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15 09:20:13|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 盡快布建社區援老據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 盡快布建社區援老據點

下流老人是社會造成的,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認為,中產階級淪為下流老人,不只是高齡者本人或其家人的錯,更是整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我們應該要擺脫自虐的貧窮觀,尋找社會性的解決策略。

 

引進下流老人的如果出版社,邀集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台北仁濟院社會服務室主任陳穎叡等專家學者,針對台灣「下流老人」現象對談,找出治本之道。

 

座談會實況隨新書出版,與會者認為,拓展社區支援據點、活化老人生產力、建立社會支持系統與世代理解,可遏止老年貧窮危機。

陳穎叡發現:愈來愈多急難救助是一般收入的家庭來申請。許多個案是高齡者4、50歲的子女生病罹癌,讓照顧責任落到7、80歲的長輩身上。

 

當子女無法繼續工作,長輩通常會拿出積蓄協助子女的醫療開銷,導致自身陷入老後貧窮,甚至演變為兩代貧窮。

 

林依瑩指出:台灣須在10年內做好高齡社會的社會支持系統,全力發展社區互助關懷據點;如果一年能夠發展出五百個社區據點,10年就能涵蓋全部7800個村里的社會安全網絡系統。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郭慈安說,過去以為老了就去住安養院,但入住安養院是切斷老人與社區的連結,讓他們變得更孤立無助;70%的銀髮族可照顧自己,只要政府或社區稍微扶持,他們就能自立。我們常把老跟『醫療』想在一塊,應要用『生活』的概念去思考。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表示:新政府應從如何讓老人保持活躍的角度重新思考,而不是著重醫療。

如何讓銀髮族退休後,還能以一生累積的智慧為社會所用,並讓年輕人尊重與理解銀髮族,不將老視為包袱。

 

台長: 昕哥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