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27 22:45:10| 人氣1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專處理最頭痛的「雙廢」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4檔環保概念股出頭

2017年底,中國江蘇省昆山市驟然掀起的停工風暴,不僅震撼當地中外企業,以昆山製造業群聚的動見觀瞻,此舉顯然也間接向世人證實,中國政府在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放緩之餘,一來堅拒走回大力刺激成長的老路子;二來更將環境保護思惟拉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試圖平衡多年來只顧經濟、不顧生態的失衡。

 

除一連串「打汙」、「減排」取締行動,中國政府同步推出《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對廠商相關成本更添硬性規定。這項2016年底通過的草案,已經於今年起施行,這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眾多改革思惟後,第一部上路的稅法,其精神是從徵收「汙染排放費」,轉為徵收「環保稅」。

 

過去,每單位空氣汙染物1.2元人民幣、水汙染物1.4元人民幣的收費標準,如今被中國政府定調為「收費偏低、執行力度不足」。


西南證券評論,未來官方根據產能制定不同標準的趨勢必然加強;平安證券則認為,官方監管「天羅地網」下,企業的環保投資將大幅提高,除了現有龍頭廠商強者恆強,環保產業相關上市個股今年也將有超額報酬空間可期。


目前中、港、台三地資本市場,各有多檔經營環保產業的個股,主要業務可分為廢棄物處理廢水處理兩大類,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台股當中,廢棄物處理規模較大的業者包括崑鼎可寧衛日友等公司,以日友為例,它是兩岸少見的醫療廢棄物處理廠,也是目前國內市值最大、逼近300億新台幣的環保概念股。

 

日友專攻醫療廢棄物,兩岸都將設新廠

去年全年,日友營收19億元、年增率約4.8%,下半年的營收表現略優於市場預期;目前日友的廠區包含彰濱事業廢棄物處理廠雲林的三座醫療廢棄物處理廠,在中國則有最受期待、有2條醫療廢棄物焚燒線的北京廠


由於中國市場的業務供不應求,日友去年底已積極投入北京二廠建設,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可試運轉;此外公司還陸續投資四座新廠區,分別位於江蘇宿遷河北廊坊江蘇江陰山西運城


其中江陰廠、運城廠若工程於今年第二季順利展開,第三季就有機會營運,宿遷廠和廊坊廠方面,則須等待地方政府與當地民眾完成溝通、取得土地後,才能依序開工。


展望後市,法人認為日友在彰濱二廠、北京二廠陸續加入營運,今、明兩年的業績將展現強勁爆發力,例如北京二廠的廢棄物處理量,就比一廠多出40%,因此今年業績的上檔空間可期;法人估計,日友今年營收上看23億元、稅後淨利上看8.8億元,年增率將分別達到21%、11%,相當於稅後EPS(每股淨利)7.93元。


光大國際  涵蓋垃圾發電、廚餘處理、河道治理

港股方面,光大國際是垃圾處理規模領先的龍頭業者,公司旗下有超過六十個環保能源產線,項目涵蓋垃圾發電廠沼氣發電廠廚餘處理汙泥處理設施;此外,公司也持有在新加坡掛牌的光大水務70%股權


由於光大水務擁有70餘座汙水處理、河道治理產線,光大國際可說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環保業者,2012年到2016年,營收從34億港幣躍升至139億,稅後淨利也成長超過1倍,公司市值已達500億港幣

 

海螺創業「廢棄物協作」冷門技術,垃圾變黃金

除了光大國際,海螺創業是近年業績竄出頭的概念股,營運特色是備受矚目的「廢棄物協作」;從字面不難看出,海螺創業為中國水泥業霸主安徽海螺水泥轉投資,但廢棄物協作是什麼

 

這種技術在台灣方才起步,台泥準備在其花蓮和平廠利用這項技術,減少花蓮地區尚無焚化爐的問題;而在對岸資本市場,海螺創業目前也是「孤門獨市」的冷門生意:它利用水泥窯在量產時必然產生的高溫及長時間,將工業用固體、危險廢棄物作為燃料焚化,等於平白多了好幾座焚化爐,不但可以消弭民眾疑慮、同時解決各地垃圾無處堆放的困擾。

 

正因為競爭者少,公司業績數字已見到「垃圾變黃金」的威力。

20136月,海螺創業半年報顯示的營業利益率還在27%,但到20176月,營業利益率就已經衝上39%,稅後淨利連帶也從6.2億元人民幣整整翻了1倍以上、達到14.4億元,但股價仍被投資人追捧,從20162月的10.92元港幣直衝202年漲幅超過80%


「危險廢棄物處理很賺錢!基本上只要你有產能,一車(危險廢棄物)拉走,現在就給你1萬塊(人民幣)!」


招商證券研究員朱純陽指出:一旦製造業被查到違規排放危險廢棄物,罰金、停產都不是最嚴重問題,相關人員馬上面臨刑事責任,才是心頭大患,因此產能極度吃緊的危險廢棄物廠,普遍獲利甚豐。


雖然有許多企業積極投入水泥窯協作處理的領域,但海螺創業受惠集團品牌及規模經濟,目前仍是枱面上最具規模的公司。


此外,從事環保業務的「正港」相關股,有機會趁著中國國策加持、在十三五計畫期間大展拳腳,其實原本就在各自產業具有地位的傳產大型股,也可望因為這波強勢的環保取締,更加鞏固其量產的規模經濟。


畢竟,起自2016年的「供給側改革」,主要鎖定水泥、鋼鐵、塑化、煤炭、有色金屬、造紙等重點行業,之所以讓遍布全中國的無數中小企業,一一被強制關廠、停工,憑藉的客觀標準就是「廢棄物排放不達標」;可見提前加大環保投資的龍頭廠商,未來在中國市場除了量產成本更低,環保標準也陸續到位,足以安然度過環保稽查後,競爭本錢勢必更加雄厚。


綜觀國內最具規模的傳產龍頭,從水泥業的台泥、亞泥,到造紙業的榮成、永豐餘,未來都可望成為相對受惠的標的,值得持續觀察。

台長: 昕哥
人氣(143)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