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洩露了什麼秘密
對這個政府來說,又不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這種事也沒什麼好害臊的,就直接派個人進去就是了。
我是說台大。直接「官派」吧。兩蔣時代,陸續把各種「官派」職位改成民選。
民進黨時代,陸續把各種民選職位改成「官派」。
水利會都「官派」了。接下去,農漁會、鄉鎮市長也準備「官派」了。
台大校長就直接給它派下去吧,省得夜長尿多睡不好。我是說台大。直接改成「官派」吧。
民進黨最愛講古代「選舉做票」的故事。
但在台大,管中閔就是隻攔路虎,做票不及,難道就把管中閔做掉?
蔡英文上任以來,投票一定要投到自己贏為止的醜戲已經演過好多回了,文化總會劉兆玄退了;榮眷基金會更離譜,逼著新任理事長非改選不可;司改會總結會議也一樣,蔡英文總統在場,監督全場「投到對為止」。
連票都懶得做,反正,
天條一:民進黨永遠是對的、贏的。
天條二、民進黨如果錯了、輸了,請參考「天條一」。
管中閔47歲就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但當選台大校長,根本就是個意外。一隻「黑天鵝」。
就因為是個意外,大綠、小綠亂成一團,調兵遣將急著追殺。
民進黨向來奉行:招式難看沒關係,有效就好。
再加上這個社會不明究裡,鄉愿成習之人甚多,聽音辨位,連義美老闆都領銜勸退,這種「白白布染到黑」的鬥爭手法,真是「正派不如英派,英派不如官派」。
先扯獨董
說他是富邦集團「台灣大」獨董,說富邦董座蔡明興也是遴選委員,訊息沒有揭露。
可是,外人不知道,「獨董」雖然是台灣大直接找管中閔(擔任「獨董」的前提就是不能和公司有任何利益牽扯),然後經金管會審查確認才算數。
最重要的,還要經過系所系務會議報請校方同意。因為「獨董」身分會佔用時間,所以「台灣大」必須繳
交回饋金給「台灣大學」作為補償。
然後公司對市場發布重大訊息,這人事才算完成。
回饋金多少錢?那是校方和公司方合約關係,連管中閔也不知。重點是,台大擔任獨董的教授多了,程序都一樣,學校作法也一樣,有事嗎?
再扯迴避。迴不迴避,看校方遴選規範。管中閔的「獨董」身分,遴選委員誰不知?
蔡明興也是遴選委員之一?誰不知?原本呼聲甚高的中研院所長周美吟在列,但中研院長也沒有迴避不是嗎?管中閔最後以13:9勝出,差4票,請問:蔡明興那1票是關鍵嗎?
至於「抄襲」,懶得分析了。
這是基本學術倫理問題。事實也已經還原了。
如果有抄,管中閔不要說當校長,連院士都該辭了。
政壇充斥著那些曾經抄襲過別人論文的「偽碩士」、「偽博士」,都該政治自殺了。
你如果有實際了解整個台大校長遴選過程,大概比較容易理解管中閔為什麼從最不看好,最後脫穎而出。
因為:只有他認真針對台大做為全台最高學府所遭遇到基本問題,一一提出想法、做法。
有的候選人,根本就是兩手空空,腦袋更空,擺明就來「應徵」看看。彷彿投履歷找工作,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無熱情、無理念。
台大現在全球排名197。仍然是台灣第一。但在全球,只差三名,就完全退出競爭行列。誰敢說管中閔一定能解救台大帶領台灣學術評價一路下滑的噩運?不知。但如果不是管中閔,就更不必指望了。
中研院院士管中閔夠不夠格當台大校長?
如果從政治或是學院門戶之見來看,管中閔確實不夠格。
一、他文化畢業,非台大嫡系
這很糟。34年沒有見過了。管中閔可能沒注意,總統民選以來,每一位總統都是台大。
台北市長直選以來,每任市長都是台大。
在台灣,各路政客就算考不上台大,也要到台大各研究所過個水,混個「台大名號」,從此以「台大畢業」行走江湖。
二、他不綠。
這更糟。這違反了「台獨是最高道德」的「台灣神學士條款」。學術如果不能為政治服務,學術如果不能被政治控制,這在台獨意識型態裡,是「犯罪」。
管中閔不小心犯了天條。
光是「混爺們兒」是沒有用的。
但如果給他混出了一個「爺們範兒」,台大也許就走出那個學閥和政閥的困境了。
坦白講,誰不知道台大已經偏綠很久了。坦白講,誰不知道綠營把手伸進台大褲襠裡很久了。很久很久以來,台大一直被綠營的黨政系統摸好玩的。這次的遴選結果,重點不是管中閔,重點是誰投給管中閔?
台大竟然不夠綠,這才是民進黨真正關心的「學術危機」。那13位遴選委員是誰選的?這才是管中閔洩露的重大秘密。
你知道遴選委員裡,教育部官派就佔了3席。裡頭甚至還有政次一席。
這樣還選輸,就知道台大思變之心有多麼殷切。
正派不如英派,英派不如官派
大學自主?別鬧了。
不能「選對了」就說「自主」,選錯了,就說「主子」。
在這個趨炎附勢,風骨蕩然的年代,「官派」是個好辦法。但是,蔣介石時代台大還能派出傅斯年,清大還能派出梅貽琦,民進黨能派出誰?
