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2-25 23:24:54|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法承受的真相─花媽的心內話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雄市長陳菊在卸任前出的新書「花媽心內話」,引發了民進

黨茶壺內的風暴,更直接將高雄市長黨內初選從檯面下的相互

較勁,直接翻到檯面上對槓。

然而,花媽書中的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雖然是一場黨內派系

傾軋的過往雲煙,但事隔10多年,派系對峙依舊,煙硝更甚從


花媽的心內話到底有多少成分與事實相符還在各說各話的階

段,而真相只有一個,就是民進黨關起門來鬥爭的本質,永遠

是開門後牽手合作、進步的動力。


創黨以來,民進黨從來就不是一個一言堂、也不是一個「揖讓

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政黨,創黨前的黨外時代,公

政會與編聯會兩大陣營的競爭,一直延續到創黨後的新潮流與

美麗島兩大勢力。


1994年首次民選台北市長,陳水扁與謝長廷各自成立正義連線

和福利國連線角逐提名,更使得民進黨呈現百花齊放,百家齊

鳴的狀況。


1996年的總統直選,彭明敏和許信良在最後階段競逐提名壁壘

分明、

2000年更因為陳水扁與許信良的路線之爭,在黨內總統初選之

後,許信良還憤而出走脫黨參選總統。

 

有人就會有朋友有一群朋友就會形成派系

派系有強人則會相互競爭,不論外界稱之為互鬥、對抗、內訌

還是相互傾軋,民進黨始終保持著一個傳統,就是「門關起來

大鳴大放、打開門牽手向前」,不論是黨的常會、執會,或是

地方的執、評委會議,吵架、拍桌、幹譙時有所聞,大夥兒爭

的,不論是地盤、利益、論述還是路線,最後一定會協調出一

個大家不一定滿意,卻都還能接受的結果,開門之後面對外

界,大夥兒同一口徑,不但支持那個結果,也願意共同承擔那

個結果可能造成的後果。


這是民進黨獨特的文化,也是「衝突、妥協、進步」三部曲的

具體展現,也因此,民進黨從來不怕內鬥,即便2008黨內總統

初選,謝長廷和蘇貞昌從檯面下殺到媒體版面上,最後兩人還

是合體,攜手對抗國民黨的馬英九。


換句話說:民進黨有著顧全大局的根本認知,那就是「團結不

一定會贏、分裂就一定會輸」。

 

曾經有人說:新潮流是民進黨最會整碗捧去的派系,堪稱「

內有黨」,但批評新潮流的人,也在培養自己的子弟兵,更仿

效新潮流的狼群戰術,積極的攻城掠地、搶占地盤。這種黨內

文化與其說是派系運作,更應該形容這是民進黨進步的重要元

素,也正因為相互競爭,才能產生更好的人選讓人民在過去國

民黨一黨獨大的體制之外有所選擇。

 

民進黨從早年的體制抗爭悲情訴求,到後來嘉年華式的上街

頭遊行、理性溫和的政策論述,民進黨一路蛻變、成長、茁

壯,到2016第二次重新獲得人民肯定而執政,民進黨一向靠的

不是分贓和搓湯圓,而是理念與價值的堅持,因此初選過程中

難免有所摩擦,也無可避免的會有路線與論述的優先順序之

但茶壺內的熱水就算再滾燙、再怎樣的餘波盪漾,倒出來

茶,一定得甘甜、順口,甚至要餘味猶存。

 

花媽的心內話,揭示了人性的本質,暴露了民進黨多年來如何

進步的動力,也所以關起門來的爭執,有很多沒有說的真相,

也有很多外界無法承受的事實,只是這一切重要嗎?


需要為過程中的競爭在意嗎?還是說回到參選的初心來思考,

當年民進黨所有的要角站在舞台上拉起花媽的手,向所有高雄

市民推薦陳菊來為人民服務,是對的?還是錯的?而後來高雄

市民的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這是筆者的心內話,相信,也

是花媽的心內話。


作者:陳嘉爵/資深媒體人

 

 

 

台長: 昕哥
人氣(3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