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06 09:41:55|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英九開一扇窗,進不進門還看蔡英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英九開一扇窗,進不進門還看蔡英文

從歷史的脈絡看,兩岸不是二戰後分裂國家最早開始交流,卻是分裂國家中領導人最晚會面,而分裂國家中兩德已經統一兩韓則明確是兩個國家,未來走向如何,看來還天長地久,只有兩岸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特殊模式,開展交流現況,中華民國在台灣特殊的存在,固然難免讓台灣人悲哀(不論先來後到),卻也因為這特殊的命緣,讓台灣(中華民國)的歷史任務尚未終了,而能續命。

 

二戰結束70周年的今日,因為二戰疲弱而國共鬥爭分裂的兩岸,經過近四十年的關係正常化,終於走到馬習會這一刻,這當然不只是兩岸大事,而是國際大事。

想像一下,三、五十年後,會有多少專著研究兩岸分合這段歷史,而馬習會將扮演何種角色?

 

當歷史時刻到來,身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勇敢迎上去,至於歷史如何定評,當不是他能左右,然而,在卸任前半年多時間,他毅然打開這扇窗,創下兩岸領導人對等會面之首例,如他所言,未來類似的會面能否常態化得看繼任者之作為,他的繼任者眼下有最大機會的當然還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無可諱言,蔡英文的國家圖像或許未必與馬英九相同,對國家元首歷史責任之感知顯然不也會和馬英九相類,但不論她的圖像或感知如何,兩岸領導人在互信下的正常會面、往來,才能確保兩岸和平。

 

從這個角度看,蔡英文對馬習會應該可以有更平和從容的應對,時刻不能或忘,半年後,她有極大可能不再只是在野黨主席,而是國家元首,她的視野與高度,當不能只侷限於一黨。

 

當然,蔡英文與馬英九迥異的國家圖像和歷史感知,某種程度也具體而微的反映台灣內部分歧,但不論如何分歧,和平必然是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蔡英文第一時間批評馬習會傷害台灣民主、或民進黨嚴詞痛批黑箱就不夠深思熟慮,以致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隔天再說:不反對兩岸領導人會面成為常態化制度遭致譏評。

 

馬習會的安排不是透過密使,而是經由兩岸兩會的制度化協商管道,甚至是由國台辦和陸委會官方磋商,會面行程確定後,府院先向立法院報告,馬英九舉行國際記者會,馬習會後也有記者會,只要立法院邀請,馬英九也將依憲法赴立法院進行國是報告,凡此種種,都讓黑箱批評落入下風,至於彈劾罷免總統之議,不是不行,而是行不通,就算在野立委提案也過不了,民進黨豈會做此蠢事?

 

而痛斥馬習會出賣台灣主權之論,那就不折不扣是蠢話了,一次會面50分鐘,台灣主權就因此而被出賣,民進黨是把馬英九抬高了,也把台灣主權看小了,更把蔡英文當選總統的選情看低了。

 

如果蔡英文和民進黨記取2012年大選的教訓,檢討兩岸政策最後一哩路,而在2016大選提出維持現狀的主張,讓中間選民相對安心,就更不能在大選前的最後關頭亂了方寸,馬習會50分鐘,出賣不了台灣主權,相對的是鞏固台灣對現狀之堅持,民進黨如果不能冷靜以對,而在馬習會前後又忘情地向極端言論靠攏,就不能怪北京干預台灣選舉,只能怪自己打慣了七傷拳,不扁自己兩拳不過癮。

馬習會不只是馬英九自己的功課,而是給繼任者的功課,答案當然不是馬英九說了算。

 

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而言,問題不大,馬英九執政7年多,只要背一套前榮譽主席連戰敲下來的九二共識,並落實於政策,後繼者照背可也;對民進黨和蔡英文而言,有兩種選擇,一是照抄如儀,二是把九二共識的是非題(單一選擇題),變成申論題,還要能得分,後者難度更高,絕對不是出賣、黑箱就能交差

此刻的蔡英文,得加緊琢磨她的維持現狀到底是什麼現狀?而不論她的答案是什麼,矛頭真的不必再對準即將卸任、且毅然走向歷史時刻的馬英九了。

 

台長: 昕哥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