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20 17:45:04| 人氣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支持大陸「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民主」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就是台灣人民期待的兩岸關係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13日因肝癌逝世。前總統馬英九今(14)日在臉書上表達哀悼,他表示:台灣力行民主,總統直選已6次,「服從多數,尊重少數、容忍歧見」的民主態度,已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呼籲大陸可走向「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民主」,一旦能尊重異議人士,兩岸心理距離就可以立即拉近。

 

馬英九提到,劉曉波過去因草擬推動「零八憲章」,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1年,已服刑8年,2010年雙十國慶前夕,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因中共不放行而無法出國領獎,讓在挪威奧斯陸頒獎典禮上空著的椅子,乃成為全球焦點,因此,他在國慶前夕四海同心會上向全球僑胞代表致詞時,也呼籲中共放人,表達我們的關切。

 

馬英九說:他一向積極推動兩岸和解、合作與和平,但也一向關心大陸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的發展,而今天正好是台灣38年戒嚴解除30週年的前夕,根據世銀統計:1987年的台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是5350美元,2017年大陸人均GDP8123美元,這顯示出,兩岸在不同時段都經濟成長突飛猛進,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但人權保障遙遙落後,目前的大陸,條件還優於1987年的台灣,台灣的經驗,也許可以提供大陸參考。

 

中國夢在自由、人權方面,應該要有成比例提升

馬英九表示:大陸今天已成為世界政治、軍事與經濟大國,全球動見觀瞻,但大陸振興中華的「中國夢」在自由、人權方面,應該要有成比例的提升,以配合大國的身分地位。

馬英九表示:大陸當局一向認為西方經濟發展模式成效率不佳,對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並不認同。

 

馬英九提到:過去30年,台灣力行民主,總統直選已6次,「服從多數,尊重少數、容忍歧見」的民主態度,已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台灣也已成新興民主國家,但台灣民主改革的過程中對異議人士「容忍歧見」的根源,不必是西方的言論自由,而是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宰相子產「不毀鄉校」的開放作風。

 

馬英九說:這是一個更好的起步點,大陸可據以走向「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民主」,一旦大陸能夠尊重異議人士,兩岸心理距離可以立即拉近,兩岸合作的空間自然無限擴大,這就是台灣人民期待的兩岸關係,我們懷念劉曉波,也可以從兩岸關係的面向來思考。

 

台長: 昕哥
人氣(6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