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菊將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北上扮演選舉布局重要角色,而陳菊操盤,可能讓民進黨目前傾向禮讓柯文哲的態勢生變。
柯文哲今天表示:他先前說高雄舉債多,不是批評是講實話。
至於先前悠遊卡與高捷爭議,市府都讓步,而且談合作,也是跟洪耀福談,陳菊沒有在選對會。
高雄市長陳菊確定接任總統府祕書長,外界認為:陳菊北上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雙北選戰,除了處理新北市長人選徵召前行政院長蘇貞昌,陳菊還要處理柯文哲,而陳菊操盤年底選戰,也因為柯文哲先前頻頻開槓高雄,包括質疑悠遊卡在高捷使用不平等、還有砲轟高雄舉債多等,陳菊操盤可能讓民進黨禮讓柯文哲生變?
對此,柯文哲回應,他與高雄先前的爭議,北市府不是每樣都讓步?柯文哲也重申, 他與陳菊沒有過節,對於高雄舉債多的說法,不是批評,只是講實話。
而對於陳菊操盤年底北市長選戰,會不會讓他與民進黨的合作生變?
柯文哲聳聳肩,表示不知道。而與民進黨談合作?柯文哲說:應該是黨秘書長洪耀福與他談,陳菊也不是選對會裡面的人,對於陳菊在黨內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會不會私下拜訪?柯文哲低調:表示這些都是假設問題。
讀者我說:
陳菊拿民脂民膏;何不去當民進黨黨主席呢!?
市民不歡迎這隻千年老妖,在台北市作怪!
陳菊的意外、不意外和悲壯
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是很悲壯的一句話。悲壯是陳菊的本色情調。
陳菊一生奉獻給台灣,過去為台灣坐牢,經歷既悲且壯,如今他一旦站在演講台上,所以動人,除了大家聯想到她的動人經歷之外,也因為太湊巧的是她的台風、語調、氣勢除了悲壯還是悲壯。所以她語出悲壯,符合她一貫風格,不令人意外。
意外的是她為什麼要用「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這麼一句悲壯的話回應要不要當總統府秘書長?
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通常是被派去處理極度重大、艱難甚至危險,又往往可能對接受命令的人,在身份上蠻委屈的工作時說的話。
假設她說這句悲壯話的理由是要接任總統府秘書長的話,那麼她到底是認為這個位置的工作,重大在那裏?艱難在那裏?危險在那裡?或者委屈在那裡?
首先,總統府秘書長是那麼又重要又艱難到甚至要有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的決心才能當的嗎?
在兩蔣時代,這個位置大抵就酬庸用的,一般都是部長級的任用,只有張群是唯一的例外。
到了陳水扁時期才有幾位院長級的。但是都不是有什麼重大的危機要他們去這一個「不能選擇的戰場」,反而是這樣:院長做到遇到危機,才請他離開戰場去總統府這個不必打仗的地方休息。
坦白講過去60多年來,勉強說只有一個人符合抱「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的決心這一個標準去當總統府秘書長的,那就蔣彥士。
蔣彥士雖然談不上是國民黨中真正的實力人物,但是畢竟是當年的「八大老之一」,輩分夠。
李登輝意外接任總統後,主流非主流慘烈鬥爭,非主流硬是要把李趕下台,偏偏李在國民黨內缺少淵源,於是請到蔣彥士替他在二月政爭前後幾年扛起「護駕」重責。
除了蔣彥士之外,從兩蔣到陳水扁、馬英九到現在的蔡英文,坦白說,到底那一位總統府秘書長下了「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的決心之後做了什麼天大地大的事,解決了什麼天大地大的危機,有了什麼大家知道的貢獻,根本沒有人說得出來。
事實上,遇到重大政治危機時,作法是,輕一點的換部長,重大的,換院長,有時換國安會秘書長,這是從兩蔣、李登輝到陳水扁、馬英九都一樣的作法,從來沒有聽過以換總統府秘書長來解決危機的;然而,現在總統的作法別開生面,要重用陳菊來民望低迷的處境解套,陳菊似乎也懷抱悲壯的心情全力出戰。
假使陳菊答應了,一旦披上戰袍,陳菊要到那裡出戰,用什麼方式作戰?實在令人好奇。
跑到狀況百出的國安會去指揮調度?打電話給部長耳提面命?到行政院勉勵賴清德再加把勁?還是甘脆把他們連同立委一起找來總統府開會?實在很難想像她會怎樣「上戰場」。
坦白講如果蔡總統是美國總統,陳菊一旦得到總統信任,作戰的方式會比較清楚。
總統府秘書長在美國就是白宮幕僚長,在雷根總統時代「幾乎」是各部會的領導,很發揮了作戰的功能。
但是這裏用「幾乎」兩個字是刻意的,有幾個意思,那就是,
1,雷根的作法「幾乎」是美國總統中的例外,其他的總統,白宮幕僚長重要性比一般部長小是常態,往往是可有可無的位置。
2,縱使雷根的幕僚長也不能算是內閣的閣揆,重要不重要完全要看雷根的意思。
縱使是純粹總統制的美國,白宮幕僚長的重要性和地都如此了,那麼原始憲法是內閣制,現在雖然被親總統人士認為「幾乎」是總統制的雙首長制的現制,他的規定很清楚,非有一個行政院長不可,而憲法文本又把「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機關」幾個字都保留,那麼總統府秘書長縱使要比較不怎麼樣的美國白宮幕僚長都是做不到的。
何況,我們整個法制上,總統府秘書長的定位是這樣:
憲法中總統府和總統府秘書長幾個字找都找不到,毫無憲政地位;在總統府組織法中,除了府的內務外沒有賦予任何干預國家政務的權力。
這樣一來,假使認為總統府的內務巳經亂到不行,以致於嚴重影響到總統行她的職權,非得陳菊來做內臣總管,那麼就沒有什麼話好講;假使説陳菊要管的不是總統府內務而是國家重大政治事務,那麼她縱使不考慮到踰越既有的憲法和法律授權上的限制,恐怕要回頭看看在林全內閣時,總統透過「大政委」介入行政院管事的殷鑑。
把總統府秘書長的任用當做救亡圖存的仙丹妙藥,固然是獨一無二的創舉;而認為自已要接這個位置是抱著「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的悲壯決心也真是令人感到深奧到不可測;也許,以換總統府秘書長來救亡圖存是過去沒有人做過的,效果從來沒有經過驗證,所以真的得抱「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的悲壯決心不可,但是真的值得以這樣悲壯的心情去嘗試嗎?
無論如何,陳菊怎樣選擇她的人生是她自己的自由,但是總統府秘書長的權限是憲政上的事,是大家都該關心的事,也請總統和陳菊關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