乾脆把台大改成「黨立台灣大學」
民進黨上台後,從三級機關政務任命、標案廠商是否有綠營背景、水利會官派、婦女會施壓……民進黨就像一隻發情的動物,看到資源就忍不住要伸出鹹豬手,很快,我們也需要一個針對民進黨的#MeToo運動。
當然,管中閔能夠當選台大校長,是出乎外界意料。畢竟管中閔當過馬政府的政務官,在民進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打壓慣性下,台大還願意選出這樣一位校長,除了管中閔本人確孚眾望外,也不無有台大自由開放學風的彰顯,不因政黨輪替而忌憚於新執政者。
然而,台大不碰政治,政治卻會來碰台大。民進黨要的,不是台大校長「不參加政黨活動」,而是要唯民進黨之命是從。
民進黨的套路是這樣的,首先就是找一兩位「學者」來潑髒水,創造一些法律沒有的規範,例如,質疑者以公開的「上市公司基本資訊」,查詢到管中閔擔任獨董,然後來指責他沒有「公開揭露」;並且以遴選辦法沒有的「程序外接觸」一詞來質疑;而這些披著學術外衣的質疑者,卻無視中研院長與副院長有更多「程序外接觸」的機會。
我太了解民進黨「創造爭議」的能力了。
好了,爭議來了,於是監委、立委就可以發函給教育部,讓教育部有藉口說「爭議釐清前不得聘任」了,説穿了,這就是蔡英文:「投到我滿意為止」的翻版。
民進黨真的是非常瞧不起台灣人民的記憶力,修勞基法的時候沒有爭議嗎?提名陳師孟的時候沒有爭議嗎?通過前瞻計畫的時候沒有爭議嗎?民進黨說「不能有爭議」,這是笑話,還是夢話?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可是台大耶! 我自己沒有緣份就讀台大,但一直羨慕台大師生在社會的傑出表現,還有從傅斯年、胡適一脈相承的學風。
民進黨那麼多人是台大的徒子徒孫,如今面對自己的母校,都還下得了手,這種和尚拆廟、學生辱師的行為做得出來,真的需要這麼秀下限嗎?
再者,民進黨連台大都敢染指的話,那到底還有哪些資源、哪些機關逃得過民進黨的魔掌?
就像美國的性騷擾製片韋恩斯坦,民進黨這個「政治性騷擾慣犯」,連有歷練、有名聲的人都敢「政治性騷擾」,那麼面對沒有反抗能力的人,不是更肆無忌憚了嗎?
不然這樣,請蔡英文直接指示教育部,以後所有的「國立大學」就改成「黨立大學」好了,第一個就先把「國立台灣大學」改成「黨立台灣大學」,看民進黨是要派陳師孟當台大校長,還是顧立雄當政大校長,保證民進黨說要往東,「黨立大學」不敢往西。
作者:羅智強/前總統府副祕書長
等不到退休金!國民黨老黨工 22個月走11個
國民黨退休黨工與國民黨協商月退及18趴優存前途茫茫,但在停發的22個月期間,已經有11名黨工過世,其中有人因為月退突然停發,心情鬱悶沒多久就生病過世;有老黨工四處求助,在黨工協助下動支18趴優存本金,過世前總算幫兒子還了房貸。
更有老黨工說:這樣活下去真的很痛苦,如果國民黨要向民進黨政府抗議,他願到總統府前自焚,願意為黨「犧牲生命」。
受託與國民黨勞資協商的三民主義協進會理事長李彥鴻表示:看到老黨工的處境,她心寒、心酸,更心痛。
有位老黨工在黨中央無預警停發月退後,整個人變得安靜不講話,他擔心:「老夫少妻配」的妻子和未成家的小孩未來怎麼辦,有苦卻無法向年輕的妻子說,好端端一個人說病就病了,送到醫院沒多久就過世。
退休黨工譚海澄二次開會時都說要帶其他人到總統府前自焚,他昨天受訪時表示:原本1個月3、4萬的退休金,生活過得下去,如今一下子月退沒了,就只能靠過去的一些結餘維持生活,一下子停發月退,心裡真的一點準備都沒有,不知道怎麼辦,與其這樣活得痛苦,他願意為黨犧牲生命。
90歲的老黨工李瘁賢自我調侃說:沒有月退就跟人借錢,已經90歲了還能怎麼樣?有多少就吃多少,「38年剛來台灣時,也是1天1個饅頭過」,如果有希望能領回錢就把錢給他,沒辦法也沒辦法了。
他說:他是「有口難言」,只能打落門牙和血吞;且他至少還能講,有些人躺在床上動也動不了,想講都講不出來。
81歲的退休黨工林育英說:原本1個月有3萬多的月退,105年突然停發說沒就沒了,她先生過世18年,雖然她每個月可領撫恤金1.4萬元,但付房子的土地租金一個月就要1.2萬元,沒有月退、付了租金,每個月只剩2000元。
女兒近60歲但有憂鬱症,沒工作也沒結婚,她自己身體也不好,每天青菜、水果過日子,希望有人能幫她爭取一下,「我替黨服務30年,沒功勞也有苦勞」,不是只有年輕人,黨也要照顧她們這些過去替黨服務的老年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