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低」族群是「狗來富」的要角
台灣利率雖然「連六凍」,但景氣已復甦一段時間,何時升息是焦點;如果再加上美國稅改造成企業資金回流,規模可能達數千億美金,會否動搖漲升已久的股市,亦是變數。
「日正當中」,指中午時刻,艷陽高照,這句成語正適合用來形容狗年的景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在1月份的發布最新經濟展望,2017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被調高0.1個百分點到3.7%,而2018年和2019年的預測值也上調了0.2個百分點至3.9%,IMF並指出這次經濟成長的基礎廣泛,尤其是歐洲和亞洲地區出現了令人驚喜的表現,美國稅收政策變化也將刺激經濟活動。
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也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加強,2017年成長率為3.6%,預測2018年將達到3.7%的頂峰;世界知名研調機構IHS Markit則預測,全球經濟2018年成長達到3.2%,這是2011年以來首度突破3%
其中,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2017年的4.7%升至4.9%,又以亞太、拉丁美洲新興經濟體的表現較強。
整體來說:全球的擴張力道強勁,只有黑天鵝事件或巨大衝擊才會改變此一情境。
狗年景氣尚無疑慮股市應偏多發展
全球經濟熱騰騰,台灣自然也受惠。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2018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29%,較原先預測上修0.02個百分點;中經院則認為國際景氣不錯,台灣出口表現也很好,所以今年的經濟成長率2.27%左右。
台經院預測在股市財富效果及加薪效應帶動下,內需升溫帶動,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3%;台綜院評估,全球景氣上升循環週期,先進國家復甦,帶動台灣實體經濟動能,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2.31%。
金融市場長期的趨勢則以景氣動向為依歸,有跡可循,筆者因此歸納出「定錨理論」據以研判股市行情。
當景氣進入擴張期,股市走多頭,漲多跌少,頻創新高;反之,當景氣走向衰退期,股市落入空頭,跌多漲少,屢破新低。
也就是短期的波動難以預測,大多數時間隨著資金的進出和投資者的情緒而變化,但因基本面的動向主導中長線的股市發展,目前觀察狗年景氣尚無疑慮,多頭仍佔上風。
既然是牛市,指數波動空間可望較去年的9235~10882點的區間往上調。根據證交所資料,2011年1月台股的P/B(股價淨值比)值觸及2倍,為金融海嘯後最高水準,而2009年11月台灣的景氣對策燈號出現黃紅燈,2010年1月來到紅燈,其後都在黃紅燈與紅燈盤旋,直到2011年3月才降到綠燈。
所以,如果狗年的景氣維持熱絡,讓燈號出現黃紅燈且維持數月,台股的P/B值也有機會挑戰2倍,其相對的台灣加權指數水位約為12,000點。
如果台灣的景氣沒有這般暢旺,加權指數在11400~11500點即反壓沉重,而下檔初步支撐在9900~10000點,如遇突發性重大黑天鵝事件,長線低檔位於8,800點。
後續資金不願追高中小型或中低價股)將接棒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股市位置不低,漲勢已經有一段時間,後續進場資金為避免成為倒貨對象,挑選標的將會有所轉變,因此,狗年投資關鍵將是「雙低」,即低基期與低市值(中小型或中低價股),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族群,將是「狗來富」的要角。
循此一邏輯,原物料族可以追蹤。
景氣循環期的後端,因消費需求與政府企業投資均走揚,大宗物資價格容易升高對原物料族群有利。
