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19 09:38:59|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權交替前的台股操作兵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政權交替前的台股操作兵法

被證所稅壓縮三年的台股,進入2016年表現搶眼,元月在全球金融市場黑天鵝效應中,台股加權指數一度跌到7627.89,到3月已漲到8840.75,這段期間台股拉升了15.9%,是全球表現相對亮眼的市場之一,這一段期間,外資熱烈買超,尤其是大力加碼台積電與中鋼更是拉升指數的雙箭頭。

 

龐大的棄權棄息壓力

不過台股進入3月下旬以後,一方面有國安基金退場的壓力,另一方面繳稅的季節逐漸靠近,加上外資買超力道縮小,台股成交量漸淡,似乎隱藏回檔的壓力,加權指數一度退守到8436.57,這其中最明顯可以感受到中實戶退場的訊號是4月12日,OTC指數下跌2.57,跌幅是1.99%,OTC今年走勢比加權指數活躍有力,真正原因是證所稅拿掉,有些大戶資金回流,但是四月以來,OTC表現相對弱勢,似乎有大戶提前開溜的現象,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其次是從時序來看,台股在證所稅退場後,照理說有利台股,但真正影響力在兩稅合一扣抵減半的富人稅,因此,第二季的除權息行情通常只有在海外避稅的「外資」參加,本國投資人都會選擇棄息,因此,股市通常在四月見到最高點,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4月28日台股在外資力拱台積電的情況下將加權指數推向10014.28,此後的4個月,台股像是被推下懸崖的車子,一口氣跌到7203.07,這段3000點的大跌,讓大家痛徹心肺

 

台股進入第二季,同樣面臨去年的壓力,首先是龐大的棄權棄息壓力,今年是富人稅上路第一年,高所得者參加除權息,稅率從40%上升到45%二稅合一扣抵減半,再加二代健保附加稅2%,亦即參加除權息,不管有沒有填權息,一半的錢給政府收走,也就是說投資人拿到股息,有一半進到政府口袋,投資人在股海打拚很辛苦,但是不管你有沒有賺錢,政府穩穩拿走一半,賠錢只能摸摸鼻子,所以今年棄權息壓力恐怕史上最大,接下來第二季行情只能看外資,假如外資也腳底抹油,台股下跌壓力就會加大,這是台股最不利的地方。

 

小型飆股的營收不夠大

二是台股從元月起漲,累積漲了1300點,年報揭露是一次股價調整的機會,現在正在等待季報,最新一段時間市場正在反應10日公布的月營收,及第一季營收報告,所以營收亮眼,第一季財報表現搶眼的個股股價都早已大顯身手了。

 

像是今年最剽悍的遊戲股鈊象股價漲到300元以上,首季營收8.11億,比去年同期成長120.7%;倒車雷達的同致三月營收創下10.33億歷史新高,首季營收29.21億,成長104.3%,股價也漲到562元。

 

兩檔股價漲到500元以上的個股,像中華電信子公司精測,首季營收5億,成長51.9%,去年EPS14.77元,股價漲到736元,本益比已很高

 

另一檔聯亞首季營收6.25億,營收成長60.9%,去年EPS14.15元,股價最高漲到601元,PE也不低。

 

這種小型股飆漲後都面臨一個問題,營收不夠大,像聯亞市值拉到410億,但全年營收只有20億,精測市值到200億以上,營收只有17.25億,市值營收比太高,也增加介入的風險,這是市場亮度最高的個股,但是股價大多數已充分反應,這是市場高知名度的「明牌」,投資人現在跳進去,利潤恐怕不會太大。

 

今年台股輪到小型成長股像鈊象、同致、精測、聯亞這些小型股當家,大型股只剩台積電挑大樑,而過去搶眼的高價股,今年開始出現不進反退的現象,

例如,手機零組件的大立光前三季營收衰退21.7%,電子束的漢微科,首季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37.3%,這個現象也可以看出市場活躍角色正在換人做。

 

恐慌指數回落低點

台股元月起漲,3月見到高點,但此時全球股市卻出現美國Fed不升息,各國股市加緊腳步補漲的現象,台股原本有回檔壓力,但美國Fed不升息,一個是造成美元弱勢,美元指數一度跌到93.627,美元跌也造成原物料明顯上漲,今年以來鐵礦石大漲卅2.13%,使得壓抑很久的鋼鐵股出現反彈,而紐約油價漲到41.8美元,北海油漲到44.9美元,也讓產油國鬆了一口氣。

今年以來杜拜原油上漲12.84%,紐約原油漲13.85%,原物料上漲,也使得新興市場股市出現絕地大反攻。
 

台長: 昕哥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