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18 00:20:49|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家庭月收入要多少才能養小孩?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根據yes123求職網今年三月份調查顯示: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勞工,63%沒有小孩,探究不想生小孩的原因:


66%的人「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


42.2%的民眾「覺得買不起房子,沒法給小孩一個家」。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不但與低薪、凍薪、工時長的職場環境有關,其他像是高房價、教育環境、治安問題,都成為不生的導火線之一。

 

楊宗斌認為:政府若想要提高生育率,除了經濟面考量,像是呼籲企業加薪、提高基本工資,或透過產業轉型,提高薪酬水準,也必須從社會福利、社會安全層面著手。


政府目前提供的育兒津貼,每個月介於20003000元,婦女生育獎勵每胎約為13萬塊,對此80%上班族表示:根本不夠,不會因為政府的生養育獎勵或補助,而生或多生一個小孩。


除了覺得津貼、補助不太夠,上班族更認為,從出生到20歲,為了小孩所準備的「生養育基金」,平均要存到580萬元,若以經常性薪資40,787元估算,要不吃不喝11.9


此次調查進一步發現:上班族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要達102,210元,才有能力「生養一個小孩」,是經常性薪資40,787元的2.51

 

對於目前有小孩的勞工來說:台灣的職場環境又是如何呢?其中有過半,高達51.6%認為,對「職場爸媽」算是「不友善」;光是請育嬰假,就有30%企業坦言,若員工請育嬰假半年,「不會回到原職務」。


楊宗斌建議:不論是透過政府或企業的力量,都要從照顧「員工全家人」的角度出發,打造出更為友善的職場環境。


除了落實生養育補貼政策、員工福利,甚至是提供「購屋安家」的協助!


讓勞工朋友減輕負擔,無後顧之憂以後,才能增加生養育意願,長遠來看,更解決了少子化問題,有助於提升未來的勞動力和國家競爭力。

 


不婚和經濟負擔是少子化主因

面對席捲而來的少子風暴,國人是否有足夠的危機意識?而你可曾想過,釀成這場世紀風暴的原因究竟為何?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遏止這場動搖國本的災難

為解開以上疑惑,《今周刊》特別委託一○四市調中心針20歲到60歲男女1000進行問卷調查。


首先,可喜的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65.5%的國人表示,對於少子化的問題感到憂心甚至非常擔心,只有12%的民眾認為無關痛癢,顯示台灣人對於人口風暴是有危機意識的。


1000萬元養大孩子成為國人共識
至於眾所關心的少子化原因,有73%的人是因為沒結婚而沒生小孩,因此不婚、晚婚可視為台灣少子化的最大禍首,而值得一提的是,盛行於歐美國家的「非婚生子」主義,在儒家思想根深柢固的台灣則無法普及,這也讓「不婚即不生」成為少子化的連帶因素。

此外,有41.3%的國人則是礙於經濟負擔問題而不敢生小孩,成了少子化的第二大因素,此與日、韓兩國相近。
在韓國、日本,各有近7060%民眾都是因為養小孩和教育太花錢而不願生子狀況類似。


有趣的是,瑞典有40%、韓國和日本也有30%左右的人不喜歡當高齡產婦,而韓國和日本也有多數人因為擔心「自由受限」而排斥生小孩,在台灣則比率甚少,足見生養費用仍是台灣人一大心理障礙

而當進一步問起台灣人認為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要準備多少預算?


最多人(35.9)認為是500萬到1000萬元,而級距拉大,則有近80%民眾估計的教養費用是3001500萬元,平均1年大概花費50萬元左右,並不似某些媒體報導的得花個23000萬元才能成功養子那麼誇大。

有趣的是,當我們進一步交叉分析後竟發現,生越多孩子的父母,越不覺得養小孩要花大錢


其中以生3個孩子以上的只有4%估計養小孩到大學得花1500萬元以上,而2個孩子的父母則是12.9%,1個的是15.6%,反而是沒生的人則有17%認為得預留1500萬元來養子。

60%民眾認為2個孩子恰恰好
對此,藝人聶雲就提出他的經驗談。結婚7年就生了3個小孩,他說:因為我和太太都喜歡小孩。我們兩個人都有兄弟姊妹,感受到大家庭的好處,我們都希望下一代也不孤單。

聶雲表示:現代人總以為養小孩要花很多錢,其實好的教育和花錢多少沒有關係,砸大錢帶小孩去杜拜玩,小孩可能覺得要坐那麼久的飛機很辛苦。


陪小孩在住家附近的公園玩,甚至一起去倒垃圾,沿路一起踢著罐子玩,他們可能覺得更開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人似乎並沒想像中那麼排斥小孩。

當被問起理想的孩子數時,只有6.3%的人回答零個,而只想生1個的也有12%,想生2個的竟然高達66.3%,這或許與有73.3%的民眾認為有了孩子才有個完整的家相互呼應。顯見,


若將不利因素排除,台灣的生育率還是可能大幅提升的。

最後,到底要給台灣吃什麼良藥才能夠幫國人「催生」?

