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11光棍節
看跨境電商趨勢
前進大陸跨境電商市場停看聽
2015年雙11活動交易額高達912.17億人民幣,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再度創下新銷售紀錄,值得關注的是行動電商比重達68%,共有232個國家地區參與跨境交易,中國出口排名前五名依序為俄羅斯、香港、美國、臺灣、西班牙,不難看出行動化與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
網路購物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達,購物網站也紛紛推出行動版網頁,企業亦積極朝網路轉型,而這也是雙11購物節之所以成功的主因,加上網路無國界的特性,影響消費文化的改變,愈來愈多中產階級消費者希望能買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商品,拜科技之賜,目前各國的商家和消費者都能接軌,「跨境」不再只是夢想。
過去臺灣網友在雙11光棍節的購買力十分驚人,不少賣家是從大陸批貨回臺販售,但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雙11光棍節,臺灣賣比買多,11月11日至16日期間的快遞出口貨物中,以生活用品、食品、服飾、農產品為主,尤其是不鏽鋼保溫杯、衣服、茶葉、牛軋糖、鳳梨酥、布料等,為快遞出口大宗。
知名消費者研究顧問公司「東方線上」發布2016年最新消費趨勢,也提及隨著行動上網普及、網購技巧提升,以往跨境購物的語言、運費、金流等問題逐漸改善,逾65%的國人過去一年曾跨境購物,包括找朋友出國代購、自己到海外購物網站購買等,且逾半數會購買臺灣已有進口的產品因價格較便宜或選擇較多等因素,對臺灣零售業已造成莫大威脅。
儘管全球跨境電商市場龐大,但也充滿著挑戰,根據淘寶大學陳慶探校長表示,目前淘寶網上有800萬個賣家及8億件商品,傳統中小企業如果不轉進網路平臺,機會將逐日遞減,但一定要將網路當作主要通路經營,不要委外或以補充的角度操作,因為沒有主導權等於沒有數據,也就無法掌握消費者的行為與評價。
自貿區上路
助跨境電商一臂之力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腳步較臺灣市場快速許多,但隨著電商網站的普及,多年前的榮景已開始消失,整體中國電商市場已開始進入「紅海」階段,再加上面對兩岸服貿、貨貿協定卡關、小三通不通等問題,在2015年可以透過自貿區進行產業對接、打破僵局。大陸目前已正式設立4個自貿區,分別坐落於廣東、天津、福建及上海,在自貿區跨境貿易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最大的優勢就是提供保稅倉儲與物流配送,而最大的突破就是原來只做貨櫃進出口,自貿區還可加做散貨,用小包裹進入市場。
《經貿透視》雙周刊雜誌指出:自貿區帶來的便捷包含企業註冊時間縮減、融資成本更低、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縮短、方便港澳青年來陸創業、臺商准入門檻更低。
青創總會於2015年7月曾組團前往平潭自貿區考察,走訪臺灣創業園、海關監管中心、平潭小貿市場及碼頭等地,並與當地官方單位交流,了解第一手政策資訊,發現平潭具有下列幾點優勢,確實能夠吸引臺商前往駐點。
1.島上貨品免稅
(1)對從境外進入平潭與生產有關的貨物給予免稅或保稅。
(2)對平潭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免徵增值稅與消費稅。
2.實行「雙幣制」、「雙牌制」
允許平潭的銀行機構和臺灣地區銀行之間的金融業務中,可以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以及新臺幣同業往來賬戶允許平潭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為境內外企業以及個人開人民幣賬戶和新臺幣賬戶。
3.完善的區域規劃,生活機能完善、便捷的交通方式,從臺北、臺中均有固定航班前往平潭,另有跨海大橋連接福州。
4.方便臺灣人民就業生活政策
(1)允許臺灣地區的建設、醫療等服務機構及執業人員,持臺灣證書,可在平潭開展相關業務。
(2)臺灣人民可享有大陸方之當地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
5.多項稅收優惠政策
(1)對註冊在平潭的航運企業從事平潭至臺灣兩岸航運業務取得的收入、保險企業提供國際航運保險業務收入、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2)對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3)對從境外進入平潭與生產有關的貨物實行備案管理,給予免稅。
6.透過「行郵稅」更簡單快速
(1)行郵稅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的進口價,新制與舊制稅金相同,行郵稅均課徵10~50%,而增值稅是17%,消費稅則是25%。
(2)有較大差異的是通關與檢驗手續更加簡單快速,因此原先商品要花14天才能從臺灣到大陸,現在只需要5~7天,足足省下一倍的時間。
