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1-15 00:03:46| 人氣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枚就能炸掉三峽水壩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者建議台灣投資千枚中程飛彈

台灣的國防應該要用新思維來取代舊思維,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教授蘇紫雲今在一場演講中提到:國家的生存不能只靠外交、經濟,還要加上軍事,建構安全總合的戰略,實力是最重要的,有實力才有外交,這樣才能確保國家生存和民眾的安全。

 

蘇紫雲也點出國防預算不足及投資錯誤的問題。台灣的國防必須如歐洲國家,不僅是談「國防工業」,更需以「國防經濟」的角度看待,要有正確的投資,並展現自我保護的決心。


因此他也建議:軍售或武器發展應以「彈藥」優先,也就是採購、佈署飛彈,而非採購巡防艦,或先進戰機如F-35之類的「載具」,千枚中程飛彈造價約等於一艘成功級巡防艦,而600枚「陸劍二」造價約等於20F-35


蘇紫雲表示:光是佈署1000枚中程飛彈,就可以封鎖中國30多個機場,使其無法登陸台灣,對台灣而言防衛力比巡防艦或戰機好,。


現場有聽眾提問:若要炸掉三峽水壩需要幾顆?

蘇紫雲則表示:應該2枚就夠了

但他隨即解釋,佈署飛彈主要是防禦性質,且在戰爭法上水壩是民用目標,並不是軍事正當的目標。

他也幽默援引民進黨已故主席黃信介的話:

有些事能做但不能說,強調是被中國欺負才用,而不是窮兵黷武。


蘇紫雲也用:不沉的神盾艦來形容台灣的地位。

他說:現在有匿蹤的隱形戰機,物理上的期限是30公里,進入範圍就容易被偵測到,因此他也再強調應用彈藥來取代載台

再來就是精準武器,外科手術式的炸彈,那極限大概50公里,還必須維持一定高度。


現在應該補的要中程飛彈

愛國者和天弓飛彈是長程的,很貴,中程飛彈則相對便宜,對台灣的生存機會也就提高。

以過去而論,相當精銳的以色列海軍艦艇,也曾經被沙烏地阿拉伯的飛彈「打的不要不要的」,後來以色列的戰略也有所轉變。


台灣北社今(13)日下午舉行演講會,邀請曾為民進黨兩岸政策顧問的蘇紫雲以「安全的總合:台灣應善用戰略機遇-m503談起」為題發表演講。提及目前M503航線及中國空軍繞台的情勢。


蘇紫雲表示:中國的飛機現在亂飛,想做葉問,1個打10,也飛到日本對馬海峽,就是要把台灣「包」起來。


蘇紫雲認為:台灣應抓住機運,現在是第2次機會。

蘇紫雲也從二次大戰前的歐洲情勢談起:希特勒會當選就是1929股市崩盤,包括給工人休假福利動物保護法,納粹黨當年確實吸引不少人,且1936年舉辦奧運,奧地利那時也是有親德派,想跟德國統一,「因為德國經濟太好,希特勒又是奧地利出來的,希特勒又是個小文青」。


因此奧國也想加入德國,加上波蘭說德語的蘇台德區及捷克,德國併吞它們之後二戰爆發,跟現在的(中國)很像,因為它也是要擴張生存空間,當年的德國鐵路戰略就如今天中國的「一帶一路」一樣。


德國鐵路從北邊的不來梅,到義大利,再到北非,就是要突破英國封鎖。


蘇紫雲說:這跟現在中國很像,德國的戰機當時也是比較多,但不是武器問題,而是人民能否展現信心和意志。

蘇紫雲也提及邦交國迷思:有人說要很多邦交國,但以色列一開始也是很少邦交國,印證事實並非如此,外交必須要靠實力。


另外,第一次美國小布希在2001年三月對台的保證,川普應該是算台灣第二次的戰略機遇期,台灣有些媒體和學者故意誤導:經濟上台灣都依賴中國,其實是「三角貿易」,中國70%的外匯順差、約GDP3%都是來自美國。但政府未能正確認知,就會「該軟的不軟,該硬的不硬」。


蘇紫雲強調:台灣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像三角窗一樣,但大國鬥爭會影響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價值。


冷戰時本來美國杜魯門政府要放棄KMT,後來韓戰才又拉回來,接著「布拉格之春」、越戰後台灣的經濟起飛,台灣地位抬升,中美建交後台灣的地位又下去,《台灣關係法》出現,美國軍售台灣,到了天安門事件,美國又開始對中軍售,到911之後又開始圍堵中國,因為美國知道中國一定會走向海權


中國海軍的新船下水跟下餃子一樣,過去數年每年都有10多艘數千噸級的作戰艦艇下水,但我們給國際間的感覺是沒有認真去思考,從1996飛彈危機至今21年,國防預算實質增加卻只有3%,社福、教育預算都成長,但中國卻增加7,反而讓國際間認為台灣是否真有自我防衛的決心


