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11 13:32:58|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前進大陸A股台股爆下市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立委曾銘宗、費鴻泰等爆料,國內五大證券承銷商透露,不少上市櫃公司正詢問如何在台股下市、並赴中國大陸A股上市。


據瞭解:不只是KY(指海外來台掛牌的股票),還有傳產集團,讓他們非常「震驚」,擔心衍生下市潮!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證實,確有企業詢問在台股下市,轉赴中國大陸A股掛牌。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指出:已請相關單位了解中。

 

金管會三招立委不看好

針對金管會祭三招,為台股引活水,朝野立委多不看好,曾銘宗即指出:這區域市場的小策略,根本不足以對抗大陸磁吸效應。


立委余宛如也質疑相關小確幸政策,救不了台股掛牌荒。


曾銘宗說:大陸磁吸效應逐漸發酵,去年台股日均量1373億元扣除當沖降稅助益後,並沒有增加太多,顯示股市籌資功能正衰退中。

 

企業保守IPO家數新低

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上市櫃IPO籌資金額376.29億元,2016年縮減至256.89億元,2017年僅剩148.68億元


余宛如也指出:2017年由於全球及台灣景氣不明朗,以及台灣匯率波動較大,導致國內企業遞件趨於保守,全年國內IPO家數創新低。


我不是在開玩笑!

曾銘宗指出:最近接觸國內前五大證券承銷商,每家承銷商都有35家上市櫃公司,詢問如何在台股下市轉赴大陸股市掛牌。

他向沒券商總經理求證,得到的答案都一樣:這是真的


有意轉A股詢問者激增

曾銘宗透露:有意下市公司,有一招是擬先增加持股讓不符合股東持股分散標準,經股東會通過再向證交所、櫃買中心核備。

 

另有會計師指出:鴻海大陸子公司FII以最短紀錄在大陸A股掛牌後,詢問在台下市轉A股上市企業、或是透過分拆業務在大陸A股上市業者確實有增加,較往年增幅超過2成。

 

安侯建業大陸業務發展中心主持會計師陳宗哲會坦言:確實有企業詢問台股下市、轉A股上市的可行性,但要在台灣下市轉至A股掛牌,有一定風險,除了須資金成本外,在台下市後能否順利在A股掛牌又是另個風險,真正進行的人不多。


不過,陳宗哲認為,在台上市的台企,不可能在台再次IPO,分拆業務赴大陸籌資,對企業來說,算是好事。

 

台長: 昕哥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