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比瑞亞舉行總統大選決選兩天後,足壇傳奇巨星維阿今天宣告勝選,擊敗了現任副總統波阿凱,這個曾經歷兩次毀滅性內戰的非洲國家將出現1944年以來首次民主權力轉移。
英國廣播公司(BBC)與法新社報導:維阿將取代2006年上台的現任總統瑟利夫,領導這個非洲歷史最悠久的共和國。
國家選舉委員會(NEC)宣布:26日的總統決選已開出98.1%選票,維阿拿下61.5%選票,篤定勝出,波阿凱得票率為38.5%。由於波阿凱提出法律挑戰,第2輪決選延遲數周才登場。
選委會主席柯克亞告訴記者,明天將會正式公告確定的開票結果。不過,維阿迫不及待宣告勝選,他推文說:「賴比瑞亞同胞們,我深刻感受到全國的激動之情。我今天承擔起這項艱鉅任務,深感責任重大。變革即將登場。」
在選委會宣布開票結果前,這個機構外部署了大批武裝警員,而維阿的部分支持者已開始慶祝勝選。
維阿稍早推文說:賴比瑞亞人民顯然已作出選擇,我們都對這項選舉過程的結果深具信心。
在10月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維阿以38.4%的得票率居首,但未一舉贏得過半票數,因此必須與以28.8%得票率居次的波阿凱在第2輪對決。
51歲的維阿在足壇成就煌輝,是唯一曾經獲得國際足球總會世界足球先生榮銜和贏得金球獎的非洲球員。
他在1990年代曾效力法國巴黎聖傑曼和義大利AC米蘭等歐洲勁旅,後來在職業生涯晚期也前往英格蘭為切爾西和曼城等英國超級聯賽知名球隊短暫踢過球。
路透社報導,維阿2005年曾首度競選總統,最終以40.6%對59.4%得票率敗給現任總統瑟利夫,他2011年競選副總統也失利,但他一再呼籲年輕而熱情洋溢的支持者保持冷靜,不要訴諸暴力。
法新社報導:維阿這次能夠勝選獲得許多重量級人物支持,包括前軍閥強生,而且顯然也獲即將卸任的瑟利夫暗中相挺。
瑟利夫的辦公室表示:已成立一個團隊,成員包括多位部長,以利民選總統間順利轉移行政權。
瑟利夫的前任總統泰勒在2003年因案潛逃出國,而泰勒之前的2位總統都遭暗殺身亡。
賴比瑞亞過去70年局勢動盪,在1989至2003年兩度爆發內戰,據估計造成25萬人喪生,自1944年以來政權一直無法以民主方式轉移。
78歲的瑟利夫畢業於哈佛大學,在2005年與2011年2次大選中連續獲勝,是非洲首位民選女性領導人,2011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瑟利夫帶領滿目瘡痍的賴比瑞亞從14年內戰中逐漸復甦,又於2014年率民眾努力對抗造成近5000人身亡的伊波拉疫情,但她的政府遭批評未能致力解決貧窮與貪腐問題。
亞塞拜然梅赫莉班 正副總統睡同一張床
中亞的亞塞拜然共和國總統伊爾汗.阿利耶夫,2017年2月任命第一夫人梅赫莉班.阿利耶娃為第一副總統,打破前蘇聯國家領袖枕邊人絕少沾染政治的傳統。
梅赫莉班妻以夫貴,也被貼上政權私相授受的負面標籤,但這位53歲、身材纖細且曬出一身古銅色肌膚的美魔女,可不是花瓶。
梅赫莉班生於巴庫的書香門第家庭,娘家帕沙耶夫家世顯赫,祖父為生於伊朗的亞塞拜然裔知名作家,父親是物理學家兼國家航空學院院長,母親為語言學博士暨頂尖的阿拉伯語言學者,叔叔則是亞塞拜然獨立建國後首任駐美大使。
2010年遭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外館電文形容,帕沙耶夫堪稱「亞塞拜然最具權勢的家族」。
這個帕沙耶夫家族的掌上明珠,在19歲大一那年嫁入政治豪
獨裁者阿利耶夫家族。
2大超級世家聯姻後,在阿國獨霸政壇和商界,所向無敵。
