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21 10:28:55|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貢寮九孔產業興衰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3年除夕前一天,時任貢寮區漁會幹事林麗美到東北角九孔池看採收情況,採收工人很多,養殖業者開開心心準備打撈一池又一池壓歲錢。


不料大年初二一早,林麗美接到一通緊急電話,是業者打來的:「出大事情了,快來九孔池!」


林麗美一到現場就發現大事不妙,九孔全部從石縫中爬出來,這種夜行性動物,只有晚上才會起來覓食,白天都在石縫內睡覺。


養殖業者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想到2001年的九孔苗病變,當下判定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決定整池全數採收。


從這天開始,貢寮的九孔產業走向黑暗期。從貢寮境內最南方的養殖池開始,一池接一池,不到兩三天時間,全貢寮發生大量九孔死亡情況,東北角沿線養殖池都搶著採收。更糟的是,連鄰近海域的野生九孔都消失了。


全盛時期高達2,496公噸的九孔產量,一路下滑,到了2012年,驟減到只剩78公噸。


10幾年前的往事,對現任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來說恍如昨日,她清楚記得,當時九孔業者是如何從開名車戴名錶,到紛紛棄養,出走他鄉,愁雲慘霧籠罩這個曾經富饒的小漁村。


距今50年前左右,臺灣九孔產業開始萌芽,東北角漁民會依據氣候變化,定期在沿岸潛水捕撈野生九孔販售。

 


從吃學起,帶你買九孔、知九孔

九孔是鮑螺科鮑螺屬物種,與大家熟知的鮑魚為同屬物種,全球被劃分在鮑螺屬下的物種約有近百種,這些鮑螺屬物種外觀差異不大。


九孔有另外兩個常見的名稱,臺灣珍珠鮑魚以及臺灣鮑,這些名字也透露出九孔是龐大鮑魚家族中的一份子。


如何辨別外觀相似的九孔與鮑魚

民眾在市面上吃到的鮑魚,多半屬於黑盤鮑或其雜交的鮑魚,在中國稱為皺紋盤鮑,要清楚分辨自己購買的到底是九孔還是其他種類的鮑魚,對民眾來說是件困難事。


螺紋與體型

就拿國內生產的九孔與黑盤鮑來說,最簡單的分辨方式是用體型及外觀黑盤鮑的體型較大,殼上的螺紋比較粗糙,而九孔的體型比較小,螺紋比較平滑。

 

藤壺

但近年有一種中國進口的廉價小鮑魚,體型和九孔相似,被不肖業者拿來魚目混珠。

由於中國與臺灣的養殖方式不同,中國進口的小鮑魚殼上會有「藤壺」,而臺灣生產九孔殼上是乾淨平滑,有著極大差異。


出水孔

另一種判定方式可從殼上的出水口辨認,一般來說九孔背上的出水口沒有明顯的突起,但是鮑魚的出水口就長得像火山口,一眼就能分出差異。


用殼色分辨野生與養殖九孔

雖然野生九孔的產量相當稀少,不過總會零星看到有人號稱自己養的九孔是野生的,野生九孔到底與養殖九孔有甚麼差異呢?會有很明顯的殼色差異。


九孔殼面向自己,養殖的九孔殼同時擁有綠色與紅色,這是因為人工養殖前期,九孔苗都是吃飼料長大,殼色會呈現綠色,等到長到一定大小後才會放到海底池吃菜(餵食龍鬚菜、海帶會呈現褐紅色)。


但是野生九孔從小到大吃得東西都差不多,所以殼色都會長得一樣,不會有紅綠色之分


一定有人疑惑,那從小餵九孔吃菜就會殼色一致吧?雖然這樣的說法沒錯,但是要讓小九孔殼色一致必須耗費很多的時間把菜打碎再餵食,不管是成本或是人力考量都不符合經濟效益。


煮到89分熟就夠了

雖然是同家族的物種,不過九孔的口感可是與鮑魚截然不同,九孔的肉質相當扎實有口感,而鮑魚相對比較軟嫩一些,對於不會料理九孔的人來說,容易煮過頭以致於口感過硬。

 

常見的九孔料理有三杯、清蒸、乾煎等,當然最近也有人會拿九孔煮火鍋、燒烤等,要吃到爽脆不過硬的九孔,烹調時間是關鍵點,一般來說,89分熟就可以直接吃了。

 

不過要怎麼知道九孔有沒有煮過頭,最簡單的料理方式就是把九孔直接丟到沸水煮1分鐘,再進行後續料理,像是三杯、蠔油⋯⋯等,記得起鍋前再放入九孔調味就好,這樣九孔就不會一直在鍋裡翻滾,煮出很有「嚼勁」的九孔。

台長: 昕哥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