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小幫手APP 長輩生活的小確幸
高齡化是全球共同的趨勢,對於已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銀髮族生活上的需求,除了靠親人的幫忙之外,科技應用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有鑑於此,資策會創研所近年來特別投入在銀髮族的生活需求,與科技採用相關調研上。
資策會表示:綜觀目前台灣專為銀髮長輩需求所開發的應用服務,多缺乏整體及系統性的需求面之應用設計,為此,資策會創研所特別透過長輩的訪談與調查,觀察長輩的日常,試圖從中找尋科技能協助與支援之處,並於今年3月的「銀髮族4G應用需求調查」中指出,年長者對於科技未來應用情境中,最希望提供居家、日常及外出的全方位安心服務。
根據該調查結果,資策會創研所與中華電信研究院匯流所率先投入銀髮應用服務領域,並共同開發不老小幫手APP。
此款APP亮點功能為保健提醒、緊急狀況及看影片三大關鍵應用,期盼從健康、安全與娛樂三個面向,打造銀髮長輩生活支援服務。為優化使用者設計,資策會創研所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攜手合作,透過與長輩面對面交流,分享其使用體驗,蒐集相關回饋意見提供優化改善建議,共同建構使用者經驗回饋平台,不老小幫手APP目前已於Google Play商店上架。
事實上,不老小幫手APP以簡單為開發核心,考量銀髮長輩生理狀況,透過易用性的介面設計,採以放大字體,搭配功能特色圖示顯示,強化功能的直覺連結,聽覺介面則結合語音合成器進行語音回饋服務,功能則考量實用性,以長輩或使用者會經常使用的應用程式,例如撥打電話、社群軟體連結為主。
此外,更針對長輩生活上特別需要的功能額外開發,例如:影像提醒、視訊陪伴等功能。
不老小幫手APP主要特色功能有三:
首先是「保健提醒」功能,結合鬧鐘與行事曆,長輩可以依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輸入運動、服用藥物等提醒項目。
提醒的方式,可採用內建的音樂、鈴聲,也可使用預先錄製的短片,設定的時間一到,會自動以聲音、影片並伴隨項目文字的方式進行提醒。
其次,在緊急狀況功能方面,將110及119預設在選單內,此外,亦提供2個緊急聯絡人的設定欄位,當啟動緊急狀況電話撥號時,系統就會同步將長輩目前所在位置的GPS資訊傳遞給緊急聯絡人,讓求救訊息不漏接。
看影片功能方面,則簡化長輩觀看影音時就得開啟其他的APP,再輸入查詢內容的反覆流程,透過關鍵字概念,讓長輩只要輸入喜歡的影片、音樂類型,系統就會直接連結到已完成搜尋的Youtube相關清單,讓長輩能簡單的享受影音服務的樂趣。
資策會創研所副主任劉芳梅指出:根據2015年銀髮族關鍵應用需求調查結果發現,愈來愈多長輩對於退休後的樂活人生、社會參與及學習活動感到興趣且積極追求。
在社會參與及學習活動方面,67.9%的銀髮長輩平常會參加社區活動或上長青學院,66.6%希望未來能透過科技應用,提供他們近期社區所有課程情報資訊。
此外,78.5%的銀髮長輩對戶外活動、旅行有興趣,且62.3%平常也會特別蒐集或關注的旅行、休閒活動或戶外活動相關的資訊。
劉芳梅表示:在訪談中發現,長輩認為旅行和學習除了能夠增廣見聞,體驗新鮮的文化事物外,在旅行、社會參與和學習的過程中,較容易結識新朋友,以及與人群產生互動、交流,因而能提升並豐富心靈層面的感受,並建構自己的生活圈。
4G時代來臨,結合行動裝置的科技應用,銀髮族亦不缺席。在銀髮族的應用服務方面,建議未來可推出旅行樂活相關應用服務,一方面可建構無障礙導覽行動應用介面,讓銀髮長輩能簡單的使用;
另一方面,亦可考慮結合社區據點或是學習的元素,滿足長輩社交生活圈的建立與新知學習的需求,豐富銀髮族社會參與及心靈層面之滿足感。
