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百年傳奇~~永豐何家內鬥
永豐餘大股東何政廷首度接受媒體專訪,他是永豐餘第二代掌門人何壽川的堂哥、永豐餘創辦人之一何義的三子,他對何壽川經營永豐餘、永豐金兩大家族事業績效不彰,相當不滿,並直言要「一刀兩斷」、「我們現在已斷絕關係」,他更口出驚人的說:未來不排除出清永豐餘和永豐金持股,「他走他的路,我走我的。」永豐餘何家內鬨正式浮上檯面。
「我們(指和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現在已斷絕關係。」上週末(4月8日)永豐餘大股東何政廷接受本刊獨家專訪,他氣呼呼地對本刊說:「我們這一房不排除出清永豐餘和永豐金持股,和何壽川切割乾淨。」
大喊要賣股的何政廷,穿著夏姿的時髦銀色襯衫搭配黑色西裝褲,今年83歲的他在輩分上算是何壽川堂哥,在永豐餘則是第二大個人股東,他掌控的家族持股近9%,他昂聲的說:「家族內比的是輩分,並非股權。」
市場人士分析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何壽川掌握永豐餘逾21%持股,萬一何政廷真的在市場賣股,恐將影響經營權,「買20%永豐餘股權花不到40億元,若又有家族內應,對何壽川將是一大考驗。」。
永豐餘集團資產逾1.74兆元,市值超過2000億元,橫跨紙漿、工紙與紙器、家庭用紙、印刷、科技、工程、生技與金融等產業,其中市值最大者是1013億元的永豐金,永豐餘集團市值僅約181億元,永豐金去年獲利81億元,永豐餘獲利1.26億元。
永豐餘和永豐金去年獲利雙雙衰退,永豐餘今年沒有分配股利、股息,永豐金只發0.694元股利,去年永豐餘股價在票面價10元徘徊,永豐金更是跌破票面價,何政廷批評,「你(何壽川)要覺得難過啊?不覺得難為情嗎?」
何政廷說:股價跌破票面價就等於信用破產,「你(永豐餘)是龍頭,是榮成漲到20多塊,你才浮上來,你(何壽川)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只是想你是董事長,一年配息才多少?」氣到極點的何政廷忍不住一邊比著羞羞臉的姿勢,一邊抱怨。
記者問他,沒有想搶奪何壽川的經營權,重振永豐餘和永豐金?何政廷搖頭嘆氣說,他現在年事已高,只希望退休,享受人生,能好好休息、打高爾夫球,「現在不要了,假設我再年輕20歲,我就跟他(何壽川)拚了。」
何政廷動念要賣股,但面對父親留下的祖產,不會不捨嗎?
何政廷說:只能和我父親說對不起,縱然心很痛。
不是不管,到了某個程度,真的不行,我就把它(永豐餘和永豐金持股)全部賣掉,兄弟他們會跟我一起,只好一刀兩斷。
隨著永豐餘何家創業的第一代凋零,過去強調「團結與尊重」的精神也不復存,何壽川除了要面對家族分裂的局面,還有屢屢出包的永豐金控,而堂哥何政廷喊出要賣永豐餘、永豐金持股,都夠讓他一個頭兩個大。
就是氣不過 堂兄發信1400字痛批何壽川曝光
永豐餘大股東何政廷上周末(8日)首度接受媒體專訪,他是永豐餘第二代掌門人何壽川的堂哥、永豐餘創辦人之一何義的三子,他不僅揚言,要和何壽川斷絕關係和往來,更在今年3月底發了一封長達1400字的公開信,打破沉默,痛批何壽川。
「我們(指和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現在已斷絕關係。」上週末(4月8日)高齡83歲的永豐餘大股東何政廷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一提到何壽川就氣呼呼。
讓何政廷更火大的是去年7月鼎興牙材因跳票爆發詐貸案,共有13家銀行、6間融資公司遭牽連,詐貸逾37億元。
其中,何政廷和板橋林家第7代、華南金副董事長林明成,以及鼎興貿易負責人何宗英是連襟關係,因而被質疑,沒有迴避利害人關係交易,檢調並懷疑,何政廷有關說、施壓的嫌疑。
鼎興案爆發後,何政廷保持緘默,直到今年3月底,何政廷才發了一封信給北商銀退休聯誼會的同仁,打破沉默。他解釋,鼎興案爆發後,這些同仁擔憂他的處境,他才發信和同仁們解釋,希望能安撫這些同仁。
何政廷在信中寫到:「近期,永豐餘集團內,從不當派(使)用外佣、鼎興超貸及何壽川家庭接班等內部問題,接連不斷在媒體曝光,極可能對整個家族產生負面影響,為了確保先人清譽,做為何壽川的堂哥,實有必要提出個人意見。
永豐集團從第一代我的兩位伯父何傳、何永及我的父親何義,三兄弟起家後,不但見證民國30年代至40年代台灣政經的變遷,並在三兄弟的勇氣、視野,『往外闖、找機會』契機下,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並為永豐集團奠下雄厚的基礎,至今在台灣已有90餘年,才有在現今台灣企業界小小的一席之地,永豐標誌,三個交在一起的圓,象徵兩位伯父及父親。三個圓似是各自獨立,卻又無法與其他兩個圓割離,何家的家風、內部的家族關係和集團事業的發展軌跡,也盡在這樣的標誌象徵裡,緊密連接。