1991年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獨立,阿利耶夫家族自此掌控該國政權。
蘇聯時代擔任亞塞拜然共黨第一書記的老阿利耶夫,獨立後成為首任總統,直到2003年過世前2個月才退位,讓兒子伊爾汗無縫接班,現年55歲的伊爾汗和父親一樣連選連任當總統至今。
梅赫莉班為伊爾汗生了2女1子,但這位才女不甘於只當主婦和家族的漂亮擺飾品,一心成為跨足多領域的女強人。
1988年畢業於俄羅斯的謝切諾夫莫斯科國立醫科大學,當上莫斯科眼科疾病研究院醫師。
2003年接婆婆的班,成為第一夫人。
2005年,這位第一夫人進軍政壇,初試啼聲一舉當選,在這個保守的穆斯林國家帶起女子參政風氣。
國會議員身分令梅赫莉班知名度和人氣水漲船高,憑藉高顏值、現代感與對時尚的敏銳度,她甚至比另一半更受歡迎。
梅赫莉班能說一口流利的俄語、英文、土耳其語和阿拉伯文。不過,光鮮亮麗的表象背後,負面爭議如影隨形。
亞塞拜然2016年9月通過修憲全民公投,總統任期延長至7年,並設2名副總統,其中第一副總統為國家第2把交椅。
公投過關為阿利耶夫提名自己老婆當第一副手提供法源依據,但在野黨痛批他反民主、濫權,跨出建立絕對君主制「阿利耶夫王朝」的第一步,讓亞塞拜然宛如回到中古世紀封建時代,更遑論梅赫莉班對政治事務幾乎一無所悉。
去年曝光的「巴拿馬文件」中,梅赫莉班赫然榜上有名。文件稱她在巴國擁有一個基金會,並藉此掌控亞國大型企業Ata控股集團,2位千金名下也有3間英屬維京群島及巴拿馬公司,掌握亞國金礦開採集團的重要股權。
以她娘家帕沙耶夫和夫家結合,所掌控的政、商、權勢,尤其房地產和電信產業的壟斷地位,並不令人意外。
2010年維基解密曝光的外交密電,梅赫莉班的華服和精緻行頭遭批不知民間疾苦,揮霍成性,甚至爆料她進行大規模整容手術,很可能是在國外完成,無論是電視上、照片中或見到本人,她顯然因整容無法做足面部表情,皮笑肉不笑。
全球第一夫人比一比!
約旦王后拉妮雅 美出顏值新高標
「第一夫人」一直是全球關注焦點,如今除法國總統馬克宏的第一夫人布莉姬為世人熟悉外,擁有高人氣、高顏值,被外界稱為「中東的黛安娜王妃」的約旦王后拉妮雅,更是顛覆了人們對於中東女性的一貫看法。她在夫婿支持下,成為全球最知名王室成員之一。
現年46歲、生於科威特巴勒斯坦家庭的拉妮雅,父親是小兒科醫師,家中除她以外,還有一個姊姊和弟弟,中小學都在科威特完成,後申請進入知名的開羅美利堅大學攻讀工商管理。
畢業後,為躲避海灣戰爭舉家遷移約旦,她曾在蘋果和花旗銀行工作。
1992年在一場晚宴中,結識當時仍是王子的阿布杜拉親王,由此讓她人生出現大轉折。
躲避戰爭離開故鄉 開啟皇室人生
阿布杜拉王子雖是約旦前任國王胡笙的長子,但因政局不穩,王儲位子在1960年代由其弟哈桑出任。
也因此,與阿布杜拉交往、隔年結婚的拉妮雅一開始從未想過自己會是未來的王后。
1993年6月10日,兩人在首都安曼舉辦盛大婚禮,隔年2人長子出生、也就是當前的王儲胡笙,而2名女兒相繼出世,2005年幼子哈西姆王子也來到人世。
不當家庭主婦 致力保護婦幼權益
嫁入王室後,拉妮雅不希望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在公公胡笙國王支持下,曾在貿易部門任職、後成立約旦河基金會,專門負責兒童保護與婦女權益提升。
1999年病危的胡笙國王,最終在病榻前將王位交給兒子阿布杜拉,也意謂拉妮雅隨後成為約旦的王后。
成為王后後,拉妮雅更忙碌,不僅成立「拉妮雅王后傑出教育獎」,鼓勵優秀教師,更出資全面翻修約旦全境500多間小學、並成立艾安曼基金會,提供約旦學生出國留學獎學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