Related Posts:老品牌活化加值 勇奪2015德國iF設計獎鼓勵創新創業 扭轉產業衰退困境故宮行動博物館 郎世寧畫作經典重現物聯新應用 讓家長安心的智慧保母首條智慧街道成形 iBeacon助視障者向前走
血糖膽固醇多少?手機一量就知
糖尿病患者必須時常監控血糖,以免血糖過高過低,發生脫水、昏迷等急性併發症;國內業者研發拋棄式個人智慧健康量測管理裝置,搭配智慧行動裝置,透過光學色彩表現原理,只要短短20秒,即可量測血糖、膽固醇等生理數值,同時判讀是否正常,有助患者隨時掌控身體狀況。
糖尿病是國人慢性病大宗
糖尿病、高血脂是現代人的主要慢性病,長期高血糖、高血脂,容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包括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傷口癒合不良容易感染等併發症,嚴重則會導致中風、心臟病。
量測血糖更方便
國內生醫業者陳階曉舉例,以往量測血糖需要血糖機、血糖試紙、採血筆、採血針等設備,許多患者覺得麻煩,減少監控血糖的次數,造成血糖高高低低,病情控制不良;透過拋棄式個人智慧健康量測管理裝置,搭配智慧型動裝置,在手指扎針,即可在20秒量測各項生理數值,包括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糖化血色素及黃體素等,未來將開發測量登革熱等傳染病。
隨時監控顧健康
陳階曉表示:個人智慧健康量測管理裝置,是利用光學原理在生化試劑的成色反應,透用智慧行動裝置的發光及感測模組,直接量化生理數值,透過光波的光源,量測生理數值。
另外,可搭配專屬App程式,自動登入量測數值、圖表分析,同時上傳雲端,未來將與醫院合作,建立個人雲端健康資料庫,有助醫師及醫護人員隨時追蹤患者病情。
降低罹病發生率
陳階曉強調:大幅簡化量測血糖設備,可增加患者監控血糖的意願,降低糖尿病併發病發生率;若能及早發現血糖、血脂異常,早期控制將能延緩或避免罹患糖尿病及高血脂,不但維護個人健康,更能大幅減少國家醫療負擔。
趕走壞膽固醇!香甜蘋果汁超神的…
你是冬天「嗑鍋族」,非吃紅肉,否則無肉不歡嗎?小心血膽固醇飆高,心血管危機跟著報到。
膽固醇高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身材苗條的熟女和健壯的年輕人也可能有高膽固醇。其實,簡單吃、輕鬆做,就能改善膽固醇指數,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有關膽固醇的迷思真不少,有人說:少吃肉,膽固醇就不會高?、瘦子的膽固醇一定低?這是許多人對膽固醇所存在的迷思。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在其新書《降血脂吃出健康守則》中表示,一味限制膽固醇的攝取量,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反而會使抵抗力下降。
有些人雖然已減少高膽固醇食物攝取,但血中膽固醇卻逐漸攀升,其實想要降低膽固醇,需要多種飲食改變,才能看到效果。
降膽固醇口訣:四低一高、二要三不
降膽固醇的飲食重點在於四低一高:低卡、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遵守這個原則能減少膽固醇來源,有助加速膽固醇代謝,減少高膽固醇的傷害。
二種須多吃的食物
1.富含纖維的食物:
帶皮穀類、根莖類、蔬果、未加工的豆類等,都含有豐富纖維,有助降低高膽固醇。
2.有助抗氧化的食物:
維生素C、E和類胡蘿蔔素,都是抗氧化高手,能防止脂質氧化,避免血管阻塞。
三種少吃的食物
1.高膽固醇食物:
例如動物內臟、花枝、蟹黃、魚卵、蝦卵、蛋黃。
2.甜食:
蛋糕、含糖飲料、各式糖果、水果罐頭等加糖製品,這些容易造成體內三酸甘油酯濃度上升。
3.高油脂食物:
油膩、油炸、油酥的食物,全脂牛奶和乳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