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經營餐飲連鎖品牌有成的楊忠憲,或許沒必要學投資,因為早在30歲前,他就累積到人生第一個千萬。
賺錢對他來說不難,但他有個夢想,希望能在50歲後專心創作,寫幾部小說,而在此之前,他必須學會如何「讓錢賺錢」。
我從小立志當老師,無奈大學分數上不了師範體系;後來念企業管理,發現上台簡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決定好好在這條路上發揮。
楊忠憲猶記得,大學老師曾說過,念企管就是要培養畢業後能當總經理的人才,如果當不了這樣的人,就想辦法自己當老闆!
在大學老師「刺激」下,他果真走上創業之路,但過程並不平順,連續2次失敗,賠光老本。
遇到困難或瓶頸,我習慣請教前輩,或自己回頭翻書,楊忠憲把大學教科書拿出來,再狠K一遍。
33歲那年,他經營炸雞茶飲連鎖店有成。看著手中現金部位變大,公司發展穩定,我又想起大學老師的『人生四階段賺錢理論』,分別是:用勞力賺錢,用專業賺錢,用人才幫自己賺錢,以及用錢賺錢。
他說:前三段都歷練過了,剩最後一階段,就很自然想要把它完成,當然也有分散事業風險的目的。
大量閱讀並求助專業
參加讀書會、講座 強化投資邏輯
投資初試啼聲,楊忠憲也享受過所謂的「新手運」。
開戶後不久,我就趁著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買進10張鴻海,很快就賺了10萬元,當時心裡暗想,股票錢真好賺,並為此著迷,後來就一頭栽進這片股海。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時楊忠憲不知股市也是同樣道理,直到多次大小投資失利,買賣股票像無頭蒼蠅,才發現股票錢根本不好賺。
楊忠憲回憶:當時買賣股票是憑直覺及看電視名嘴報牌,曾耗資近千萬元重壓宏達電,但很快就虧70萬元。
他當機立斷殺出之前我一本投資書籍也沒讀過,根本不知何謂停損,只是站在經營公司角度,把它當成一家持續虧損的公司,這樣應該就沒有老闆會一直留著不處理。事後證明,楊忠憲的企管經驗果然讓他少賠了七位數。
為了終結這種茫然感,他想起當年創業過程中,遇到瓶頸時的那兩盞明燈—前輩與書本。我決定主動出擊,大量閱讀並求助專業。
他報名投資課程數十堂,聽過十多位老師的課,但不論是基本面、技術面或籌碼面,總覺得理論與實務好像有很大落差。直到認識知名財經作家張真卿,以前在腦中盤旋的葛蘭碧八大法則應用疑惑,都豁然開朗。
茅塞頓開的楊忠憲,從此積極練功,恨不得在最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內力。
他接著加入「張老師財金協會」,參與讀書會及每月的專業講座,同時翻遍約70本投資書籍,如《景氣為什麼會循環》、《傑西.李佛摩股市操盤術》等,將書本理論與市場實務結合,反覆試煉,好讓自己的投資邏輯更加成熟,強化投資的精準度。
建立正確交易系統
買股前詳盡分析技術面發動就買進
他歸納自己的投資心法,從產業面出發,瞄準主流題材,選定個股後,再以籌碼面及技術面檢視,並估算可能的目標價。
尤其是底部型態完成,或歷經一段空頭走勢、之後站上年線的股票,都會令他眼睛發亮,一旦技術面發動就執行買進策略,原則清楚,進退有據。
先前投資經驗教會我一件事,要長期獲利,方法才是關鍵;方法不對,資金再雄厚也只是賠得更多。
想清楚這點後,過去3年他將投資重心放在建立正確的交易系統上,每日積極交易、練習,並以年化報酬率30。
這2年,楊忠憲已將投資勝率提高至近九成。幸運的是,先前已累積一筆資金,只要方法測試完成,再適時放大部位,投資效果就會很明顯。若投入1000萬元,一年就有把握獲利300萬元。
他表示:選股偏好除了經過大幅修正、由底部反轉的標的外,傳產或景氣循環股,也是相對容易掌握的標的。
這些產業或公司,毛利率或競爭力變化不大,股價波動主要與營收及供需有關,長期價格區間較好掌握,踩中地雷的機率也較低。
開討論群累積經驗
為親友盤中解惑 加強個股分析能力
挑出個股後,首先要站上二十日線,當作長期空頭結束、確保中期翻多的指標;若能搭配周KD黃金交叉,法人持續買進就更加分,當然還要觀察價量關係是否配合得宜。不過股海浩瀚,這些原理原則,還得經過實際操練才能運用自如。
為了擴大投資交易樣本數、累積「統計值」,這2年楊忠憲更在網路群組中,接受親友們掛號求診,盤中解惑。
董先生即是討論群組中的一員,對楊忠憲快速分析個股的能力,頗為讚賞。
過去2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個股解析是友達。2016年五月底,楊曾提醒他這檔股票已快打底完成,未來有機會表現,但仍欠缺幾項進場理由,包括:年線壓力有待突破、三大法人仍是淨賣超。
董先生隨即將友達列入觀察名單,天天追蹤,每當股價小幅上揚時,我總忍不住問:可以進場了嗎?但基於上述理由,老師都會勸我再等等,原則把守得相當緊。直到6月底,友達突破年線壓力,且三大法人由賣轉買,楊忠憲才鬆口:先買一張,再視情況加碼吧!
不料隔天,友達果然跳空開高,此時簡直心癢難耐,很想重壓,但老師適時提醒,不要全壓在一檔個股,必須分散風險;之後股價一路走高,他也針對加碼及出場時點提供看法。
董先生坦言,在股價潮起潮落的波動過程中,楊忠憲確實在掌握短線多空轉折及買賣點上,展現極為精準的功力,也會提醒自己投資千萬不能躁進。
7年前楊忠憲還是股市新手,但他到處拜師學藝、勤讀猛練,如今不但躍為年賺30%的投資高手,還進一步「服務」親友,成了不折不扣的「楊老師」,意外地圓了兒時想為人師表的夢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