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0-05 10:10:41| 人氣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名店衣服藏紙條 血汗工人求救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有民眾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Zara門市逛街,結果在衣服口袋裡發現1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你買的這件衣服是我做的,但我沒拿到薪水


1名英國女孩以台幣500元在英國平價潮牌Primark購買了1件洋裝,回家後卻在洗標上發現「我們被迫超時工作」的求救字句。這樣的訊息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成了血汗工廠的幫凶

 

英國《衛報》報導:「亞洲基本工資聯盟」前往東南亞成衣工廠視察,結果發現,在孟加拉,工人、甚至是違法雇用的童工必須在悶熱的工廠裡一周6天、每天工作1416個小時,無法喝水或休息,常有許多員工集體昏倒。

 

在柬埔寨,120名受訪員工中有一半表示:他們曾莫名奇妙的被開除,60%的人表示離職時拿不到薪水

 

由於工廠和員工簽訂的合約為「責任制」,加上訂單壓力龐大,超時工作早就是常態。


更可悲的是,如此辛勞換得的工資僅有13美元(約台幣90元),連貧民窟的房租和三餐都無法負擔。


近日,知名服飾品牌H&MGAP也遭國際勞工組織踢爆,亞洲工廠有大量工人遭毆打、性虐待,超時工作也沒有加班費。

 

除了工作條件堪憂外,成衣業的工作環境安全也是一大問題。20134月,孟加拉首都達卡近郊8層樓高的成衣工廠大樓倒塌,造成逾1100人死亡、2500人受傷

 

大樓崩塌前,曾被發現有結構問題,當局還下令工廠停工並疏散人員,但廠方威脅,若停工就不發薪,貧窮的工人只能繼續上班,結果釀成悲劇。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工廠老闆、而非快時尚品牌公司應負起「改善工人生活、保障勞工權益」的責任,但事實證明,能夠監控工廠運作、確保工廠符合勞動規範的品牌根本就寥寥無幾。


品牌向工廠下單後,也未必可以確定產品真的是從該工廠出品。


因此,不少人權與勞工權益機構一直致力研究品牌供應鏈如何透明化。在此之前,無力為自己爭取權益的工人只能繼續在惡劣的環境下縫製消費者不需要也不介意多買1件的T恤。

 

平均來說:快時尚品牌可能每周上2次新貨,有些甚至每天上新貨,但設計師根本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中設計出這麼多款式,最後只好互相抄襲,反正只要商品價格便宜,還是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當抄襲獲得的利益超越原創,願意創作的人只會愈來愈少。

從這個角度來看,快時尚品牌與消費者都可能成為扼殺創意的元凶。

 

 

台長: 昕哥
人氣(71)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