猶記得父親三兄弟於1924年共創『何皆來商行』,三兄弟合力從穀糧生意做起;台灣光復以後,配合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更積極投入拓展造紙、製藥工業、塑膠工業、並成為台灣汽機車工業先驅。
期間,何家涉入金融業發展,也是無心插柳的事。光復初期,政府為了整頓金融,准許民間開辦儲蓄合會,因為當時『台北區合會儲蓄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任的董事長陳逢源先生,是我父親的老朋友,但成立的第二年,即遭逢台幣大貶,為了「台北區合會」運作,那時陳逢源先生經常來請我父親支援資金,在這方面我父親是義無反顧的相挺,這才造就了我們何家與銀行結緣的開始。
家父過世後,『台北區合會』發展到『台北企銀』,這個階段也曾因為『不當融資』使銀行經營產生危機;個人基於父親對這家銀行的情感及意義,在獲得大伯的同意下,邀集旅日的友人籌資挹注,才解決當時的危機,也才有今日的永豐金控。
雖然我的父親在1956年元月病故,何家的變化不是裂解為三,不是我們第二代另行獨立,而是大伯何傳繼任為永豐事業的新中樞,另父親原擔任永豐原造紙公司董事長,因地緣之故,由二伯接任,我的大哥何榮廷擔任副董事長,十幾年過後,二伯三番五次要把公司經營權交給大哥,均被婉拒,二伯病逝當天,大哥馬上自動向董事會請辭副董事長,讓永豐原的核心仍留在二伯這一房。何家各房即在這樣互相尊重又無爭擾中,維繫關係存續。
然而『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自2016年因鼎興超貸案,永豐金控總經理,以本人與何宗英有姻親關係,懷疑本人對內部銀行進行關說,竟撲天蓋地對本人、家人及親友提出告訴,這些不實的質疑與指控,造成本人與家人實質傷害、名譽受損與內心憤怒;尤其我的兒子,從小在國外成長、立業,為了讓他能盡早接續家業,6年前我要他把安侯國際會計事務(KPMG)高階主管的工作辭掉,放棄他的高薪待遇回到台灣,一個連中文都看不懂的人,也要被他們糟蹋、污名化到連台灣都可能待不下去,真是情何以堪!
另外,今年2月17日鏡週刊報導內容,其中報導何壽川2006年有意安排他的妻子張杏如接手永豐餘董座,卻在家族間引發反對、爭議等問題,試問他有詢問過家族那一位長輩與成員意見?
又近來媒體報章雜誌一連串報導其家庭子女婚姻、接班等內部問題及負面新聞不斷曝光,這些家庭問題有必要訴諸社會大眾媒體嗎?
而今種種行為處事均與何氏家風所傳承「純孝、儉樸、低調」之作法背道而馳,令人感到不解與沉痛。
隨著家族開枝散葉,昔日父輩所維繫的『團結與尊重』之家風,至今仍否為後代相傳下去,何家之後人應亟正視;個人以為,在那艱苦動亂的年代,父執輩們本著『心手相連』的精神,建構了今日永豐的基業,應該珍惜並好好的保留,而不是偏離經營正道,一昧追求高層的權力利益分配,卻遺忘了當初他們創業理念,是要創造符合國家經濟政策與社會、人民需求的事業。
而今看來,令人不勝唏噓!」對於何政廷發信痛批,何家親戚透露,何壽川看到文章後,相當難過。
機場過境室看一眼 他就決定娶她
身為永豐餘集團第二代的何政廷,沒想到婚姻大事,竟是在機場過境處相親而成,而對象是基隆顏家的女兒顏雅美。
當初是在機場相親
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之一何義的三子何政廷,當初娶得基隆顏家的女兒顏雅美,竟是從日本飛回台灣,在過境處見上面。
高中便赴日求學的何政廷,到了適婚年齡,聽從家裡建議相親,卻因兵役問題,只能返台在過境處和顏雅美相親。
見過顏雅美之後,「我跟媽媽說,這事你決定就好。」一面之緣成了結髮姻緣
就像台灣五大家族和旺族世家相互聯姻一般,永豐餘何家也透過聯姻延伸家族力量,姻親關係涵蓋新光集團、台南幫、台鳳集團、基隆顏家、台中楊家等。
老大何傳這一系,何壽山的夫人何蔡蕙心,乃台南望族,娘家與台南幫關係良好。
何傳的四女何美慶,嫁給了前台鳳董事長謝成源的兒子謝忠弼。
最小的女兒何美育的夫婿,則是精業董事長黃宗仁。
老二何永的長女何惠珍,1949年嫁給台中清水望族楊天賦的兒子楊基炘,兒子何森廷的丈人周煥璋,則是台灣日立的老頭家。
老三何義這一系,除了三子何政廷則娶基隆顏家的女兒顏雅美之外,何義次子何曜廷的長女何幸樺,嫁給新光集團的吳東昇。
而何政廷的長女何京樺嫁給台南幫侯雨利的孫子侯博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