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0-30 10:54:03| 人氣50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1覺悟5思維 跨出買房第一步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覺悟5思維 跨出買房第一步

即便大台北房價開始下修,購屋所得比仍然居高不下,想在台北買房需要不吃不喝15年,才可能實現夢想,讓小資族好崩潰!有網友在PTT上抱怨,即使工作8年,月薪45K,想在大台北地區的捷運站附近買房,看到路上房仲的小蜜蜂廣告上的物件,低消都要1200萬元起跳,即使貸款也要先有300多萬元的頭期款,每月光是繳房貸就要4萬多元,只剩1000元吃飯,更遑論養小孩?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狄驤更發文呼籲:「月薪沒有9萬塊,千萬別買房!」文中以房貸700萬的千萬房為例分析,50k的受薪族每月償還本息也要3.6萬,等於生活費只有1萬多,變成「吃泡麵到死的澱粉窮人

在這些論點中不難發現,買房就是跟犧牲生活品質畫上等號,但買房真有那麼恐怖嗎?

 

1個覺悟5個思維 跨出買房第一步

房仲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就批評這種抱怨房價高、勸人別當傻子買房的消極的論調。

他說:「不要再鼓勵年輕人不儲蓄、不買房。」已經購屋的網友也呼應表示:「買房就要有強制儲蓄的覺悟!」的確因為房價高致使存了錢都不一定能買到房子,但是沒儲蓄卻一定不能買房,「如果連儲蓄的習慣都沒有,只貪圖享樂,憑什麼想買房?!」

專家也建議:不堅持在天龍國買新房子的話,購屋也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對於六七年級準備購屋的首購族群,信義房屋雙連店嚴健文建議:不要被廣告催眠,預售賺未來利多、買房一定要近捷運,更不要被15年不吃不喝的購屋所得比嚇到。

他分享5個首購族應有的思維告訴讀者,購屋自備款湊齊了就有機會「頭過身就過」,其實買房沒你想得那麼貴!

1.坪數夠用就好:不用一次到位買三房。

2.老屋有老的好:老屋低公設高得房率的室內空間最實際。

3.放棄捷運迷思:

因為你本來就在騎的機車,可以幫你省下數百萬購屋成本。

4.善用1+1>2原理:

新聞告訴你要「15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台北購屋」,但這樣算法並沒有考量兩個人的共同收入。

如果是雙薪家庭一起負擔房貸,一個人的薪水付房貸,另一個人的薪水支應家庭開銷,其實這15年中,夫妻倆邊吃邊喝還可以擁有房子!

5.把日光從熱區移開:

雙北依然有2字頭、3字頭房價區域;而在桃園藝文中心、台中七期十二期、高雄美術館農十六等被過度炒作的熱區,一街之隔的舊街廓,都能找到行情對折,甚至1字頭房價的物件

新北3字頭購屋潛力區域大盤點

 

「有成家需求、為新生孩子準備成長空間的六七年級族群,因為有急迫性的購屋壓力,其實不用太在意房市起落,而是要在當前的購屋市場,尋找自己可負擔的產品。」

 

房屋代銷公司專案經理黃天奇指出:包括林口、三峽北大特區、五股洲子洋重劃區、土城,這四個新北區域新成屋房價都在3字頭,對首購族群來講,可以在千萬以內完成兩房的成家夢想。

而且這四區都有捷運,或者規劃中的捷運路線,具有一定的保值與增值潛力。

黃天奇也提醒,現在還有人進場購屋,正是因為目前市場都看跌,代表很多人都在賣,議價空間大,跌的時候不買、要何時才買?如果等到谷底準備反彈了,你確定還能買到喜歡的案件嗎?
 

台長: 昕哥
人氣(508)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悄悄話)
2016-10-31 15:18:0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