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26 08:51:51|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挽救少子化 政院立院別離題了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挽救少子化 政院立院別離題了

台灣各大學即將迎接畢業季,意味從此刻起,也將進入搶學生的「招生季」。

不少學校教職員多已走出校園,到各地高中宣傳招生,這尤其是私立大學每年例行性的夢魘。而且湊不足學生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國小畢業生人數曾在1990年出現最高峰,畢業生有406231人,及至2014年,國小畢業生人數便大幅滑落至23萬零12人,跌幅近60%,平均每年減少7000餘人,那等同於現下許多所大學在學學生的總人數。以內政部人口統計推之,2014年的新生兒總數約17,十幾年後就算他們通通上大學,也滿足不了目前大學校園的招生需求。


但「少子化」不光對學校經營產生衝擊,最嚴重的當然是直接造成國力弱化。

官方已推估2018年台灣人口將停止成長,2050年人口會跌破2000,那天來臨之前,很快可見的未來,職場「新人」便會大量消失,多數公司裡的主流人口會是超過50歲以上的員工,接續造成勞動人口開始下降,舉國負擔會更行吃重,所有的警訊早不是今天才出現。


而素有高齡社會之稱的鄰國日本,於1997年便進入了少子化社會(兒童的人口數量低於65歲以上人口數量),儘管至今為止提出不少補救計畫,包括為父母量身訂做育兒休假日、傷病兒童護理休假日,以及增加托育機構等設施,同時讓撫養15歲以下孩子的監護人每月可得1.3萬日圓育兒津貼;結果皆成效不彰,20年來白忙一場,當地出生率持續走低。


台灣一方,為了展現對「少子化」困境有所意識,行政院已指示衛服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卻因為步驟程序還停留在上網情蒐、與網友討論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小孩」,迭遭批評,這間「辦公室」的存在,只是愈加凸顯為政者對危機的茫然與無感。


本月20日,立法院一場衛環委員會的質詢,則另外點出儘管是「民意代表」,恐怕也有與社會脫節的現象。

包括有立委建議,可仿效北歐國家制定「特別假日」,好讓夫妻生小孩用,或是鼓勵員工多出國旅遊,因為很多寶寶都是在父母度假中投胎,又或者每周擇定一天為提早下班日,一樣是為夫妻騰出時間造子。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於是就把癥結解套都纏繞在助長受孕。官員、民代的說詞內容,看上去好像都很重視少子化(例如稱之為國安議題),但實際作為又彷若與現實脫節。看來今天所預言的少子化危機,將來會有很大的機會一一印驗。


幾個關鍵的問題,眼前掌握資源和立法設計者,他們對生兒育女繁雜的工作,個人究竟真實掌握幾分?

就算沒有親身體會,又有多少足夠的生命經驗,去協助他們找到「普通人會用」的辦法克服難關?


而若真欲以北歐國家為例,那麼,我們真可接受如挪威在2011年時,讓司法部長和家庭事務部長(兩人都是父親)相繼各請10周育兒假。


當有人質疑內閣首長適不適合放下公務回家帶小孩,他們的回答則是:「這是驗證政策是否得宜的好機會。」


當地人要解決少子化問題,著眼的不光是生孩子,最重要的還是在如何把孩子養大


就算是在這麼有錢的國家裡,少子化問題也早已遠超過擔心「小孩只會剝奪我用來追求高級享受的錢」的層次,意即略施小惠的塞牙縫式育兒補貼,對少子化危機來襲或將無濟於事。


日本、台灣,當然還包括韓國,都面臨嚴重少子化問題,也都祭出不少對策,但看來還是一籌莫展。


話說回來,少子化的危機,恐怕已不是這幾個習於傳統父權思維的社會有辦法應付的棘手問題。


會在國會殿堂提出訂定「官方特別假日增加夫妻受孕機會」的建議,便又完全徹底離題了


台長: 昕哥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