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11 11:17:54|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醫師傳授:熟齡保暖6招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冷空氣持續襲台,本周末將達到最低溫,恐下探7℃,民眾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尤其是年紀較長的熟齡族、老人家更要嚴陣以待!


從穿衣、洗澡、飲食到作息等保暖重點,由中醫師一次解析,幫助民眾平安度過寒流。


衣物

添加衣物是最基本的保暖方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吳建東建議採取「洋蔥式穿法」,衛生衣、衛生褲較薄的衣物可以多穿幾件,但不可穿得太緊,以免阻礙血液循環;外層再套上毛衣外套等較厚重的衣物,就可以有效保暖,也方便穿脫。


洗澡:

天氣寒冷,民眾喜歡洗熱水澡,但千萬不能讓身體溫差過大。

如果浴室、房間皆有開啟暖氣,內外溫差不大,洗澡時適度使用熱水較無大礙,但溫度不必太高,以免造成皮膚乾燥(尤其長輩的皮膚較薄),有過敏、濕疹的民眾也要留意。


但若缺乏暖氣設備,導致浴室內外一冷一熱,吳建東中醫師提醒,洗澡時應從溫熱水開始,讓身體慢慢適應,不可馬上沖溫度過高的熱水,以免心血管反應不及,引起昏倒、胸悶、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尤其老人家的血管彈性較差、腦部功能退化更要特別注意。

 

另外,冬天流汗機會較少,洗澡時不必過度清潔,肥皂、沐浴乳適量即可,否則反而影響皮膚的防禦能力。

 

飲食:

民眾喜歡在冬天吃熱食、喝熱飲,但食用溫度過高的飲食容易燙傷口腔和食道,尤其年長者對於溫度的反應較不敏銳,選擇溫熱的食物即可。


飲食的選擇上,可以適度增加蔥、薑的攝取量幫助保暖。

吳建東中醫師表示,:也要兼顧蛋白質和澱粉類食物的攝取,因為老人家的身體組織修復較慢,而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物質,別忘了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的來源包含各種肉類、魚類、豆類,以中醫角度來說,羊肉的溫補效果較佳牛肉其次,但羊肉爐、炒羊肉等料理也要適可而止,若吃完以後口乾舌燥,就表示已經上火。


澱粉類食物提供能量,也是寒冬保暖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以少量多餐為原則,以保持能量的穩定供給。冬天尤其不要餓太久,以免血糖過低,引起頭暈。


飲料方面:

建議還是以溫開水為主,水分若攝取不足會使得血液濃稠,影響循環和心血管健康。

 

室內活動:

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感到冰冷,吳建東中醫師提醒,平日在家記得多活動手腳,雙手不時握一握、起身走動,連續坐臥的時間不超過30鐘,每半個小時就要起來動一動,以免阻礙血液循環,越不動越冷。


外出運動:

若有運動習慣,一定要等天亮了、太陽出來較溫暖以後再出門,並穿著防風、保暖外套,出門前先在家裡喝杯溫開水、活動手腳暖身,促進氣血循環後再外出,若有必要可改成室內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頭部有多條經絡通過,是陽氣匯聚之處,因此頭部的保暖非常重要,外出記得戴上帽子,以免風寒趁虛而入。


而頸部有多條重要血管和經絡通往腦部,因此頸部也要保持溫暖,別忘了圍巾的使用。


睡眠:

由於早晚溫度低、溫差大,吳建東中醫師建議仿照《黃帝內經》中提到的「早臥晚起」原則,晚上提早就寢,早上可稍微睡晚一點。


睡前建議40℃左右的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不但可以暖身,還有安定心情、幫助入睡的效果,有睡眠障礙的民眾不妨試試看。


泡腳時熱水約到小腿的一半,視個人情況泡浴15~20分鐘即可。

 

睡覺時選用保暖的厚棉被,注意一定要蓋到肚子和腳,以免著涼。


若老人家特別怕冷,床上可再加鋪一條毯子或棉被,增加保暖效果。


若有需要,可開啟電暖器或冷氣機的暖風功能,定時關閉,確保電器使用安全。為防止過於皮膚和口腔乾燥,需注意補充水分

台長: 昕哥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