為漲勢凌厲的成長股。
這個案例,讓他深刻體會到,即使投資非主流的價值型股票,只要趨勢看對,加上有強勁的投資護城河保護,在安全邊際較大的股價低點介入,就能買得多,也有機會像買到成長股一樣,賺到大波段。
又例如,在今年初投資大洋-KY時,透過深入研究,發現雖然大洋-KY因為電子商務發展重創傳統百貨而被市場看壞,但其實電子商務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最壞的情況就要過去,讓他嗅出未來獲利或許有谷底翻揚的契機。
此外,經過巫明帆詳細了解發現,公司其實本業賺錢,卻被投資失利的海外投資部門稀釋本業獲利,而這些問題都將因公司裁撤該單位後而得到解決。
因此,當巫明帆在今年第一季,看到去年第四季獲利數字轉好後,評估股價被低估,在安全邊際夠大的情況下,在股價25元以下大量買進,後來在短短幾個月,股價一度漲到36元以上,也是典型的例子。
其他像是他在2012年以33元買進、至今都沒賣的博大,2013年以來,每年EPS都超過4元,自從投資以來每年現金股利都在4元以上,以當時成本計算,每年光是現金股息殖利率就已經超過10%,至今股價也漲了超過1倍以上。
他認為:像這種股利和股價都穩健成長的公司,報酬率相對迷人,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即使看似冷門的股票也能創造誘人的報酬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巫明帆的價值投資法傾向長期持有,但也不是投資組合建立之後,就放著不管,而是會持續找尋更合適的標的。
他以自己2016年仍持有勤誠,到了2018年則將持股轉換為新巨為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