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23 20:11:04|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太多人有1分證據 說7、8分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太多人有1分證據 說7、8分話

中研院長廖俊智:台灣社會對事實追求不太在意

中研院長廖俊智昨獲頒台大傑出校友獎,他致詞時表示:做任何事都應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但台灣社會對事實的追求不太在意,太多人「只有1分證據,卻說7、8分的話」,對社會發展非常不好;他認為台灣還需要培養「普先生(Pride)」,也就是要自信、自尊和自重,有了普先生就知道何事該做、何事不該做,「心中自有一把尺」。

 

獲選傑出校友 勉眼光放遠

廖俊智昨從台大校長楊泮池手中接下傑出校友獎,他1980年從台大化工系畢業,1987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他說多年下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從台大畢業、台灣出來的人一點都不差,「但要跟別人一樣的聰明和努力。」他勉勵台下學弟妹,把眼光放遠,做自己有熱忱的事。

 

人生99%都是失敗,因此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廖俊智說:1982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機剛結束,他到美國後,才發現化工畢業的學生很難找到工作,要找新的方向也不被各界看好,於是他和指導教授談了一下午,教授認為下個世紀最重要的是生物學問題,因此希望他借重數學和化學能力解決問題,最後才決定投入了這個新領域。

 

培養普先生 自信自尊自重

在台灣土生土長、到美國求學、再回來擔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自稱是「重大又光榮」的責任,「人生有很多時刻要做決定,就要用實事求是的精神」。

 

他指出:現在太多人只有1分證據,卻說7、8分的話,對事實的追求不太在意,這對社會及個人抉擇都不是好事。

 

廖俊智以自己在中研院時提出的三大願景勉勵台大生,要以「學術帶動進步」,希望台大生能勇敢積極走入社會;無論念什麼科系,都要「人文、數理和生物學均衡發展」 因為出社會後所需的能力都超過課堂所學;最後是「重質不重量」,成績不重要,而要重視量的評比、質的收穫。

 

廖俊智並指出:台大88年前成立時,中國發生五四運動不久,當時「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已經起步、深耕,而他認為,現在台灣需要培養的是「普先生(Pride)」,要自信、自尊和自重,但若沒有學識能力為基礎,普先生就是8大罪惡之一。
 

台長: 昕哥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