目前對於政府的生育獎勵政策表達滿意的僅有10.4%,遠高於不滿意的47%,而最多人認為政府提供公立的托育服務最具「催生效果占了44.8%,其次則依序是「扶養子女的免稅額提高至10萬元」、「16歲以下子女每月生活津貼5000元」及「父母有彈性工時」、「產假一年,可支80%薪」。


工作和家庭兼顧最能「催生」
其實,台灣狀況與日韓十分相近,特別是多數女性對於政府政策的期待,主要在「保有原先的工作」。


她們認為鼓勵生小孩的好點子,在「父母上班享有彈性工時制」、「育嬰假3年」、「產假總計1年,可支80%薪」這三個選項的比率明顯高於男性,顯示女性儘管愛小孩、或覺得生小孩是自己的使命,但也希望活出自己能重返職場,從工作中肯定自己。

目前的環境,讓許多優秀的女性一旦生了小孩,就很難延續自己的工作,於是愈來愈多人選擇不生或生一個就趕緊喊停。


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表示:台灣的勞動市場還是用製造業的思惟來制定政策,因此上班時間仍規定朝九晚五,時間常常浪費在通車上


放假時間也缺乏彈性,婦女能自己安排幾點上下班,何時休假,才容易照顧小孩,工作與家庭兼顧。


郭迺鋒指出:從服務業的角度思考,讓整個勞動市場在工時方面更有彈性,有助於改善少子化問題,並且提高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釋放出更多優秀的女性人才。


多數人認為有了小孩,家才算完整
Q:請問你生小孩的理由是?
覺得這樣才像完整的家73.9%
傳宗接代,延續生命42.29%
喜歡小孩39.8%
長輩的壓力18%
鞏固婚姻關係11.2%
其他3.7%

不婚、晚婚是少子化最重要因素
Q:請問你沒生小孩的理由是?

沒結婚73.4%
怕經濟負擔太重養不起41.3%
教育孩子很麻煩14.3%
因為對國家社會感到悲觀10.5%
想生但還沒生出來10.1%
因為對婚姻沒信心8.4%
怕影響生活品質7.8%
工作太忙沒時間帶小孩4.8%
怕影響事業上的發展4%
因為擔心地球快毀滅了3%
怕影響身材1.9%
其他1.7%
年紀大了沒有體力帶小孩1.1%

「兩個小孩恰恰好」觀念根深柢固
Q:你心目中的理想子女數是?

0
6.3
1
12
2
66.3
3
12.5
4
2.3
5
個以上0.6

公立托育服務受到最多人期待
Q:你認為哪些是可以鼓勵生小孩的好點子?
男女

政府提供公立的托育服務 44.445.2

扶養子女之免稅額提高到10萬元39.336.3

16歲以下子女每個月有生活津貼500040.233.5

父母上班享有彈性工時制23.332.1

產假總計1年,可支80%18.226.7

每個新生兒(或領養子女)可領10萬元2219.2

每個小孩每月發給托兒津貼3000元,為期520.1 19.4

生第2胎起每年給2萬元,第34萬元,依此類推,為期619.2 17.5

育嬰假3年(無薪但可回到職場)9.916.7

生第3胎(含)以上每個小孩送20萬元紅包11.2 6.9

有2個小孩就能雇用外傭 5.5 4.2

其他 4.7 3.1


0人認為養一個小孩花費不到1000萬元
Q:養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大學畢業要花多少錢?

300萬元以內5.9
301
萬到500萬元21.1
501
萬到1000萬元35.9
1001
萬到1500萬元22
1501
萬到2000萬元6.2
2001
萬元以上8.9


台灣人開始擔心少子化問題
Q:台灣出生率已降至全球最低,

你擔心少子化問題嗎?
完全不擔心3
普通22.4
有點擔心44.6
非常擔心20.9
不擔心9.1


政府生活津貼政策,民眾正反意見各半

Q:政府規畫「兒童津貼」,發給018歲每人每月5000元基本生活補助以鼓勵生育,你贊成嗎?

贊成49.8
不贊成,因為造成國家財政負擔15.1
不贊成,生活補助給一次就好1.3
不贊成,補助第3胎就好4.2
不贊成,因5000元無法解決問題29.5

政府生育獎勵政策仍待加強

Q:你對政府目前鼓勵生育政策滿意嗎?非常滿意1.7

滿意8.7
普通42.4
不滿意31.2
非常不滿意16

台長: 昕哥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