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10 23:27:37|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梵諦岡「教宗的醫院」爆醜聞 為降低成本罔顧病童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聯社揭露一份內部調查,指出隸屬於梵蒂岡的耶穌聖嬰兒童醫院為了盈利取向,不僅醫療過程多處違規還偷工減料,許多病童未獲得應有的治療。


醫院方面則立即駁斥美聯社的指控,更威脅將對美聯社採取法律措施,並拿出2015年委外的調查報告澄清。

美聯社揭露一份內部調查,指出隸屬於梵蒂岡的耶穌聖嬰兒童醫院為了盈利取向,不僅醫療過程多處違規還偷工減料,許多病童未獲得應有的治療。

醫院方面則立即駁斥美聯社的指控,更威脅將對美聯社採取法律措施,並拿出2015年委外的調查報告澄清。


這份美聯社的報告,其實是一份2014年由梵蒂岡授權的調查,祕密地進行了3個月,報告中收集許多文件、證據,以及十幾名現、歷任醫院員工、病人及家屬的說法,多數都認為醫院當初成立的初衷盡失,比起照護病童,如今醫院更致力於盈利

但更讓人意外的是,這份2014年的調查報告未曾對外公告;報告結尾的建議有些有落實,有些沒了下文。


2015年,梵蒂岡當局指派第二次調查,過程為期三天,最後報告總結則寫著一切正常。

然而,美聯社的調查則發現,從醫院大大小小的行政管理「改向」、擴大服務,可以看出醫院試圖轉虧為盈,最後付出代價的卻是這些小病人。

從爬梳病歷、法院判決、醫院及當局之間的信件往來,以及工會的投訴,美聯社發現,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不僅超收病人,衛生標準不及格更導致醫院爆發感染,癌症病房竟然爆發長達21個月的「超級細菌」危機,造成八名兒童喪命。

除此之外,醫院為了省錢,在拋棄式醫療器材的處理上偷工減料

除了未妥善消毒,更爆出採購便宜的針頭,卻在注射時針頭壞掉。

更甚者,為了提高手術室的效率,有些病人被迫提早(甚至太早)從麻醉中甦醒。

所有與美聯社接觸的醫院員工,因為害怕丟工作都以匿名方式接受訪問,他們表示出於對醫院病童的擔憂,才選擇打破工會的沈默。

這些醫院員工透露2014年舉報的問題,有些有獲得改善,但有些仍停滯。

2016
年醫院工會會訊上寫著:「10年前,急診室塞滿了人,現在還是一樣;10年前,病人躺在擔架上等候,如今一樣未變;10年前,病人一個小病進醫院卻感染兩種病出院,現在仍一樣。」

會訊上問著,「10年間改變了什麼?儀器、製藥都比過去更好,但醫療照護的等級仍原地踏步


2014年,梵蒂岡便屢接到關於耶穌聖嬰兒童醫院醫療品質的投訴,時任院長對醫院的管理強調推廣醫院名聲,同時為了在南義增設分區醫院,不斷降低成本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一名退休流行病醫生形容,當時醫院的風氣「你幫病人診斷後,進行越多治療,就幫醫院賺進越多錢。」你得不斷地幫醫院製造賺錢的機會。

這名退休醫生表示:他曾在檢視11名癌症過世病人的病歷時,驚訝地發現「許多醫療介入」,例如一名狀況不樂觀、即將離開人世的病童,病歷仍指示為他洗腎

當這些孩子滿身感染,體內器官已漸漸停擺,我們還要幫他們做洗腎,硬是執行這些積極療法嗎?

這名醫生提出的觀點也反映出,醫界長期的倫理辯論:究竟哪個時間點才適合對末期病童進行安寧療護?而同樣的問題,在天主教醫院更是棘手


近幾十年來由於醫學倫理與安寧療護的提倡,醫療人員漸漸尊重病患的自主,將積極轉化成緩和的治療方式。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於1869年由義大利貴族成立,致力於幫助窮困的孩童。1924年,耶穌聖嬰兒童醫院被捐贈給梵蒂岡,並逐漸成為義大利南部主要的兒童醫院。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擁有607個床位,近年更擴大移植手術及腫瘤科的服務,成功治療近千名病童。


然而,2011年,一名四歲急性白血病病童卻在醫院感染具有超強抗藥性的「綠膿桿菌」,綠膿桿菌在醫院常是造成血液感染以及肺炎的主因


這波造成27人感染,8名病童喪命,這場感染危機從20113月蔓延至201212月,整整21個月。


綠膿桿菌是一種致病力較低但抗藥性強的桿菌,為傷口感染較常見的一種細菌,感染後膿汁和滲出液等病料呈綠色

醫院內的員工表示:整個血液腫瘤科病房都在這波感染中受到影響;而綠膿桿菌的預防,其實可以從醫護人員的手部清潔,以及非重要醫療物品的使用做起,但顯然地,耶穌聖嬰兒童醫院在衛生條件的控管出了問題。

然而,在美聯社所有的調查中,最為人震驚的是,醫生出於手術室效率的壓力,讓有些病童太快從麻醉中甦醒,有些病童甚至在手術結束前醒來,眼中泛淚或是扭動著。


根據2014年一份內部舉報,一名在場人員感到相當難過,看到一名14歲的女孩從闌尾手術中提早醒來,檢舉中寫著:麻醉師的行為完全違背的醫學倫理以及本院的道德原則。

麻醉學在評估時不是那麼容易拿捏得精確,既使再一流的醫院仍發生過病人提早甦醒的情況。

因此,醫生通常會在手術接近結束、縫合傷口的時候,才開始退麻醉的程序;但是耶穌聖嬰兒童醫院的員工卻表示,尤其在動小型手術例如疝氣,為節省時間動下一個手術,退麻醉的程序會更加速

針對美聯社揭露的調查,耶穌聖嬰兒童醫院嚴正否認,更欲提出法律措施,並表示其醫院的優秀名聲吸引頂尖一流醫師至此工作,名人如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更曾於五月出訪時造訪於此。


梵蒂岡發言人柏克承認梵蒂岡當局曾針對員工的投訴進行過調查,並表示歡迎各界指教,「沒有一家醫院是完美的,但這些對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指控是不對也不公平的。」


梵蒂岡與耶穌聖嬰兒童醫院皆以2015年的第二份調查報告反駁美聯社的指控,這第二份報告是由美國天主教健康協會主席基翰修女主持,在她的報告中寫著有很多事情我們可能被誤導或是疏忽,這些重大的事件以及議題經過調查評估後,我們可以證實是不實的。

台長: 昕哥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