觀察指數為湯森路透核心商品CRB指數,該指數包含19種商品,39%為能源相關商品,41%為農業,7%為貴金屬,13%為工業金屬,CRB指數自2008年7月的歷史高點473.97點反轉回檔後,到2016年2月的155.01才止穩,跌幅達67.3%。
隨後溫和揚升到2018年1月26日的200.52點,漲幅約3成,幅度不大,目前的指數差不多是歷史紀錄的42%,明顯可以看出,原物料的漲幅相較於歐、美等創新高的股市來說,基期不高,是資金移動的受惠者。
此一族群年初已見漲勢,惟台灣本身天然資源有限,產業發展以加工製造為主,因此雖然有台塑集團等塑化股,遠東、台南等紡纖上游;台泥等水泥、中橡、台橡等橡膠;中鋼、允強等鋼鐵股受原物料概念帶動,但真正原物料標的應以海外股票和ETF、共同基金為主;當通膨浮現,具抗通膨色彩的黃金雖無股利配發,亦可列入資產配置。
其次,生技醫療股本均不大也是伏兵。這個族群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即展開多頭走勢,在2015年達到顛峰後進入修正,去年全球股市歡聲雷動,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US)也不遑多讓全年漲幅達21.06%,有風雲再起的意味。
但台灣的上市生技醫療指數2017年下跌8.93%,櫃買中心的生技醫療指數下跌9.53%,和國際趨勢背道而馳,在整體產業維持成長的環境下,在狗年可望迎來生機。
其中,醫療器材因業績穩定性高,如血糖測試、血壓計、體溫計、保健食品、通路等已見買盤進場布局。
航空、航太零件等多是低價股,符合低市值要件,長榮航、華航等陸續有新機加入營運,效率逐漸提升,而貨運市場也隨著世界經濟成長而復甦,油價波幅減小也讓避險損失不再,業績更上層樓。
民用航太產業近年蓬勃發展,重量級業者波音股價頻創新高,且亞太等地區廉價航空擴張航線及機隊,歐美飛機製造與引擎大廠部份業務外包,而此產業進入障礙相當高,供應商取得相關認證常費時5-7年,合約年限長轉單風險也低,漢翔、晟田等業者去年表現平平,今年進入成長期。
外銷概念股近年因新台幣升值,侵蝕本業獲利而無甚突出表現,亦屬於低基期與低市值股,美國房市傳出庫存不足,平均賣房只須3 周為30年來最快賣房速度,相關工具器材業者如鑽全等需求不在話下。
去年美國汽車和卡車總銷量超過1700萬輛,較2016年微幅下滑,透露車市景氣高峰已至,這對汽車零組件維修市場(AM)反倒是利多,冬季出現「炸彈氣旋」和「極地渦漩」,車輛損壞機率上升,帝寶、東陽等庫存回補可期。
金融股雖暫無升息等利多題材,基期也是相對低,富邦金、國泰金等保險為主的金控,有投資收益增值的訴求,中壽、三商壽也具類似題材,銀行為主在財富管理領域著墨多的中信金走勢穩健。
電子股中,在南韓平昌東奧亮相的5G(第五代行動網路)將是焦點,5G號稱速度比4G快40~50倍,幾秒內就可以下載一部高解析度電影,全球各主要電信營運商預計在2020年開始提供5G行動服務。
各大央行開始收縮資金狗年最大變數
由於5G也會使用稱為「毫米波(MMW)」的更高頻段來擴大頻譜,以傳輸更多數據,將帶來小型基地台更多需求;另外,由於iPhone
X銷售不如預期,傳蘋果下半年將推出較平價機種,屆時盛況可期,為數眾多的蘋概股如大立光、鴻海集團等年初沉澱後,將再成為市場話題;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需求也對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有所支撐。
狗年的最大風險是,資金的盛宴在今年將告一段落,各國央行態度由寬鬆轉為中立。
美國聯準會(FED)預計仍將升息三次,如通膨超乎預期可能增為四次,且去年10月開始的縮表金額逐季放大;歐洲央行(ECB)的購債計畫到9月底告一段落,中國人行和日本央行已有實質縮表跡象。
台灣利率雖然「連六凍」,但景氣已復甦一段時間,何時升息是焦點;如果再加上美國稅改造成企業資金回流,規模可能達數千億美金,會否動搖漲升已久的股市,亦是變數。
再者,目前並無景氣降溫訊號,但翻轉訊號何時出現還是得提高警覺,固定檢視相關總經指標,以防範「明斯基時刻」乍現;世界各地的政治變數如南北韓關係、義大利大選、美國期中選舉等,也列入追蹤清單。
多頭市場常是緩漲急跌,而近年因各種金融商品發展迅速,在商品劇烈震盪過程,可能觸發機構法人的調整部位機制,或避險基金的程式賣壓,市場會否出現「黑天鵝」事件,也是必須防範的風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