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29 09:27:00|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銀髮浪潮襲來 五招擺脫「下流」生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銀髮浪潮襲來 五招擺脫「下流」生活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老年人口已經達到300萬人,佔總人口數高達1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不過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工保、勞保退休金皆面臨「領的人多,繳的人少」的局面,破產問題迫在眉睫,在不久的將來老年人恐怕會失去經濟來源,落得「下流」的窘境,對此,金融業者推出五大解決方案,即便退休金破產,只要做好理財和退休規劃,老年生活一樣可以多彩多姿,無憂無慮。

 

安養信託蓬勃 以房養老方興未艾

為因應台灣老年人口迅速增長,今年一月起各家銀行紛紛開辦「安養信託」,所謂「安養信託」與一般的信託功能類似,不同的是「安養信託」著重在長期的「安養照護」,目的在提供年老的長期經濟支持。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表示:現行的「安養信託」做法多半是替受託人管理資產,再逐年將信託資產還給信託受益人,提供定期經濟來源,不過在台灣人口迅速老化的情況下,傳統的「安養信託」顯得不太周全。

正因如此,未來將由銀行信託部門結合安養照護、醫院醫療及社會福利等周邊服務機構,推出新型的「安養信託」契約,銀行信託部門將會把信託資產按月或按年撥給安養院、醫院,並提供代繳水電費、聘請看護等服務,等於是由銀行的信託部門取代以往「養兒防老」中「兒女」角色。

 

此外,看準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深植人心,大多數民眾名下擁有房地產,政府聯合各家銀行推動「以房養老」計畫,只要民眾將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將每月給付一筆金額,來供應生活所需。

 

簡單來說:「以房養老」計畫就像一般民眾的房屋貸款一樣,只是倒過來由銀行繳房貸給民眾,讓退休的老年人每月可以拿到一筆養老金支應生活所需,所以又稱「逆向抵押房貸」。


呂蕙容指出:「以房養老」計畫目前已有合庫、土銀、台企銀、一銀、華南等五家銀行辦理,讓年長者拿房子來抵押給銀行轉換成每月生活費,累計至3月底總件數已達125件,總金額也達到8.94億元,績效卓著。

 

對抗老年危機 保險業三箭齊發

不過,在民眾想法中,工作一輩子的房子,大多希望傳承給下一代,再加上「房子」所帶來的安定感非金錢可以取代,民眾仍需一段時間來接受新觀念,「以房養老」政策在未來能否成功,就要看民眾的接受度如何了。

 

除了銀行之外,保險業者也研擬出許多辦法來對付老年危機,在保險滲透率極高的台灣,幾乎人人都擁有兩到三張保單,看準這點,保險業推出「保單活化」方3,鼓勵民眾將傳統型「人壽保單」轉換為醫療險、長照險或遞延年金險。

 

在過去,常有投保「人壽保單」的保戶,在退休後仍需負擔高額的「壽險保費」而導致生活困頓,在「保單活化」後,不必再承受「壽險」高額保的負擔,還能提供相關保障,一舉數得。

 

保險局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680件「保單活化」案例,總金額達到11.93億元,不過對比台灣總數高達300萬件的「人壽保單」僅達「千分之一」而已,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此外,保險業者更推出「年金保險」以及「長期照護保險」,其中「年金保險」提供擔心退休金不足的民眾,在年輕時購買此種保險,至退休時即可享受每年定期給付養老金,直到離開人世,來保障退休的生活品質。

 

長期照護保險」則是保障民眾因疾病或意外事故傷害等突發事件,導致失去自理能力時,保險公司將按期給付保險金,做為長期照護、復健費用的補償,讓臥病者活得有尊嚴,家庭也可減輕經濟負擔。

 

規劃及早開始 老年生活有保障

退休是每個人遲早會碰到的問題,金管會及銀行、保險業者也紛紛提供各項措施讓民眾得以安享晚年,對此,行政院長張善政也表示:「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高齡社會的安養信託、以房養老等商品服務,作法值得肯定」,相信民眾在妥善規劃後,一定可以避免「下流生活」。
 
 

台長: 昕哥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