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1-07 23:48:46| 人氣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年注意這三個泡沫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股、日債、中國房地產

2017年非常有意思。美國總統川普入主白宮後,一度被國會、媒體撞得頭破血流,但是借稅改方案一役逆襲得手,儼然成了美國的救世主,但是“通俄門”陰霾揮之不去。

中國在十九大奠定了習近平主席的政治權威,中國經濟宣告從高速增長走向高品質增長,去槓桿去風險成為頭等經濟政策目標。


曾經擔心的歐洲政壇極端化最終沒有發生,但是歐盟教主梅克爾的政治地位卻因大選而意外失足。


英國的脫歐談判不得要領,承諾了400-450億歐元的分手費卻仍未能換來在歐洲市場的身份。


全球股市的波幅是歷史上最低的(1964年除外),MSCI世界指數史無前例地每一個月都錄得正增長,風險指數VIX平均數值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美中科技股飆升,中國AH股表現分道揚鑣,美債收益曲線異常平緩,美元匯率乏善可陳,黃金與比特幣走勢天壤之別。


石油價格借著一紙限產協議而鹹魚翻身,中國的去產能故事也讓工業金屬火了一把。


2018年全球經濟會如何演變?以下是筆者的五個猜想:美稅改是2018年的最大變數


這是30年來美國最大的稅務改革,個人稅與公司稅的大幅調低可以直接刺激經濟,同時改善美國的營商環境。稅改之後美國跨國公司滯留海外的巨額資金何去何從,將主導美元匯率走勢。


稅改的短期經濟刺激作用被高估,美國經濟最快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放緩。但是美國稅改無可避免地改變全球營商環境的均衡,勢必帶來一場世界範圍內的政策性減稅浪潮

跨國資金開始回流美國,美元匯率走高,美元區資產受惠於資金流入,而海外則預計出現流動性緊缺的局面。

二、

中國去杠杆牽連著全球的神經。

金融危機後,中國曾經一度為全世界提供了60%的增長動力,之後動能逐漸放緩,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需求來源

經濟工作會議上將去槓桿防風險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流動性在緩慢收緊中,市場利率在逐步上調中。


2018年的政策監管力度一定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內部的槓桿水準會進一步下降,導致流動性越來越緊,資金成本越來越高。

這些暫時不至於觸發系統性風險,不過對整體經濟的增長動能是一個挑戰,違約風險可能要進一步釋放。


三、退出QE成為市場焦點

2017年美國聯準會連續加息,不過市場對通貨膨脹前景卻不看好,這使得兩年期對10年期國債的利差縮減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

中國人民銀行號稱貨幣政策並未收緊,不過市場利率卻一升再升,並開始傳導到貸款利率存款利率上。


美國在2018會繼續加息3,但是在貨幣環境正常化的過程中儘量舒緩稅改帶來的財政赤字壓力。中國在宏觀審慎、堵塞監管盲點中加速去槓桿,政策宣示不大,但是流動性收縮力度卻未必小。歐洲央行可能在2018年正式宣佈退出QE計畫,日本則暫時看不到類似的動作。


四、全球增長拐點將現

世界正在經歷戰後最長的一次經濟擴張週期,這既是拜天量流動性所賜,也是企業投資信心回暖的結果。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中國十九大召開、歐洲政壇未現黑天鵝事件,都為短週期帶來了額外的刺激,但是這些2018年下半年可能出現逆轉


筆者認為事件性因素開始消退,全球增長速度可能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回落

目前看到的只是增長的溫和放緩,但是不排除去槓桿、市場動盪、地緣政治事件造成更大規模的調整。

海外美元回流、美元重回強勢的話,新興市場可能受到意外的衝擊。


五、資產泡沫是懸在頭頂的劍。

美國的股票、日本的債券、中國的房子,被稱為世界三大估值奇景,是泡沫早晚會爆,問題是2018年會不會爆。

全球流動性由放到收,資產維持2017年的榮景會十分困難。

政策風險轉化成市場風險,並觸發連鎖調整的機會明顯上升。

全球大調整並非必然,但是三大泡沫中其中一個出事並非不可能。


新台幣又變大了 留意巨額匯損!

有一位朋友到銀行兌換美元,特別打電話來問我:台幣會升到多少?我説我又不是央行總裁,怎麼知道台幣會升到哪裡?

從去年到現在,新台幣從32.26元升到去年底29.848元,全年升了7.5%,台幣不但升破30元,而且邁向2018年,台幣似乎升得更急,這兩天台幣跑到29.52元,從2016年底到現在,新台幣升值9.28%,已是強勢貨幣的前段班。


現在台幣換人民幣是4.5462元,兌歐元是35.58元,若換日幣,反算回來1元台幣可換3.8038元,這對很多喜歡到日本旅遊的朋友是利多。


台幣升值可提升本國人的購買力,因為台幣變大了,可是對出口商是利空,因為出口產品拿到的美元兌換成新台幣變少了。


還好台幣升到現在,尚未看到出口商出來抗議,不過買股票的人可能要小心你買的公司第四季可能出現巨額的匯兌損失。


去年一年,有歐元、英鎊、韓元升值幅度超過新台幣,其中歐元升值12.42%、英鎊升8.67%,跟台灣競爭最激烈的南韓,去年韓元從1206.33元升到1065.73元,全年升值13.19%,比新台幣升更多。


不過南韓半導體去年表現非常出色,全年出口979.4億美元,成長57.4%,南韓去年全年出口成長15.8%,超過台灣,韓元大升,也讓南韓去年人均GDP可望跨過30000美元關卡。


而新台幣去年升到快8%,台灣的人均GDP至少可上升將近10%,這是台幣升值帶來的效應。

 

台長: 昕哥
人氣(80)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