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2-20 23:38:21|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八旬翁換人工關節 遊山玩水展笑顏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名80歲的羅爺爺近半年來飽受左膝疼痛所苦,走路一拐一拐,「簡直痛到根本不想走路」,期間雖嘗試各種保守療法,卻遲不見效,所幸經膝蓋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後2天即下床走路,患者也恢復笑容,開心說:「又能繼續出遊享清福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邱仕德表示:羅爺爺為治療膝蓋疼痛,幾乎試過所有保守性治療,包括吃止痛藥、打類固醇,甚至接受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但疼痛依然,家屬不忍爸爸如此痛苦,帶他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作祟,決定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後患者恢復健康,走路不再劇痛難忍,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邱仕德指出:「自發性骨壞死」指的是骨頭缺血喪失養分造成壞死,導致軟骨塌陷造成關節破壞,發生的男女比例為1:3,較常發生在65歲以上女性長者,常見症狀為姿勢變化的膝蓋劇痛,如坐下去或站起來的那一剎那,或是行走時走一步痛一下,但休息時又比較不痛,也可能在膝蓋內側(股骨內側髁)會有壓痛的感覺。


邱仕德表示:此病目前發生原因不明,有可能為類固醇、酒精、早期膝蓋受傷致使血管及軟骨損傷、骨質疏鬆,或軟骨下功能不全的骨折所引起,特別的是,早期X光檢查可能看不出明顯變化,因此很難判讀,但在後期則能看出內側膝蓋關節軟骨下影像的改變,再透過核磁共振確認病灶。


邱仕德提醒:目前此症初期雖可透過吃藥、打針等保守性方式治療,但仍欠缺顯著證據證實治療效果,因此當關節軟骨下骨板出現明顯缺損時,仍建議透過手術,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及預後,建議民眾若膝蓋長期疼痛未癒,還是由骨科專科醫師評估及診斷治療為宜。


邱仕德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需進行適當運動訓練,以增加肌肉骨骼強度,搬運重物時姿勢要正確,才能避免膝蓋受傷,更應避免菸、酒、檳榔,生活作息正常,若有骨質疏鬆的病人,應加強攝取維他命D和鈣,才能避免關節的病變。


台長: 昕哥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