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6-07 00:14:09| 人氣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郭董談機器人 擔下3K工作要30年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陸人免驚沒工作,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受邀參加中國大陸央視在貴州貴陽舉行的「對話」節目,暢談大數據時代的製造業新生態。


談智慧製造,郭董大膽預言,要透過機器人實現大量組裝生產還需要510年的時間;若要全面取代辛苦、污穢、危險等3K工作,就必須30


百萬機器人成軍時機未到

鴻海百萬機器人大軍一度在中國大陸掀起議論,不少人抨擊鴻海要用機器取代人力,恐造成中國大陸大失業,但快6年過去,郭董承認百萬機器人大軍成軍的時機還未到,現鴻海只有5座關燈工廠和6萬機器人大軍。


鴻海目前僅5座關燈工廠

郭台銘指出:目前鴻海集團擁有的5座關燈工廠,是真的關燈,連他自己要進去巡視,都得要拿手電筒照明。

在關燈工廠中,所有機器在進行訊息交換和處理都是靠中控室來監控,包括三次元檢測、自動判別刀具壽命、到刀具自動更換,全都是透過監控與分析系統來的運作,一旦發生問題,雲端監控系統就會從遠端進行指揮,即時進行調校維修,快速排除障礙,以確保生產順暢,這也是為何鴻海每小時可以有數百萬計的手機產出的原因


一半以上還需人工完成

郭台銘直言,並非所有的手機都在關燈工廠中生產,因為有近一半以上的作業,還需要靠人工來完成,原因出在很多加工的工序是機器人的智慧達不到的,如鎖螺絲和抓取的動作,機器人就沒有真人來得靈活。


此外,目前大數據的數量,也還不足以支撐全面的無人化生產。

據此,郭台銘推估,要透過機器人實現大量組裝生產,可能還需要510年的時間。若要全面取代辛苦、污穢、危險等3K工作,就必須花30年。


大數據將帶來生產變革

不過,談及大數據引爆智慧生產商機,郭台銘倒是很肯定。

過去是產品開發出來,再做市場調查,跟進預測有多少量,做計畫生產,但現有了大數據,不但可以提前告訴廠商產品可以賣多少,甚至連客戶


需要的是什麼顏色或是什麼款式,可以提供。經由大數據,過去的預測生產、計畫生產,已扭轉為模擬訂單生產,甚至進入接單式生產,連帶整體供應鏈也跟進翻轉,從以前的製造導向,真正走向消費者導向。


大數據不但為消費端帶來革命,就連製造端也起了大變革,郭台銘指出:大數據可以為製造生產帶來品質的一致性,透過感測元件和影像海量大數據的蒐集,在製造時可以透過比對、尺寸和公差的修訂,現行鴻海的良率已從以往的95%、96%,進步到99.9

但他強調:做到99.9%還不夠,鴻海最終還是希望可以做到100%。

台長: 昕哥
人氣(78)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