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1-06 00:09:40|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適合走中國路2年關閉2000家分店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中國市場曾擁有「大眾鞋王」、「女鞋第1品牌」之稱的台資企業達芙妮,去年10月底在香港交易所公布了前三季財報,從最新的數字顯示:其核心品牌業務銷售據點由2016年的4900個大減到20179月底的3917營業額也年衰退約15,股價僅剩0.45港幣左右,已經很難再用「調整策略」來解釋其經營困境。

根據達芙妮在港交所公布的上半年中期報告中財報數字顯示:截至2017630日止,達芙妮營業額年衰退19.6%27億港元,而10月底公布的「未經審核的前三季度營運資料」(即未被會計師年終簽證),僅第3季度便關閉了375個銷售點,9月底的核心品牌業務銷售據點剩下3917個,連續第3年衰退。

自創品牌加併購,達芙妮曾紅遍中國
達芙妮由台商代工廠在1987年成立,1990年代看準中國市場潛力,以自創品牌「達芙妮」前進中國,趕上中國國民所得開始成長的年代,1995年,達芙妮國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4年,達芙妮國際再創第二個自有品牌「鞋櫃」,2010年,達芙妮收購了中國大陸的中高檔品牌「愛意」和「鞋櫃」


其核心業務即銷售達芙妮、愛意、鞋櫃和杜拉拉等品牌鞋。2014年達芙妮的營收似乎達到了頂峰的103.5億港幣,獲利1.76億港幣,自2015年開始,達芙妮在中國市場開始「瘦身」1年內淨關閉了827家分店,當年營收大減為83.7億港幣,股東獲利由盈轉虧,虧損額為3.78億港幣

財報上毛利率仍高,但營業費用、成本等大幅侵蝕獲利,眼見整個市場轉壞,達芙妮官方下定決心止血,2016年一年內就關掉1030間分店,全中國剩下4900個據點,想必營收與獲利數字好看不到哪裡去。

股價打了1折,分店少了4
達芙妮2016年的完整財報,也拖到去年124日才公告(一般是4月底前發布),營收年衰退22%來到65億港幣(約260億台幣),虧損8.1億港幣(32億台幣左右),還超過2015年的虧損1倍以上(118%),2017年雖未公布全年數字,但核心品牌業務銷售據點由2016年的4900個大減到20179月底的3917個,不難想像其結果。

目前達芙妮的股價約0.495港幣左右(代號 00210 HK),自2014年高點4.52港幣比起來已經打了快1折,而分店數3917家較2014衰退了42,然而衰退不是達芙妮獨自遇到問題,在中國或香港上市的百麗,奧康(603001),千百度(010283.HK)等女鞋遇到同樣的困境。


例如當今中國第一「鞋王」百麗2年內也關閉了近1000家分店,並且宣布自港股下市,這一點,相信也是達芙妮的大股東最不樂見的。

 

台長: 昕哥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