跨境中國電商市場
先從慎選平臺開始
電商是一個新形態的通路,網路行銷是一種新的行銷模式很難定義這個新的通路和模式,因為電商發展至今,並不是單獨的通路,也不是承襲原本既有的通路模式,電商融合實體和虛擬、舊有和新創、螢幕和店面等各種型態,成為現在最重要、但也最難理解的新形態通路樣貌。
這些通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平臺商組成,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上,「天貓」憑藉其影響力站穩第一名寶座,占50.4%;「京東」緊隨其後名列第二,占20.7%,較2012年上半年略有提升;位於第三位的則是「蘇寧易購」達到5.7%與2012年上半年相比提高了54%。
其餘上榜的知名電商包括主打女性時尚的唯品會(2.6%)與實體零售業龍頭Walmart已買下的1號店(1.6%)。
本文也針對目前中國市場主要的B2C平臺進行優劣勢分析,建議企業必須謹慎評估後再選擇,以免繳納大筆年費後,才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或是產品屬性不適合,無法帶入真正的客源,反而造成負擔。
找出臺灣特色
跨境成功六要素
臺灣業者想在中國市場經營品牌電商,一定不能貪心,最好是走小而美策略,鎖定分眾市場,清楚找到某一地區消費者或某一群愛好者,即使這是小市場,也是臺灣規模的好幾倍大。
再者,強化臺灣特色也是不能少的,像是臺灣的食品、美妝及保健食品等類別在品質水準和評價方面,仍保有較令人安心的優勢,可善用口碑獲得消費者青睞。
郭祥毅擁有12年的電商實戰經驗,8年前到中國廣東落地,開始經營淘寶及天貓的大尺碼男裝胖胖星球JSMIX品牌,2014年營收達新臺幣4億元。身為資深賣家的他認為,跨境成功的六項要素就是定位、商品、視覺、運營行銷、顧客關係管理(粉絲經營)及品牌經營。
第一個步驟就是「定位」;中國電商市場大,但競爭也大,所以一定要找到精準的定位,這是重要的關鍵,占40%成功因素。
現有市場不是做大類目的市場,所以要躲市場,針對定位重新劃分定位,以市場面來選擇市場定位,挑只有幾家店的市場進入。
另外,還要秉持風口原則,就像先前淘寶喊母嬰、2015年喊跨境和農村電商、農產品電商。
切記一定要跟隨大方向,平臺主力想發展什麼,就要盡量跟隨,調整自己創業方向。
第二步則是「商品」;
商品一定要優,讓消費者收到有超乎價格的驚喜感,緊跟鎖定的目標族群,絕對不要偏離,整體包裝和服務一定要好,整體的搭配贈品,要將客戶購買體驗做到極致。
例如:阿芙精油商品整體包裝和質感,三隻松鼠隨貨附上分裝袋,讓你可以直接分送給同事;尚客茶品整體高級優雅的包裝設計、精緻的贈品...等。
第三步「視覺」,
可以先從模仿開始,要學習中國當地熟悉的視覺,融入在地的閱讀習慣,像是淘寶的寶貝詳情頁(商品介紹)走的是超長細節介紹風格,淘寶的圖片講究的是真實而非過度修圖,加上許多目前已經被禁用的字眼,都是在做文案與美工要注意的地方。
第四步「運營行銷」,則必須要熟悉研究各種行銷工具,找出主力產品線,努力把行銷工具運用到底,如:聚划算、鑽展、淘寶客等,可操作返現、套餐、清倉等活動,將主力產品現賣到極高業績。
第五步「顧客關係管理」,
在營運初期會員人數不多,可先使用淘寶初階的功能即可,待日後人數逐漸增長,再購買客道、數雲等CRM軟體。不論人數多寡,賣家一定要好好經營已購物過的粉絲,尤其以淘寶、天貓來說,評價好壞將連帶影響店鋪積分,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關店,每一筆交易都必須謹慎小心。
同時,也要善用工具吸引粉絲回購上門重複購買,因為這些人不會在意價格,而是要認同感,才能把他們變成鐵粉。
最後一步「品牌經營」更是從小店就要開始做起,不要拚價格,一定要在擅長的產品上賺到錢,才有本錢去買廣告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品牌忠誠度要融入粉絲的生活中,讓消費者習慣品牌、喜愛品牌,建立品牌意識。
全世界都在動
跨境商機不等人
外貿協會所出版的《臺灣廠商跨境經營全球電商市場教戰手冊》中提到,2014年中國大陸電商B2C零售市場高達4460億美元,目前該電商市場在世界排名第 1。
近14億人口中,有2億7100多萬的上網購物人口,是世界最有吸引力的網上零售市場之一。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在全球堪稱獨樹一格,不僅有瘋狂購物節的文化,移動支付更大行其道,加上與其他市場的相比,中國消費者更相信網路上的訊息,造就了這獨特的電商環境風格。
全世界都積極經營跨境電商,不會停下來等待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朱訓麒建議業者要進入市場前必須「瘋狂地逛、瘋狂地買」,先熟悉平臺,並先查看各平臺有沒有與自己商品同質性高的競爭對手,評估自己競爭力,再決定要採用自設官網、採用國際平臺或在臺平臺的營運模式。
最後,網進中國的同時,別忘了行銷是成功的最後一哩,面對電商跨境中國的需求,如何迅速收集有價值的使用者購物習慣等相關數據並進行解讀,將是能否有效開發新客戶及創造舊客回流率的關鍵要素。
【資料來源:青創會訊/撰文者:蔡妤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