蘇紫雲接著提到:美國也開始做一些「法律戰」,如美國的領務局對護照及在美台灣人登記問題,就認定台灣是一個國家,這2天的萬豪酒店等事件也是爭這件事,而台灣的民間社團發動「台灣正名」,很多人寫EMAIL強調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而台灣在2003年被小布希宣佈為非北約的盟國」,在內湖的AIT新房舍也在建設,反而是美國比台灣更愛台灣


他繼續提到:就是美國的法律辦公室(如同台灣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它和中華民國斷交ROC,所有權利義務都是台灣來繼承,也就是台灣要視為一個國家。


扁政府時期小布希說要為台灣(獨立)出兵,台灣的外交官或軍官若在駐在國遇到困難,可向當地的美軍單位求助,因美國把台灣視為非北約盟國,而在歐巴馬政府時較「愛好和平」,到了蔡政府時期,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香格里拉會議提及,美國國防部將依《台灣關係法》售台必要的防禦性武器,美國防授權法則讓台參與紅旗軍演,


要有實力就會有外交

馬政府時期的P3-C也是扁政府時期購買,唯一有做的只有F-16升級計畫,蔡政府上台18個月,像HARM反輻射飛彈、空對地飛彈等成為售台武器指標,但台灣的挑戰是國防預算不同,優先性可能是價值的問題,但國防預算偏低,從1996年的2336億,到2016年的3090億,加上物價年增率之後七折八扣,其實增加的很少,約只有3%現在必須先輸血


國防預算在西歐被視為公共投資的一部分,國防經濟必須回饋到就業等,但台灣則僅視為國防工業。


另外,台灣的援外預算也只比外國多一點,我們享受國際的公共投資,但援外只有0.047%」,現在執政也只是拿石頭砸自己腳,只是一般國家的1/61/5。我們必須思考是否認真保護自己,或認真地回饋社會


國防工業

法、德的軍背心都是台灣做的

台灣的資訊軟體也很強,但也常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比如扁政府時期的趨勢科技,有做美國國防部的案子,在台卻無法上市,只能到美國去上市。


另外,俄國的飛彈的觸控電腦,也是台灣的神碁做的。合於軍規標準,可以自己做,甚至也得到美國認證。像是一支扳手500,卻去美國買回來,其實工廠就在台中


國防預算應增加 善用台灣優勢

無人機也是」,接著他也提到,或許不像美、日先進,價格不像中國漂亮,但比中國貴一點產品品質就很低,這種東西台灣有啊,另外一些仿生機器人,或軍用機器人,也可以解決我們一些問題,但可惜,官員的思維還是舊的。


他也舉例說,中國的無人機都附送「後門」,許多國家卻步,這就是台灣的機會。

現在政務官,民進黨籍也只有38%,改革很多人都說『對』但應用情況又很低。

此外如美國也很努力在推生質燃料,去年2月就有說採用生質燃料,F-18預計2025年就要全面採用生質燃料。


談到徵兵或募兵,有時民眾比政府更有勇氣,80%民眾同意中國統一時願上戰場,70%民眾願為保衛台灣而戰 。

徵兵從羅馬時代起屬於「公民軍隊」,台灣從2020年開始,役男可能不到10萬人,用募兵制是不可行的

解放軍的中士二級一個月7000人民幣,約台幣35,募兵制又不提升國防預算,預算又不到位,真的威脅不是台灣國家太小,而是投資錯誤


蘇紫雲細算投資不同武器發揮的效果,認為千枚巡弋飛彈防衛力可替代1艘巡防艦或20F-35戰機。


另一個挑戰是,現在大家說要F-35,但要投資的是巡戈飛彈、防空飛彈,武器和載台哪個優先?


這也是挑戰,若要買一架陽春巡防艦300滿油滿彈滿人成本約500,大概可以買1000枚巡弋飛彈?哪個比較容易發揮防衛效果?,而1000枚飛彈大概就可封住30個機場,它(中國解放軍)就沒有登陸部隊可以到台灣。


整個國防投資應重新思考,創造正向循環,讓它的效益可以外擴,在替代兵力上,13000萬,數量1000枚的巡弋飛彈來替代造價300億的成功級巡防艦。

飛彈直接用貨櫃車改裝的載具載著趴趴走就可以。


此外,台灣若回歸中國,被中國佔領,日本戰時的生存線立刻被截斷,這是天賦有利的,也要去強調。


蘇紫雲進一步表示:中國在初期(1950年代)時也是靠軍事和武器在「做外交」,「畢竟總統去哪訪問這類都維持不久,還是實力最重要」。


而在飛機方面,另外F-35也可以考慮用600,單價4000萬的「陸劍二」,載具則以單價5000萬共250座,一共315億,這等於20架的F-35戰機價格。


歐洲也不再思考投資在新型的載具,歐盟都是希望每一塊錢可回到居民身上,這才是「國防經濟」的思考。


蘇紫雲最後再強調:不能到哪裏去都是「愛與和平」,要先把戰略思考準備好,人家才會跟你做朋友。


外交和經濟上雖無法跳過,但在戰略上要找出一個「安全的總和」。

台長: 昕哥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