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1-26 23:54:45| 人氣5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製飛彈打北京 我砸80億飛了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極機密 台灣曾有中程飛彈

「台灣有中程彈道飛彈?」一項「打到北京、上海中程彈道飛彈研製計畫」被終結時,很多人不相信台灣曾有過如此有企圖心的研發計畫。

 

雲峰計畫3年前擱置

外界所提「雲峰」飛彈是中科院耗時10年、花費80研製的中程地對地飛彈。

李登輝時代軍方將研發「雲峰飛彈計畫」視為最高機密。

飛彈計畫包括兩方案,射程從1200公里到2000公里,涵蓋北京、上海甚至三峽大壩

 

1996台海危機時解放軍試射飛彈後,台灣軍方恢復被終止彈道飛彈研製計畫,研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中程彈道飛彈。

 

當時李登輝希望借「雄風」-2E巡弋飛彈、「雄風」-3超音速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計畫,與陸相對抗。

但隨著大陸殲-10、蘇-27、殲-11等更先進戰機服役,及現代化水面戰艦和潛艇成軍,台海軍事力量已明顯向陸傾斜。

 

2014年「雲峰」計畫擱置

該飛彈曾在2008年試射,原計畫少量生產,初步規畫建造10套發射系統,每套配備1520枚飛彈,總目標500枚。

台灣共有三項對地攻擊飛彈研發計畫

一是「雄風」-2E巡弋飛彈

 

第二項定名「青峰計畫」,是短程彈道飛彈

主要以台軍原有「天弓」防空飛彈發展而來,射程約1000公里,計畫生產100枚。

 

第三項定名「雲峰計畫」,計畫也以「天弓」防空飛彈為基礎,發展具戰略威懾能力的中程彈道飛彈,計畫生產30枚。

 

美國《防務新聞》曾透露:台灣80年代就著手研發「天馬」長程彈道飛彈,且開始研發核武。不過在美國壓力下,兩項計畫都喊停。

 

198110月台軍首次公開展示射程達130公里的「青峰」地地飛彈,外形模仿美國「長矛」飛彈;也有一說中科院曾研製射程達950公里、彈頭重約500公斤的「天馬」地地飛彈。

 

1996,台灣還秘密發展「天戟」戰術彈道飛彈。

天戟飛彈也是用「天弓」-2型為基礎改裝,最大射程350公里上下。

美國援助是重要保證

從台灣飛彈整體實力看,美國技術和援助才是台灣飛彈發展重要保證,缺了美國支援,台灣飛彈只能是計畫,無法投入實戰和部署。

 


雄二E 用來打亂犯台計畫

在中科院帶領下,台灣也有一套飛彈系統發展歷程。首先出現的自製飛彈,1981年國慶分列式出現的「昆吾飛彈」。

 

該型導彈為我陸軍武器中相當罕見的俄系武器設計。有一說是以色列在中東戰爭時所獲,輾轉送台灣,由中科院仿製。

不過昆吾飛彈在國慶中出現後,國軍各單位未見部署和成軍,但也成中華民國研發飛彈的濫觴。

 

昆吾彈體呈短圓柱狀,彈鼻圓錐狀,尾端十字型翼,尾翼可折疊。初期反裝甲飛彈誕生時就是採用「線導」。線導式導彈結構簡單,成本低,不易被干擾。

 

比起對空和對艦飛彈在空曠空間朝目標飛行,極易受影響造成誤判;線控不被干擾的特性正好避免。

 

現今世界上反裝甲飛彈基本仍以線導為主,如國軍「拖式飛彈」,就是運用線導,不過更新式「標槍」飛彈,已捨線導方式。

 

國軍飛彈中,極機密彈種,當屬射程1000公里的「雄二E」巡弋飛彈,它還有一個混淆外界的稱呼叫「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TSMFS),已試射成功並部署,但總統府及國防部都曾否認這型飛彈存在。

 

目前,雄二E有兩款,以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為基礎的「次音速雄二E」與以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為基礎「超音速雄二E」,均以美國「戰斧巡弋飛彈」為目標所研發的地地巡弋飛彈。

可用來攻擊大陸沿海

雄二E目前仍列極機密,國防部迄今未公布數據,專家評估其有效射程約6001500公里左右

 

為降低敏感性,在屏東九鵬試驗基地試射時,朝綠島、蘭嶼海域發射,並透過陸上制導系統,讓飛彈在海面上以飛繞方式飛行,以免過長射程造成危險。

 

國軍以「重層嚇阻」做戰略指導,「雄二E」巡弋飛彈則做「重層嚇阻」重要武器系統。

消息來源指出:雄二E巡弋飛彈部署目的,不是以摧毀或癱瘓敵軍為目標,而是用於打亂共軍犯台計畫,如攻擊共軍機場跑道或是指揮管理中心,為台海爭取時間。

 

 

台長: 昕哥
人氣(55) | 回應(3)| 推薦 (1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悄悄話)
2017-11-28 21:18:56
(悄悄話)
2017-12-03 23:35:38
(悄悄話)
2017-12-08 13:45:2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